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抱著孩子給“護學崗”執(zhí)勤,何必給學校“免費打工”?

或許是因為,前些年偶有發(fā)生的“校門口傷人事件”,現(xiàn)在大部分省市地區(qū)的中小學校,每到上學和放學的時候,校門口都是“如臨大敵”。
既有警車和警員值班,也有老師和家長執(zhí)勤,再加上洶涌而至的學生,前來接送孩子的私家車,可以說高峰期的校門口,無時無刻都隱藏和埋伏著各種安全隱患。
按理說,在這種人多、車多和擁擠的場所,多一個成年人來照看和引導孩子們,是好事。
但其實很多家長都不太明白,學校里本身就有警員和保安的編制,為什么到了孩子們上學和放學的高峰時段,卻需要由班主任和家委會,來指定和安排學生家長,在校門口作為“護學崗”,日復一日地執(zhí)勤呢?
這不是明顯在浪費家長時間,給他們增加不必要的負擔嗎?

令人驚訝的是,最近有網(wǎng)友在上班途中,居然拍下了一位手里抱著孩子,卻依然站在路邊作為“護學崗”執(zhí)勤的媽媽。
不難猜測,這位“護學媽媽”,應該是抱著二胎,來給大孩的學校執(zhí)勤“護苗”的。
只見她一手抱著嬰兒,一手舉著旗子,異常辛苦地站在車流不息的馬路旁,此情此景,實在是令人鼻子一酸,忍不住要“破防”。
真的是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這位“護學媽媽”的無助和辛酸啊。

所以說,有些中小學校在家?;臃绞缴系奶剿骱蛣?chuàng)新,雖然大家都可以理解,也能夠支持。
但是很顯然,現(xiàn)在許多學校和老師,仗著學生家長愛子心切的急迫心情,就引導和催促家長們,不是幫孩子做手工,就是幫孩子們畫黑板報,不是到教室里打掃衛(wèi)生,就是到校門口護學執(zhí)勤。
甚至是,將孩子無人照看,只能抱著孩子站崗的寶媽,都給安排上了。

可是,安排家長來擔任“護學崗”的做法,真的很有必要嗎?
要知道這兩年因為疫情反復,許多行業(yè)和公司的效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地影響,而作為需要承擔家庭費用和教育支出的父母們,能夠保住和維持眼前的這份工作,都已經(jīng)很辛苦了。
如果還要三天兩頭遵照學校里的安排,動不動跑到學校參加活動、執(zhí)勤站崗,這顯然會影響到家長們自身工作和事業(yè)的正常開展。
畢竟,大多數(shù)作為普通打工者的家長,平時想要請個假休息一下,都是需要在老板和同事面前戰(zhàn)戰(zhàn)兢兢,才能勉為其難地進行“帶薪休假”的。

更何況,如果要到孩子學校門口給“護學崗”執(zhí)勤,不但要提前到,還要延遲走,早中晚一天三次下來,光是在學校和家里之間趕路,就需要來回好幾趟,不管是時間、精力還是金錢,肯定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失。
但是很多學校和老師在平時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似乎從來都很少考慮到家長。
好像大家都覺得,只要是為了孩子好,為了孩子的學習、生活和安全考慮,家長們就得無條件、無異議地配合學校安排的額外工作,否則,就是學生家長不關心孩子、不重視教育。
問題是,學校本身就有值班老師和保安警衛(wèi)的編制,非要給學生家長們設置一個額外的“護學崗”,卻不考慮家長們的生活困難和工作狀況,這樣的做法真的合理嗎?

因此有不少網(wǎng)友都在抱怨:
“護學崗這東西是不是真的非有不可?”
“家長沒有義務給學校免費打工!”
“一直就覺得喊家長執(zhí)勤簡直莫名其妙?!?/p>
由此可見,正是許多中小學校,抓住了父母寵愛孩子的軟肋,就對學生家長的時間和困難視而不見,動不動就安排家長做這個、干那個,給學?!懊赓M打工”,卻得不到什么實際的好處。
充其量,讓孩子得到任課老師的一句表揚、一次鼓勵或一份獎狀。但是家長為此付出的代價和精力,代替學校老師、保潔和保安干過的活,卻成了學校和老師眼里無足輕重的東西。

總之,在學校門口設置“護學崗”,由學生家長來幫忙照看孩子,肯定是好事,但是這樣的崗位職責,肯定應該遵循自愿原則。
也就是說,有錢、有閑和有時間的家長,在不影響工作和生活的情況下,可以自愿報名參加“護學崗”,而那些擺明了有困難,需要一個人照顧兩個孩子,負責家里的做飯、洗衣和家務,還要被迫按照家委會的安排,抱著孩子、舉著旗子,到馬路邊上給“護學崗”執(zhí)勤的媽媽,顯然,就沒必要給學校“免費打工”了。
畢竟,家長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學校不能總是以孩子為痛點,“要挾”家長一味地犧牲和付出。
這樣的做法,既不合理,也不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