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蘇東坡愛不釋手的高麗猩猩毛筆是什么來頭?
公元1083年,北宋元豐六年,使臣錢勰離開高麗回到大宋。
回來時,他帶了幾支猩猩毛筆,其中一支給了黃庭堅。??
蘇東坡非常喜歡這支猩猩毛筆,每次路過黃庭堅書房,總是一通爆寫:
蘇子瞻愛其柔健可人意,每過予書案,下筆不能休。
為此,黃庭堅特地寫了兩首《戲詠猩猩毛筆》,一首獻給錢勰,一首獻給蘇東坡。
其中,寫給錢勰那首是這樣的:
愛酒醉魂在,能言機事疏。
平生幾兩屐,身后五車書。
物色看王會,勛勞在石渠。
拔毛能濟世,端為謝楊朱。
之前的文章說過黃庭堅寫詩愛用典,這首就是,句句用典。
限于主題,下面只解釋首聯(lián)“愛酒醉魂在,能言機事疏”。
1
猩猩

在黃庭堅看來,所謂“猩猩毛筆”就是用猩猩毛作的筆。
注意,這個猩猩跟我們今天說的黑猩猩、大猩猩、紅毛猩猩等動物不同,是一種帶有幾分神話色彩的動物。
首先,猩猩會說話,《禮記·曲禮》上說:
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
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
鸚鵡會說話,但還是脫離不了飛鳥的范疇,猩猩會說話,但還是脫離不了禽獸的范圍。
現(xiàn)在有些人不懂禮儀,雖然能說話,不也是禽獸的心態(tài)嗎???
其次,猩猩愛喝酒、愛穿木屐,《朝野僉載》上說:
安南武平縣封溪中有猩猩焉,如美人,解人語,知往事。
以嗜酒故,以屐得之,檻百數(shù)同牢。欲食之,眾自推肥者相送,流涕而別。
猩猩這種動物,長得像美女,聽得懂人話,因為喜歡喝酒、喜歡木屐,就被人設計抓了。
有人人抓了上百只猩猩,把它們關在籠子里。
有天他想吃猩猩肉,籠子里的猩猩就主動推選了最肥的那只出來,一邊推一邊流淚相送。
知道了這兩個典故,再看“愛酒醉魂在,能言機事疏”就沒障礙了。
這句詩就是說,猩猩愛喝酒、會說話,但腦子不怎么好使。
2
狼毫

古籍里的猩猩除了愛喝酒、會說話,還有唇味美、血可染色的特點,實在很難在現(xiàn)實世界中找到對應的生物。
可是,如果猩猩是虛構出來的,那猩猩毛筆又是怎么回事呢?
既然猩猩毛筆來自高麗,不妨看看朝鮮半島的史料。
朝鮮文人李晬光(1563-1628)在《芝峰類說》里說:
我國狼鼠毛筆,取重于中國。
《一統(tǒng)志》謂“狼尾筆”,蘇、黃詩謂“猩猩毛筆”。
董越《朝鮮賦》自注云:“《一統(tǒng)志》所載狼尾筆,非狼尾,乃黃鼠毛也!”
也就是說所謂“猩猩毛筆”其實就是今天的“狼毫”,而“狼毫”用的其實是黃鼠狼的毛。
這么一解釋,高麗產“猩猩毛筆”就不奇怪了,有道是,狼毫還是遼東的好啊。
不過,這兒還有個問題要解釋,為什么當年人們會把狼毫傳成猩猩毛筆?
事情可能是這樣的,黃鼠狼別名“鼪鼪(shēng)”,然后在翻譯傳播的過程中,不知怎的變成了“猩猩”。??

最后,讓我們看一件猩猩毛筆寫就的書法作品,那就是陸游的《自書詩卷》。
我們怎么知道他是用猩猩毛筆寫的呢?難道能從字上看出來嗎?
?

并不是,是因為陸游自己在跋里交代了:
近詩一卷,為五七郎書。嘉泰甲子歲正月甲午,用郭端卿所贈猩猩毛筆,時年八十矣。

(我打了個醬油?)
文字??|??愛酒咸魚癸
想學習書法或想了解關于書法的更多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大凝書房」 或直接加教務長為好友,咨詢相關事宜 ?教務長3(大凝愛書法的全拼小寫:daningaishu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