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一人之下》漫畫598(562)話?
寫在開頭
本次更新的信息量之多,簡直稱得上爆炸二字,米老二這次是打算在年前的最后一期更新里挖天坑的節(jié)奏啊~不過米老二也給了不少值得琢磨的細節(jié),看得筆者欲罷不能,連夜翻找了許多相關的資料,納森島篇的主旨也逐步清晰起來了。
ok,感慨結(jié)束,開始例行的劇情詳解。
千年陸家 海納百川
通過陸琳之口的確認,異人界的四大望族“陸、王、呂、高”都是傳承千年的異人大家族。且王呂兩家各有其獨門家傳異術——神涂和如意勁,而陸家和高家則沒有所謂的家傳武學,其中陸家甚至還有“牽扯奇門異術,只教子孫做人,不為子孫續(xù)財”的家規(guī)。由此,陸家的神秘面紗逐漸揭開。

陸家家規(guī) 大道為公
陸琳說陸家的傳承只有“一堆家規(guī)和一脈相承的硬骨頭”,姑且不論陸家其他家規(guī)如何,單這一條“只教子孫做人,不為子孫續(xù)財”的家規(guī),便讓筆者聯(lián)想起晚清林則徐的家規(guī):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清·林則徐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不值得定律”——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想想看,擁有了一座金山的人,又怎會甘心每天汗流浹背地去沙中淘金呢?而帶著“不值得”的心理去學習、工作的人,所收獲的,也必將是一個“不值得”的人生。陸家人堅持千年傳承的家規(guī),自然能夠鍛造出一代代“好口碑”的后輩。
這就是陸家子弟能夠成為異人界“香餑餑”的原因,也是陸家在異人界的生存之道,做好各個流派的“預科班”。

這條家規(guī)的背后,其實也就解釋了,為何在中國異人圈里長期存在的“門戶之見”在陸家這里完全失效的原因:
大道為公不藏私,學藝傳道秉公心。
傳承的困境
國內(nèi)傳統(tǒng)武術的門戶之見,拳種之見延續(xù)了千百年,在保留各自特色的同時也是給自己畫地為牢,不去吸收其他門派、拳種和現(xiàn)代人體科學研究的長處,一味的抱殘守缺,死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嚴重的制約了自己的發(fā)展。最后就是厲害的高人都是死人,活著的都是沒學好的。故事傳說一大堆,一個比一個神奇,就是見不到。宗師是死人,大師滿天飛。
1979年 《關于發(fā)掘整理武術遺產(chǎn)的通知》下發(fā)以后,查明了全國“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風格獨特、自成體系”的拳種達129個,許多瀕于湮沒、鮮為人知的拳種也得以挽救和復蘇。全國各省、市共編寫出拳械典籍錄達651萬字,錄制了394.5小時的音像帶;共征集到了文物資料達482本、古兵器392件、有關珍貴實物29件。
人民體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習云太《中國武術史》,僅拳種部分有46節(jié)計75種、器械部分有27節(jié),可見其眾多紛繁。

但即使如此,仍然有大量的傳武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失傳,后繼無人,甚至無人知曉其存在。
“教給我那趟槍!”孫老者抱了抱拳。
沙子龍下了臺階,也抱著拳:“孫老者,說真的吧,那條槍和那套槍都跟我入棺材,一齊入棺材!”
“不傳?”
