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老十四寄去了太子親筆信,為何康熙說他會用心思了?

在雍正王朝電視劇之中,前半部的九子奪嫡可謂精彩絕倫,將歷史上殘酷的九子奪嫡演繹的是相當經(jīng)典,可以說是達到了其他古裝劇難以企及的高度。
那么今天宋安之來分析一個有意思的劇情,那便是在二廢太子之際,老十四將太子寫給任伯安索要百官行述的親筆信,上交給因為南巡而停留的康熙,多少有些打小報告的意思,康熙為什么沒有生氣,反而帶有夸獎語氣說道“看來胤禵也學會用心思了”。
康熙為什么還會反過來夸獎老十四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老十四只用了一招,就將這個打小報告的罪名推給了老八,使老八最終擔負了廢太子罪名,接下來貧道具體來說說。
在這里依舊老生常談的說一次哈,本分析文章只談劇不說史,并非是將電視劇當成正史的說。只是分析分析雍正王朝這部經(jīng)典電視劇蘊含的各種人生道理和職場道理,所有分析都是基于雍正王朝電視劇的劇情而言。

首先來說說這個打小報告的罪名有多嚴重,這個罪名等于是廢太子的罪名。
因為按照古代的君臣觀念來說,太子是一國儲君,也屬于是君。老十四雖然是身份高貴的皇子,但也屬于是臣。
尤其是老十四是將太子親筆信上交給康熙,導致了太子二次被廢,以這種方式來看,無疑是要擔負廢太子罪名的。
但老十四只用了一招就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那便是只是將太子親筆信上交給康熙,并沒有再另外上奏折說明。
首先這樣一來,老十四的意思很明顯,就是這件事你老人家自己看著辦吧,我是不能說也沒法說,等于是將決定權交給了康熙,讓康熙自己來決定處理不處理太子。
而且老十四一直以來都是老八忠實追隨者的形象,此時他不上折子,多少有些自己是被逼的意思。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不對勁,像張廷玉就對康熙說道是不是老十四有難言之隱,所以康熙自然猜出這背后肯定有老八影子,于是乎老八背負了廢太子罪名。
而自作聰明的老八,費盡心思地從老四那里得到太子親筆信,又讓老十四去將這個親筆信上交給康熙,想讓老十四背負廢太子罪名,結果老十四只是一招,就將這個罪名還是歸于老八身上了。
而再往大局來看,圍繞這場二廢太子風波,涉及到老四、老八、老十四三位皇子。
明面上最強的老八輸?shù)米顝氐?,扮豬吃老虎的老四才是真正聰明,真正的贏家。而一直有奪嫡野心的老十四,開始展現(xiàn)出自己的高超政治手腕。
在年羹堯血洗江夏鎮(zhèn)以后,老四得到了太子親筆信,雖然他打著是為了保護老十三的名義留下了這封信,沒有交給太子胤礽。但實則也想借此對付太子,并且取而代之。畢竟儲君就是未來的皇帝,這樣的誘惑實則是太大了,老四這樣志向高遠之人肯定是有這個想法的,但他明面上是太子一黨,不好出手。

于是老八通過高福調(diào)查老四的時候,老四知道機會來了,一向暴脾氣的老四,知道了高福被收買,并沒有收拾高福,反而是不聞不問。
而一心想助老四奪嫡的鄔先生,自然是主動替老四干不方便干的事情,于是將計就計的讓高福將太子親筆信給了老八。
于是老四將廢太子的罪名是實際上推給了老八,老八雖然聰明的想推給老十四,但終究是沒玩過老四,也把握不了老十四,被老十四反將一軍,自己還是承擔了廢太子罪名。
老四在事后則是狠心賜死高福,以此來殺人滅口。同時是留條后路,萬一康熙不對太子下手,太子不倒的話,沒有了高福這個人證,最起碼自己也可以解釋的過去,可以撇清關系,可以說是處于不敗之地。
所以說這場風波,老四依舊是一如既往的扮豬吃老虎。而老八依舊是自作聰明,還想利用有奪嫡野心的老十四 ,結果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輸?shù)靡凰浚峭陻±纤暮屠鲜倪@對親兄弟,現(xiàn)在大家看明白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的轉發(fā)和點個贊長按5秒給個三連,順便關注天天,關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壽百,年入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