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邁巴赫S級為什么加價20萬,還不夠賣?

奔馳的邁巴赫系列是非常成功產(chǎn)品,至少在中國終端一直處于加價銷售的現(xiàn)象,就可以證明這一點。對于豪華轎車的定義,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能僅僅從奔馳寶馬奧迪品牌上來判斷了,因為這些品牌都開始拉低入門門檻。
但是如何繼續(xù)保持品牌的高端調(diào)性,奔馳邁巴赫的營銷案例是非常值得大家學(xué)習(xí)的。

邁巴赫的展廳開在奔馳展廳內(nèi),但是有一個非常獨立的空間,而且裝修的非常有格調(diào)。來看邁巴赫的客戶,就有一種VIP客戶的感覺。三刀幾次陪朋友去看邁巴赫車型,都能看得出朋友心里是非常滿意這種被人關(guān)注的感覺的。不僅展廳的銷售細心的陪同看車和講解,周圍來看車的人,也會投來復(fù)雜的眼神。你懂的。

其實,加價無非就是供求關(guān)系的不平衡。邁巴赫車型能否提高產(chǎn)能,這似乎已經(jīng)不重要了。這款車與其讓他爛大街,倒不如高高在上,繼續(xù)吊富豪們的胃口。說個案例給大家聽。
三刀原先有一個開A8L的客戶,平時飯局很多,都是帶司機去應(yīng)酬。每次喝醉之后,就躺在后排,腳踏著前排電動腳踏上,一路呼呼大睡回家。現(xiàn)在快5年了,準備換車,給三刀打電話咨詢。三刀覺得奔馳邁巴赫很適合他升級換代,于是推薦給他。沒想到加價他也沒有任何猶豫,當天就決定買了。可是,買回去之后,就跟三刀說是后悔了。

一開始,三刀還以為是車子出了什么問題。后來一問,才得知只是因為邁巴赫后排的電動腳踏是從下方伸出來的,位置太低。而他之前坐的奧迪A8L后排腳踏,高度正好合適。邁巴赫的腳踏讓他覺得十分不舒服,于是。。。。大家自己看下圖吧。

有人可能會覺得車主矯情,可是對于這類豪華品牌旗艦車型的買家來說,他們的需求都是個性化的。否則的話,奔馳S其實已經(jīng)完全可以滿足他的出行需求,為何還要買邁巴赫版本?貴且不說,額外還要加價呢。

我曾經(jīng)遇到過一個原本準備買賓利的車主,后來卻提了一臺奔馳邁巴赫。這也讓我重新認識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對于豪華的理解,有時候不僅僅停留是在品牌和價格上的。
當年很多買賓利的車主,其實自己也不知道賓利好在哪里,只是知道自己有300多萬,BBA實在沒有車可買,于是買了賓利。而如今,買一臺邁巴赫S600(現(xiàn)已換代成S680),價格比賓利低一點(不加價的話),品牌逼格夠高,看上去還更有品味。

有時候我在想,邁巴赫一旦不加了,甚至可能銷量不增反降。因為加價也是這類用戶沖著它去消費的點之一。咱們普通人買一臺本田思域,被加價1萬,可能會很不爽。但是有的土豪如果買一臺邁巴赫S級被加價20萬,反而會覺得很爽。因為這是個門檻,沒有這個門檻這車就爛大街了。畢竟入門級也不算貴,才149.8萬,還是有很多人能消費得起的,但是一聽說要加20萬。不在乎150萬的人很多,但是不在乎加價20萬的人,應(yīng)該還是很少的。
邁巴赫車主在路上看到另一輛停在旁邊的時候,第一反應(yīng)往往就是,喲呵,這哥們也是加了20萬買的啊。看來也是個不差錢的主。

其實,從性能和配置上看,很多人覺得邁巴赫S450版本比起奔馳S級,只是車加長了一些(車長和軸距多了20公分),配置高一點,多了個四驅(qū),加了個邁巴赫標志而已。但是實際上,看上邁巴赫S450的人,都覺得這車值這個價。20多萬換來的雖然不是性能的提升,但是是看的見摸得到的品質(zhì)感,以及不同于S級車主的身份認同感。

之所以大家心甘情愿的加價購買邁巴赫S級,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以前買S級的客戶,只是覺得自己買了一臺奔馳S級產(chǎn)品。而現(xiàn)在買邁巴赫S級的客戶,認為自己買的是邁巴赫。甚至在一些人心目中,邁巴赫并不比賓利,勞斯萊斯低。
事實上,當年邁巴赫創(chuàng)立之初,創(chuàng)始人就喊出了 “要造最昂貴的轎車?!钡目谔?。在20世紀30年代初,邁巴赫的旗艦車型的“齊帕林”DS8,售價就高達36000德國馬克,在當時能買到3棟別墅。在當時的汽車界,邁巴赫絕對是當之無愧的超豪華品牌。

雖然后來因為二戰(zhàn)以及后來的金融危機,邁巴赫兩度停產(chǎn),但是其品牌的格調(diào)和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依舊是能與勞斯萊斯、賓利相競爭的。
刀妹認為,奔馳邁巴赫的存在,還帶動了整個S系的熱賣,以及終端市場異常堅挺的售價?,F(xiàn)如今甚至普通版本的2018款配置,也要加價銷售。要知道7系和A8L都是有著大幅優(yōu)惠的,而這一類購買豪華品牌旗艦轎車的用戶本就是各品牌渴望獲得的高質(zhì)量客戶。因此,奔馳邁巴赫的存在,讓寶馬7系和奧迪A8L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自覺矮了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