“不傳!”——老舍·《斷魂槍》
而在米二的筆下,這類因為傳承問題,或發(fā)展壯大或凋零沒落的門派也非常多,甚至還有專門一篇關于陳金魁收徒的故事,其實回想起來,米二在弘揚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也對這類因為門戶之見而產(chǎn)生的傳人問題也是有過深度的拷問。

漫畫中這些門派在傳承本門絕技的過程中,往往因為門戶之見或繁雜的規(guī)矩而固步自封,像傳承艱難的風后奇門和已經(jīng)失傳的三魔派最后一招,還有必須用高壓控制血統(tǒng)才能流傳的呂家村。而開放門戶的唐門從小派變成大勢力和采用賜姓而非依靠血脈的天師府則成為了異人界的巨無霸。

現(xiàn)實中的傳統(tǒng)武術傳承也同樣如此,前人有云:“凡百學矣,莫不有師,況乎技擊之學”,在師徒傳承過程中,始終存在著一個談拳授道,貴乎擇人的前提。這包含了兩個含義:一是只有選擇好的傳人,才能習得上乘武功,能不能習得武功,練習到它的至高境界,要看傳人的素質(zhì)如何;第二,只有這樣的人,才能使本門武功不致中落。因此擇徒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而習拳應以德行為先,已經(jīng)成為整個習武群體的普遍認識。
遵武德者,武之宗也。古人謂:未曾學藝也學禮,未曾習武先習德,缺德者,不可予之學。喪禮者,不可教之武。習者應不謀利而秉大義,不畏強而舍已身。言當守千甚行,須善始終。平常本虛懷若谷,心意以精益求精。持之以恒,屬高尚之武德。以武強身,以德養(yǎng)性?!段涞掠枴?/blockquote>名師難尋 高徒難得
而陸家的家規(guī)祖訓則確保了即使收了陸家人做弟子,甚至傳承衣缽,自家的絕學也不會被陸家據(jù)為己有,為他人做了嫁衣裳,這樣一來,各門各派的領袖就會對陸家人另眼相看,畢竟這是一個絕不會藏私的家族,而且這個家族好苗子格外多,這對那些傳承乏力的流派格外有吸引力。
要知道,這可是一個能夠?qū)ⅰ巴ㄌ旃偂焙汀澳嫔亍边@樣已經(jīng)完全獨門絕戶的絕頂功法無私的傳給外人的家族,甚至因為不得已要傳給自家子孫還必須敬告祖先,并立誓必須外傳。這樣的家族,不敢說高風亮節(jié),也絕對稱得上絕無僅有。
想想陳金魁為了找個好苗子何其費心費力,就知道年僅五歲便資質(zhì)上佳的陸玲瓏是何等的吸引人了。頗有點高考狀元,各名校紛紛上門搶破頭的味道。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當初上門希望能收錄陸玲瓏的流派就包括,紅花仙、藤山、全真、少林、遼東等等。其中少林、遼東偏向剛猛體術,而全真兼顧性命雙修,而紅花仙和藤山則更多的是偏向巫儺之術,關于這兩個女性門派,后面會詳細解說。
各種傾向的流派都如此看好,可見當時陸玲瓏的資質(zhì)確實非常全面且優(yōu)秀,也就難怪各門各派趨之若鶩了。
陸家源流考
米二這次難得透露陸家的一些年代信息,結(jié)合之前陸家大宴的信息,筆者推測一人世界的陸家應該與現(xiàn)實世界中的江南陸氏有一定的重疊。而其背后的歷史事件應該是歷史上發(fā)生過數(shù)次的衣冠南渡事件。
第一次 衣冠南渡 西晉末年,晉元帝避亂渡江,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東晉的事件,史稱永嘉之亂。
第二次 衣冠南渡 唐朝中后期,中原士庶避亂南徙;定都 江寧府(南京),建立南唐事件,史稱安史之亂。
第三次 衣冠南渡 北宋末年,宋高宗渡江,以臨安(今杭州)為行都,中原士庶南遷之事件,史稱靖康之亂。陸家大院建筑對比 先秦時期陸姓活動在陜西、河南、山東、湖北地區(qū)。
漢朝時陸姓已經(jīng)播遷到江西、江蘇、安徽、湖南、河北、浙江等地。陸表生子陸?zhàn)?,陸?zhàn)ι雨懟帧?br>兩晉時期,又分出陸姓諫議分支。到南北朝時,南北兩地的陸氏人口得到了大規(guī)模的發(fā)展。
唐朝初期,中原地區(qū)出發(fā)的南下大移民,陸姓首次進入福建,進而向廣東移民。
宋朝時期,陸姓大約有25萬余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33%,排在第六十三位。陸姓第一大省是浙江,約占全國陸姓總?cè)丝诘?1%。
明初時,陸贄在寧波府的一支后人遷回山東,在濟寧西北定居。并在山東多地分居。
明朝時廣西的陸姓已成為南方中有影響的姓氏。陸姓大約有52萬人,為明朝第三十七大姓。
清朝初進入臺灣。陸姓在臺灣諸姓中,排列較后。
陸姓當今分布極為廣泛,以江蘇、廣西、廣東、浙江、上海較多。陸氏圖騰 陸姓氏族有不少人和陸家的個性非常相似,比如誓死不降元的南宋左丞相陸秀夫,背著小皇帝跳海殉國。[1]?火燒夷陵的三國東吳名將陸遜[2]及其子陸抗[3]其孫陸機[4],以及近代在巴黎和會上據(jù)理力爭寧折不彎的陸征祥[5]。
官無長物唯求實;家有遺書何用金?!懯献陟糸郝?lián)藤山派門派源流
米二這次一下子放出了兩個三十六賊中人的所屬門派和他們當代掌門,這是要在要在年前給我們讀者扔個被窩雷的節(jié)奏,真心給力,也符合米老二每逢春節(jié)扔大新聞的尿性。
一下來倆,夠勁道 鑒于以上兩個門派在現(xiàn)實世界中并不存在對應的武術流派,筆者以下推論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建議讀者謹慎閱讀。
由于紅花仙流派并無足夠細節(jié)支撐推論,下文暫時不做介紹。已知信息:
1、藤山派只收女弟子。且門派并無穿戴首飾項鏈的特殊需要。
2、藤山派的入門儀式是通過“沐浴”,其門派中人入門即可打通炁體的流動,類似密宗佛門“灌頂”儀式和耶教的“洗禮”儀式。
3、藤山派源流甚早,在沐浴儀式中甚至出現(xiàn)過極個別天賦極高的入門者直接生成“異能”,歷史上僅出現(xiàn)五次,最近的一次出現(xiàn)的百年難遇的天才正是三十六賊之一的方瑩。門派歷史可追溯至數(shù)百年前(同時意味著是創(chuàng)派時間可能是千年以內(nèi))
4、沐浴儀式使用的是一只獸面紋三足無耳異形青銅鼎。
感謝?
