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清北】2022年北京大學645中國美學(含中國哲學)考研經(jīng)驗真題參考書
考研參考書目
北京大學645中國美學(含中國哲學)沒有官方指定的考研參考書目,盛世清北根據(jù)專業(yè)老師指導及歷年考生學員用書,推薦使用如下參考書目:
《中國美學史大綱》? 上海人民出版社? 葉朗
《中國美學史范疇》? 山西教育出版社? 王振復
《新編中國哲學史》?? 人大出版社?? 張立文
盛世清北建議:
參考書的閱讀方法
目錄法:先通讀各本參考書的目錄,對于知識體系有著初步了解,了解書的內在邏輯結構,然后再去深入研讀書的內容。
體系法:為自己所學的知識建立起框架,否則知識內容浩繁,容易遺忘,最好能夠閉上眼睛的時候,眼前出現(xiàn)完整的知識體系。
問題法:將自己所學的知識總結成問題寫出來,每章的主標題和副標題都是很好的出題素材。盡可能把所有的知識要點都能夠整理成問題。
重難點知識梳理
北京大學645中國美學(含中國哲學)暫未提供考試大綱,但盛世清北的課程中總結了復習的大體方向,考試重難點知識梳理內容如下:
一、系統(tǒng)研究中國美學史是建立現(xiàn)代美學體系的迫切需要
(一)現(xiàn)代美學體系的原則
1。古典美學和當代美學的相互貫
2。中國美學和西方美學的相互融合
3。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相互滲透
4。基礎美學和應用美學的相互推進
(二)中西美學的相互融合
1。中國美學和西方美學分屬兩個不同的文化系統(tǒng)。它們有共同性,但更重要的,是這兩系統(tǒng)各自都有極大的特殊性
2。中國古典美學有自己的獨特的范疇和體系
1)西方美學不能包括中國美學,不能把中國美學看作是西方美學的一個分支,或一種點綴,更不能把中國美學看作是西方美學某個流派的一個例證,或一種注釋
2)西方美學應該尊重中國美學的特殊性,對中國古典美學進行獨立的系統(tǒng)的研究。只有這樣,才能把中國美學的積極成果和西方美學的積極成果融合起來,把美學建設成為一門真正國際性的學科,在人類文明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三)研究中國美學史的緣由
重視中國美學史的研究,不僅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應該使我們的美學理論帶有民族特色,而且因為如果不系統(tǒng)研究中國美學史,不把中國美學和西方美學融合起來,就不可能使美學成為真正國際性的學科,就不可能建立一個真正科學的現(xiàn)代美學體系
二、中國美學史的對象和范圍
(一)中國美學史對象和范圍的看法及分析
1。中國美學史主要應該研究歷史上關于美的理論、
2、中國美學史是研究中國人的審美意識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變化的歷史中國美學史不僅要研究歷史上那些美學理論著作,而且要研究歷史上各個時代的文學藝術作品所表現(xiàn)出來的審美意識(審美理想,審美趣味等等
二)中國美學史的研究對象
1、美學史的研究對象
1)美學史是硏究每個時代的表現(xiàn)為理論形態(tài)的審美意識,每個時代的審美意識,總是集中地表現(xiàn)在每個時代的一些大思想家的美學思想中。而這些大思想家的美學思想,又往往凝聚、結晶為若干美學范疇和美學命題
2)美學范疇和美學命題是一個時代的審美意識的理論結晶。例如,唐代美學中“境”這范疇就是唐代審美意識的理論結晶,宋代美學中“韻這個范疇就是宋代審美意識的理論結晶主要就是美學范疇、美學命題的產(chǎn)生、發(fā)展、轉化的歷史學史的研究對象
中國美學史的研究對象是歷史上各個時期的表現(xiàn)為理論形態(tài)的審美意識,也就是歷史上各期岀現(xiàn)的美學范疇、美學命題以及由這些范疇、命題構成的美學體系
三、中國美學史的分期
一)中國古典美學的發(fā)端—先秦、兩漢
