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科大|一個人開始抑郁,多半會有這4種“跡象”
心理上的問題,從來不是突然發(fā)生的,而是多年日積月累導致的。抑郁癥也是如此。那些看似生活中不起眼的小情緒,醞釀久了,也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但這一切都是有跡可循的,有很多線索在提醒我們要小心,要及時預防。那么,這些線索或者跡象有哪些呢?

莫名地情緒低落
一個人開始抑郁,首先情緒上的波動會變得異常敏感。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開心的時刻,但不開心和不開心之間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比如和別人發(fā)生了口角,被人傷害等,你會感受到焦慮、煩躁等情緒,這些不開心都是有原因的。在這些情況中,你知道自己為什么不開心,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也會釋懷這些不開心。
但也有一些時候,或者對于一些人來說,他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開心,卻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
那種感受,就像自己被一團說不清道不明的濃霧包圍著,情緒總是不由自主地變得低落,但又找不到具體的現(xiàn)實原因。
偶爾的失落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的時間過長,或經(jīng)常性被負面情緒所影響,那我們就要留心了。
凡事悶在心里
遇到煩心事,你會怎么處理呢?
有些人會找朋友傾訴,有些人會吃一頓美食化解不開心,而有些人則會一個人躲起來慢慢消化。
現(xiàn)實生活中,有多少人為了不影響他人,選擇自己一個人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看似不吵不鬧很無害,但這種方式只是在積累情緒,而非化解情緒,換句話說,他們只是在用消沉在替代不開心。

時間久了,消沉的時候就會越來越多,越來越久,并伴隨著一種沉重的無力感,總是很累。
很多時候,抑郁癥就是這樣來的。
有些人習慣自己消化不好的事情,這其實很考驗自身控制情緒的能力,一旦處理不當,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危害。
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
一個人能夠快樂的前提,就是能夠感受到生活里的種種美好。
而感受生活美好的前提則是對周圍的人和事充滿興趣。
但對有些人來說,他們的世界似乎只有灰色,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哪怕以前最喜歡的事情,也都不愿意去做,逐漸就失去了感知快樂的能力。
簡單點來說,就是快感喪失。
如果一件事不能讓自己感到認同,那我們?yōu)槭裁催€要去做呢?所以抑郁的人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

如果與人交往不能讓自己感快樂,那我們?yōu)槭裁匆胰肆奶炷??所以抑郁的人不愿意出門。
有句話叫"保持熱愛,才能奔赴山海",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熱愛的事情都無法堅持,就會失去對生活的熱情,然后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
而當生命的活力逐漸枯竭,悲觀厭世的情緒就會不自覺地蹦出來,這其實是一種很可怕的狀態(tài)。
經(jīng)常自責,認為都是自己的錯
有的人身體活在當下,但內心是活在過去的。他們經(jīng)常會去想過去的一些事情,尤其是一些不開心的事情。
而在想這些不開心的事情時,他們又會過多地關注自己的過錯。“為什么別人都好好的,只有我變成了這樣,是不是都是我不好?”這是抑郁癥的心聲。
他們活得小心翼翼,生怕做錯任何事情,生怕連累任何人,內心卻還是不停地被愧疚占據(jù)。這樣的人通常很善良,用弗洛伊德的理論來說,屬于超我很強大的人。
他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會過度的反省,并且傾向于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凡事如果出錯,一定會認為是自己做的不夠好。
當一個人把所有問題的責任都歸咎于自己,認為都是自己的錯時,內心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
當這種"自我攻擊"形成習慣,不管發(fā)生任何事,他們都會把責任歸咎于自己,并且會因此產生十分強烈的自責感,從而導致抑郁。
導致抑郁的情況多種多樣,無法從單一的表象去判斷。但一切的事物必定有始末因果,可以多關注自己和親人的異常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