@黎庭云
?大佬找到的實物原型——西周班簋。
如何評價《一人之下》漫畫598(562)話?122 贊同 · 11 評論回答
西周班簋,又稱毛伯彝;是西周中期青銅器,曾為清宮收藏舊物,并收錄于《西清古鑒》?,F(xiàn)藏于北京市首都博物館。
班簋表面的饕餮紋呈虎型,這其實是米二的一個彩蛋——祝大家虎年快樂!
好吧,這個彩蛋真心埋得好深
獸面紋又稱饕餮紋,青銅器上常見的花紋之一,饕餮紋青銅器是殷商先民“尊神”意識的體現(xiàn),周代則發(fā)展為“敬天法祖”,形成宗教、政權(quán)、族權(quán)三位一體的表征。 大部分學者認為,商周統(tǒng)治者用青銅器紋飾的“猙獰恐怖”來表達王權(quán)的“神秘威嚴”,以表達其對政治權(quán)力、地位與財富的占有,讓人望而生畏。奴隸主在這些可怖猙獰的紋飾中寄托了他們?nèi)康耐?、意志、榮貴、幻想和希望。
已故的美籍華裔考古學家張光直先生認為“青銅便是政治和權(quán)力”,但他認為這些動物紋樣不是為了威嚇,而是為了與神溝通。由于原始社會生產(chǎn)力水平低下,人們把許多無法解釋的現(xiàn)象都歸結(jié)為神的力量,人們對神靈充滿敬畏之心,乞求神靈,取悅神靈,借助神力以支配事物。因此“可以通神”的巫師有著極高的地位,巫師階層也就成為最初的帝王統(tǒng)治階層。祭祀是巫師的特權(quán),也是溝通人、神,使人間秩序神圣化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巫師們利用青銅器上的動物們與神靈交流,因此這些怪異動物紋樣也就代表著神秘和權(quán)力。
《呂氏春秋·先識》篇內(nèi)云: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其及身。據(jù)西北大學歷史系考古學者湯惠生先生研究,薩滿教中的天神同時也是太陽神,太陽神往往被繪制成眼睛狀,因為在諸多古代神話中,太陽被稱為是“天之眼”。如波羅門教的太陽神,又稱“天之眼睛”或“世界的眼睛”。持這一類觀點的學者認為,傳統(tǒng)意義上的饕餮紋并不僅僅是一種獸面紋,饕餮當為天神或太陽神之屬,饕餮紋中對眼睛的強調(diào),正是其作為太陽神——光明這個特征的描述。
《左傳》有記曰:貪于飲食,侵欲崇侈,……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兇。5、藤山功法的特點是以調(diào)制秘藥,引發(fā)修習者自身不同體質(zhì)和性格的對應能力,之后個人修習的方向則是通過調(diào)制新的秘藥來增強能力。俗稱“嗑藥”流。
而在現(xiàn)實中確實有類似的流派,如清末盛行的白蓮教龍虎符水,飲之可刀槍不入;以及符水道教的符水,畫符箓或燒符箓于水中,謂飲之可以療病,都是通過某種秘藥使人直接獲取某項異能。
《三國志》卷八《張魯傳》注引《典略》:“太平道者,師持九節(jié)杖,為符祝,教病人磕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得病或日淺而愈者,則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則為不信道?!?br>《宋書·羊欣傳》:“素好黃老,常手自書章。有病不服藥,飲符水而已?!?br>《云笈七簽》卷五十七有“符水論”。白蓮教符箓 6、藤山秘藥所引發(fā)的能力類似先天異能。這種能力是根據(jù)每個人不同的體質(zhì)和性格生成,具有很強的個體特質(zhì)和無法復制的特點,同理不同的能力對應的修習者特質(zhì)也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其中色調(diào)和性格的關系可以參考王二狗的流彩虹——紅色調(diào):狂戰(zhàn)血。
色彩心理學 門派源流推導
依據(jù)陸琳提供的這些關于藤山派的信息,筆者可以梳理出這個門派的特點:
