銘記英烈事跡 致敬人民榜樣
簇簇鮮花,寄托哀思;
盞盞明燈,不忘恩情。

清明節(jié)是寄托哀思、緬懷先人的日子。懷念離去的親人,我們的血液里流淌著他們的血液;祭奠離去的先烈,我們的生活里烙印著他們的生活。每一段生命都值得銘記和尊重、緬懷和感恩。

2021年5月22日注定是值得銘記的日子。“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與世長辭下午1點07分袁隆平院士因器官衰竭去世,享年91歲。
人固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袁隆平院士作為科學家,不僅貢獻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貴、品德高尚的人,他以祖國和人民需要為己任,以奉獻祖國和人民為目標,一輩子躬耕田野,贏得了人民的熱愛與尊重。
雖然袁隆平院士已經(jīng)離開了我們,但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風,為我們樹立了優(yōu)秀的典范,永留在我們心中,值得所有人去學習和傳承。

武漢中心醫(yī)院眼科醫(yī)生李文亮,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經(jīng)全力搶救無效,于 2020 年 2 月 7 日凌晨 2 點 58 分去世,享年34歲。
作為醫(yī)生,李文亮向身邊人發(fā)出疫情早期預警時,不是不知道這會給自己帶來風險。是醫(yī)者仁心的擔當意識,讓他鼓起勇氣吹出預警疫情的哨音。
在抗擊疫情的戰(zhàn)斗中,李文亮醫(yī)生明知有風險,仍然堅守在最危險的崗位。在患病以后,他在病床上對記者表示,希望盡快治愈,重返前線戰(zhàn)場。
阻擊疫情蔓延攻堅路上,更多和你一樣滾燙的血在奔騰凝聚力量,萬眾同心春暖花開,萬物從新蘇醒才是告慰平凡英雄最好的,致敬精神不朽的時代吹哨人,一路走好!

2月18日,武漢市武昌醫(y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劉智明同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幸感染,經(jīng)全力救治無效,于2月18日不幸逝世,年僅51歲。
劉智明醫(yī)生的去世是巨大的損失,他在2019冠狀病毒疫情期間挽救了無數(shù)生命。那些他救過的人,一個個從重癥監(jiān)護室轉到普通病房,再從普通病房,走出了醫(yī)院大門。而他自己,卻永遠也回不來了。
他是一個普通人、一個醫(yī)生、一個丈夫,但他守護著人民,平凡的他沒有退縮,用他疲弱的身軀為我們擋病毒,平凡的他傾盡了所有,“在抗擊疫情的路上,他已化作那最亮的一道光?!?/p>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國士無雙。我們永遠會想念您,先生走好。
這世上,從來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或許,我們無法一一說出他們的名字,但每一段英勇都不應該被忘卻。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無論時代怎么變化,英雄始終是我們內(nèi)心的堅守、追隨的真理、謳歌的對象!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請記得點贊、轉發(fā)和收藏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