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臺2.0L的SUV每公里只要4毛錢,一箱油跑1000公里

“自古以來”,
與歐美車系相比,
日系車以高性價比的特點,
成為世界車壇中不可忽視的存在。
但有這樣一款日系合資緊湊型SUV,
定價竟向寶馬X1看齊?
這里面究竟有什么套路?

廣汽謳歌CDX
2019年了,依舊這么任性。
先看定價

其實謳歌本來就是日系豪華品牌,
如此定價無可厚非。
豪華品牌之所以叫豪華品牌,
都是經(jīng)過長時間的沉淀,
形成獨樹一幟的品牌文化
和無可取代的品牌氣質。
車型產(chǎn)品上,在考慮性價比之前,
更多的是追求設計理念和工藝水平。
在CDX上,我們就能看到:
由多顆LED橫向排列組成的大燈組,
加上類似鐮刀造型的日間行車燈,
組成了“Jewel Eye LED”鉆石眼車燈組。

車燈是謳歌最顯著的家族設計語言之一,
來源于2016年在北美車展上展出的
PRECISION概念車

除了大燈組以外,
“鉆石五邊形”進氣格柵也是祖?zhèn)鞯模?/p>
不過四周散射的點陣式設計在市場上褒貶不一。

悄悄說,這個鉆石五邊形和不是很像嗎?

從車尾來看,整車線條比較復雜。
上揚的腰線一直延續(xù)到尾部,
讓車輛看起來更有“流動感”,
與謳歌偏向運動的定位相符。

車身尺寸上,
與寶馬X1新能源比長度和軸距還有一定差距,
但相比雷克薩斯UX,還是戳戳有余的。

考慮到它的“生父”本田素有“空間魔術師”之稱,
我們也不必太過擔心實際車內空間。

棕黑的內飾配色,加上寬大的方向盤,
看起來是典型的家用SUV設計。
但若把配色改為紅黑,
再增加一些鍍鉻面積和平底方向盤,
就可以變成兇猛的跑車內飾。

謳歌NSX
如假包換的NSX換擋設計,
更貼心的是換擋按鍵兩邊的儲物槽,
可以說CDX是放手機最順手的車型之一了。

好的,
讓一讓,
下面空間魔術師來了。



前排儲物空間的細節(jié)設計,
處處用心,讓人不得不拍手致敬,
而后排的設計則更加讓人出其不意。



別家的后排扶手都是從上向下“放”
謳歌CDX的后排扶手卻是從下向上“抬”
(小編內心os:難道這就是我沒有的“逆向思維”!)
這樣的設計不光看起來炫酷,
也確實增加了實際儲物空間。

動力部分
本田經(jīng)典的i-MMD雙電機混動系統(tǒng):

搭載2.0 L阿特金森循環(huán)DOHC i-VTEC發(fā)動機,
匹配E-CVT變速箱和鋰離子電池。
這套動力系統(tǒng)的工作模式

看不懂也沒關系,
因為在行駛過程中,
儀表中央會實時顯示能量傳遞狀態(tài)。

動力系統(tǒng)的工作模式看起來復雜,
但實際駕駛中卻足夠輕松。


發(fā)動機的最大功率107千瓦,最大扭矩175?!っ?;
電動機的總功率為135千瓦,最大扭矩315?!っ?。
車輛起步非常輕快,
在運動模式下,動力輸出毫不遲疑。
高速下發(fā)動機能保持在
最佳的能耗區(qū)間運轉,
100km/h+的時速下,
提速也足夠有底氣。

與其他運動車型的換擋撥片相比,
CDX的撥片又小,又不運動(???)
那是因為這不是“換擋”撥片,
而是調節(jié)能量回收大小的撥片。

左邊的儀表盤也從轉速表改成了
顯示輸出動力和能量回收情況的藍綠色表盤。
就算把能量回收調到最大的四級,
也沒有電動車松開“電門”就會產(chǎn)生的減速感。


CDX使用的是
前麥弗遜后扭力梁的懸架設計,
通過駕駛選項,
自適應懸架會自動調節(jié)懸架阻尼的軟硬。
實際駕駛時,車輛濾振效果較好,
但在高速下并線、過彎的支撐性有限。


隔音部分
與傳統(tǒng)日系車給我們的感覺相比有較大好轉。
低速下沒有了發(fā)動機噪音,
胎噪和風噪也非常不明顯。
而高速下,ANC主動降噪技術的表現(xiàn)也很明顯,
總體而言,
駕乘舒適度是可以代表日系豪華緊湊型SUV的水平。

總結
深厚的品牌文化,
實用又充滿設計感的內飾和空間,
以及成熟的i-MMD混動系統(tǒng),
都是謳歌CDX的制勝法寶。
不過與歐美的豪華品牌相比,
謳歌的銷售成績和品牌聲勢始終不夠樂觀。
如果有35萬+的預算,
就算不考慮寶馬X1新能源,
我還得想想雷克薩斯UX 260h呢。
(顏值狗注意!)
你說呢?我不相信只有我自己這么覺得?♀?
留言說說這個價位你買什么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