1、先秦是我國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時岀現(xiàn)了一個思想解放、百家爭鳴的局面,理論思維十分活躍。這樣一種社會親件,使得先秦成為中國美學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代。這個時期的美學家如老子、孔子、《易傳》作者、莊子、荀子等都是大哲學家。他們的美學是他們的哲學體系的一部分
2、先秦是中國古典美學的發(fā)端時期發(fā)端是哲學的發(fā)端。這個時期,人們一般比較重視孔子的美學。但從歷史影響來看,老子、《易傳》、莊子的重要性決不亞于孔子。《管子》四篇也很重要。而漢代美學是先秦美學和魏晉南北朝美學之間的一種過渡開態(tài),帶有明顯的過渡性質
二)中國古典美學的展開—魏晉南北朝至明代
1、在這個漫長的時期中,美學家們圍繞著審美意象這個中心,對人類的審美活動及其規(guī)律展開了多種方面、多種走向、多種層次的探討、研究和分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魏晉南北朝和明代后期
2、魏晉南北朝是一個社會經(jīng)濟發(fā)生重大變動的時代,又是一個政治大動亂的時代,出現(xiàn)思想解放的局面。這是先秦之后第二度的百家爭鳴的時代。理論思維十分活躍,這樣一種社會親件,使得魏晉南北朝成為中國美學史上的第二個黃金時代,明代后期,社會經(jīng)濟領域中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萌芽,城市市民階層日益壯大。與此相適應,在思想領域中岀現(xiàn)了以李贄晢學為標志的思想解放的潮流。這種思想解放潮流(包括在」潮流中涌現(xiàn)出來的美學理論和美學范疇),有力地沖擊著教條主義美學和復古主義美學,拓展了人們的理論視野
中國古典美學的總結
1、清代前期是中國美學史上第三個黃金時代
2、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歷史進入近代,中國近代美學,主要就是梁啟超的美學、王國維的美學以及魯迅(早期魯迅)、蔡元培的美學?! ∷?、對有關中國古典美學的一些的流行觀念的考察
一)西方美學重“再現(xiàn)”、重模仿,所以發(fā)展了典型的理論;中國美學重“表現(xiàn)”、重抒情,所以發(fā)展了意境的理論
1、這種看法為很多人所接受,但并不符合事實
(1)從中國古典美學發(fā)展的全過程來看,很多在中國美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美學家,他們的美學思想、美學體系都不能歸結為重表現(xiàn)的美學。如先秦美學中老子的美學、莊子的美學、《易傳》的美學、魏晉南北朝繪畫美學等
考研真題
以下為北京大學645中國美學(含中國哲學)考研歷年真題回顧:
2014年北大美學考研真題
中國美學試題
一、名詞解釋
1. 山水以形媚道
2. 興趣
3. 大樂與天地同和
4. 詩人之境
5. 董其昌的
二、 簡答題
1. 簡述10年來中國美學關注的問題
2. 《人物志》人物品藻的美學價值
3. 王陽明哲學影響下的明清的美學思想
4. 逸品的發(fā)展史
三、論述題
蘇軾《書黃子思詩集后》
1. 材料中表現(xiàn)的蘇軾的美學思想 2
2. 材料中概括審美發(fā)展史。
西方美學史真題
一、名詞解釋
1. 質料
2. 我思故我在
3. 無目的的合目的性
4. 自然態(tài)度
二、 簡答題
1. 洞穴理論
2. 席勒的美育理論
3. 畢達哥拉斯哲學與美學的分野
4. 海德格爾的此在
三、論述題
中世紀的美學成果及其意義
試從西方美學史上,結合美學家的理論論述“共通感”的美學意義
考研經(jīng)驗
莎士比亞曾說過“不良的習慣會隨時阻礙你走向成名、獲利和享樂的路上去”,反之,好的習慣會帶你走向成功的大道。對于正在準備2022年考研的學生而言,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讓你事半功倍。下面盛世清北老師給大家總結了以下幾點:
1.制定科學合理的復習計劃
每個人的學習情況不一樣,復習計劃也會不同。但在復習計劃里一定要明確一點:多長時間內,完成什么內容的復習。并且要盡量將這樣的計劃做細一些,最好細致到一周內(甚至一天內)完成什么內容的復習。這樣詳細的計劃會讓你的復習更有目標感,落實起來有據(jù)可依。此外,在制定復習計劃時要找到自己的薄弱科目,為薄弱科目的復習多安排些時間??傊佳袕土暰拖耨R拉松,以一定的步伐有節(jié)奏地堅持跑下去,才能取得好成績。
2.及時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
制定完復習計劃后,一定要嚴格執(zhí)行,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完成規(guī)定的復習任務。把每個規(guī)定的復習時間分成若干時間段,根據(jù)復習內容,為每個時間段規(guī)定具體的復習任務,并要求自己必須在一個時間段內完成一個具體的復習任務。這樣做,可以減少乃至避免學習時走神或注意力渙散的情況,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還可以在完成每個具體的復習任務后,產(chǎn)生一種成功的喜悅,使自己愉快地投入到下一時間段的復習中去??傊?,千萬不要當“明日復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萬事成蹉跎”的蹉跎先生。
3.做好筆記
認真復習、聽輔導講座的同時,要動筆做簡單記錄或記號。對重點內容、疑難問題、關鍵語句進行“圈、點、勾、畫”,把一些關鍵性的詞句記下來。必要時候可以使用多種顏色的筆。有實驗表明:上課光聽不記,僅能掌握當堂內容的30%,一字不落的記也只能掌握50%,而上課時在書上勾畫重要內容,在書上記有關要點的關鍵的語句,課后再去整理,則能掌握所學內容的80%.
4.嘗試回憶與反復識記相結合
我們在記憶一些知識點的時候,一般都會采用反復識記的方式,即一遍一遍地背。事實上,心理學研究表明,將嘗試回憶與反復識記結合在一起使用,記憶效果會更好。舉例來說,當識記完一部分知識點之后,合上書,將剛才所識記的內容在頭腦里像放電影似的放一遍。在放的過程中,遇到“卡帶”時候,即回憶不出來的時候,再重新識記這部分內容。嘗試回憶的方法還可以在你出去散步或者上衛(wèi)生間的時候使用:在頭腦里問自己幾個關于剛才識記內容的問題,要求自己回答。如果回答不出來,回到自習室后馬上翻看書或筆記將之記下來。這就好比牛反芻,雖然將食物吃下去,其中可能有“夾生”的東西,休息時,再把食物回到口腔里,細細地加以咀嚼。
嘗試回憶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動腦筋思考。將所學的知識在大腦中“重現(xiàn)”,使其顯得突出、顯眼、深刻,起到鞏固強化的作用。經(jīng)常這樣回憶,不僅記憶力大增,而且還能養(yǎng)成愛動腦筋的好習慣。此外,回憶是復習成果的無聲表達,如果表達不出來,會很著急地看書、翻筆記,自覺地把遺忘的部分作為重點來看。這樣看書和整理筆記就有了更明確的目的,積極性也自然得到提高。
5.過度學習150%
有的同學可能想,為了增加我們記憶的鞏固程度,那我就反復地、不間斷地記唄。因為俗話說得好:“熟能生巧”嘛!但是,考研的知識點確實太多了,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反復的、不間斷的記憶。即使有足夠的時間記憶,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記憶效果并不與記憶次數(shù)呈單純的正比關系。研究發(fā)現(xiàn):人們對所學習、記憶的內容達到了初步掌握的后,如果再用原來所花時間的一半去鞏固強化,使學習程度達到150%,記憶效果最佳。即過度學習150%時效果最佳,如果超過了這個限度,就很不經(jīng)濟,因為過度學習太多,會出現(xiàn)注意分散、厭倦、疲勞等消極效應。在這種情況下,學習時間越長,越學不進去,從而導致“報酬遞減”現(xiàn)象,記憶效果不好。
6.利用好醒來后和臨睡前的時間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記憶中會出現(xiàn)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前攝抑制是指先學材料對回憶后學材料的干擾。倒攝抑制是指后學材料對回憶先學材料的干擾。相比較而言,一天當中,剛剛醒來的時候我們的記憶將不會受到先學材料的干擾,臨睡之前我們的記憶將不會受到后學材料的干擾。所以,“醒來后”和“睡覺前”的時間是兩個絕佳的記憶黃金時段。睡前的這段時間可用來復習白天或以前學過的內容。根據(jù)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guī)律,對于24小時內接觸過的信息,我們能保持34%的記憶,這時稍加復習便可恢復記憶。加之不受后攝抑制的影響,識記材料更易儲存,會由短時記憶轉入長期記憶。另外,睡眠過程中記憶并未停止,大腦會對接受的信息進行歸納、整理、編碼、儲存。所以臨睡前的這段時間是非常寶貴的。早晨起床后,由于不會受前攝抑制的影響,記憶新內容或再復習一遍昨晚復習過的內容,整個上午都會記憶猶新。
7.不同科目交叉復習
很多同學在學習與制訂復習計劃時,總是喜歡半天或一天復習一個科目,而且復習很長時間,其實這樣做是不科學的。內容的相似性越大,相互間的干擾也就越大。復習一個科目的時間過長,容易產(chǎn)生厭倦感。所以,在復習時應該不同科目交叉復習,如果能做到文理交叉復習,效果會更好。
8.復習時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
有同學在復習的時候,往往只用眼睛看。如只看數(shù)學公式、英語單詞,不動手寫,也不動口讀。結果發(fā)現(xiàn),在做題的時候往往將公式寫錯,將單詞遺忘。朱熹曾經(jīng)提出,讀書要做到“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薄T诖嘶A上,最好加上一個“手到”。歸根到底,就是我們在復習的時候要多通道協(xié)同記憶。現(xiàn)代科學研究表明,人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25%,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15%,若把視覺與聽覺結合起來,能夠記住65%.如果在加上動覺的參與,即“手到”,相信記憶效果會更好。所以,在復習的時候,一定要做到注意力集中(心到)、眼睛看(眼到)、嘴巴讀(口到)、手在寫(手到)。此法尤其適于復習外語、政治、數(shù)學公式這類一記憶性較強的學科內容。
9.形成知識網(wǎng)絡
考研需要復習的知識點非常多,將所有知識形成網(wǎng)絡就非常重要。舉例來說,如果已經(jīng)復習完了政治科目中毛澤東思想概論的所有知識點,這個時候必須跳出單個微觀知識點的局限,將自己放在一個較為宏觀的位置來俯視這些知識點,找出這些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如果已經(jīng)復習完了幾個知識塊,也同樣要俯視這些知識塊,找出知識塊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傊荒茏屩R點零散地堆積在我們的頭腦里,一定要將它們組織起來,形成網(wǎng)絡。這樣,我們不但能快速、準確地找到我們需要的單個知識點,且對所有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有整體的認識,在碰到綜合類題目時就能應付自如了。
10.定期對復習進行反思
有同學在復習的過程中只顧埋頭復習、勇往直前,從來不回過頭來反思自己這段時間的復習狀況,覺得回頭來看是浪費時間,影響前進速度。事實上,我們定期反思近段時間的復習狀況,有利于及時總結復習中的成敗,找出復習效果不佳的原因,發(fā)現(xiàn)復習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等,而所有這些將使我們在復習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彎路。
按照以上要求復習,你的學習效率會提高很多。當然,每個考生的實際情況不同,盲目效仿也不利于進步,甚至會倒退。所以,考生要結合自己的特點養(yǎng)成科學的學習習慣,有責改之,無責加冕,有條不紊地復習,你會發(fā)現(xiàn)2021年的考研之路不再難走。最后,祝福大家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