1、藤山派是一個流傳數(shù)百年的女性異人流派,門派以秘藥催化異人的能力,且由秘藥強化能力,這些能力因人而異,但統(tǒng)一的特點都是由秘藥催化,外物確實可以強化能力,但天賦更是一切的基礎。
2、相對全真、天師府、唐門、少林等門派而言,藤山派的功法入門簡單,見效快,對于異人本身的修為水平要求不高,更看天賦,所以藤山的手段類似于使用后天手段人為制造先天異人,所以在修行手段上更為早期和原始。而前者這些大流派都有成體系的后天修行模式,不論修習者天賦高低,依照方法修行,都能催生出完全相同的能力,比如龍虎山人人都會的金光咒,而后天成就也在于修習者天賦和努力程度。
3、藤山位于福建的永泰縣東南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百越地區(qū);漢初武平居“南海國”所在地域,而后武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生活繁衍著一支少數(shù)民族——畬族,而畬族正是百越中的一支;到了三國時期又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據(jù)史志和田野調(diào)查,在元代以前遷居和開發(fā)武平的姓氏有何、方、熊、馮、石、丘、吳、林、陳、羅、鐘、饒、潘、廖、趙、巫、曾、郭等18姓。其中最早的是何姓,開基祖何大郎,生于唐末景福元年(892年),后梁龍德元年(921年)中進士,授福建汀州府寧化縣尹,調(diào)征西粵。后唐天成元年(926年)任滿解職,年35歲。次年大郎因事至梅州、潮州,返程經(jīng)巖前,見地平疇綠,田土膏腴,遂擇于盈塘里獅子口爐山而居。大郎為開發(fā)武平第一人,“何氏開基巖前,為邑中最舊之族。”(民國三十年《武平縣志·氏族志》)。何大郎生五子一女,其女何仙姑壽150歲,為武平有史記載以來最長壽的女性,何仙姑為傳說中的八仙之一。[6]
《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匯編·神異典·神仙部》《福建通志》《武平縣志·方外志》中都記載為:“仙姑,父大郎。世居武平南巖,貨餅自給。呂純陽見其有仙質(zhì),日過索餅啖,輒與。呂感,贈以一桃,云食盡則成仙。仙姑遂辟谷南巖。”陸琳的“謊言”
陸家人并不是各個都是正人君子,但陸家人的一大特征是“絕不妥協(xié)”。
這個決不妥協(xié)可以理解為面對強敵時,在態(tài)度和言行上都不會投降,不會委曲求全,正如陸家那位投海赴死的陸秀夫。
也可以理解為不會為了掩蓋真相而編造謊言,因為人之所以會說謊言,也就是當人面對說出真話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所做出的妥協(xié)。如果在關鍵問題上做出妥協(xié),人就會變得圓滑,說好聽了叫做避重就輕,說難聽了就是“善意的謊言”,但是再善意也是謊言,也是妥協(xié)于現(xiàn)狀而做出的改變。
以陸家人的心性恐怕都不會輕易接受妥協(xié)。
那么張楚嵐所說的陸琳不會說謊的指的是什么呢?
玲瓏之母:沒有提及的關鍵信息
陸琳確實沒有說一句假話,某種程度上他和徐三一樣,都是屬于那種不善于掩飾真相的人,徐三也被納森王評價為不會說謊。
因為他們兩者的共同點就是只說了一部分真相,而更為關鍵的信息卻沒有說,甚至可以說他們在刻意避免提及關鍵信息的前提下,就試圖用部分真相讓對方相信他們的說法。
但是往往都對擺在面前的漏洞和反差卻強行視而不見。
選擇性回答 同理,陸琳說的話里面提及了陸玲瓏的諸多過往,卻缺失了兩個重要的信息:
1、陸玲瓏的母親是什么人?是不是圈里人?是否還健在?為什么她在玲瓏門派選擇這么重大的事情上沒有發(fā)言權(quán)?
是陸家人重男輕女嗎?顯然不是。
2、陸玲瓏的性格會是小問題嗎?
確實如陸琳所說,在不使用血液天賦的情況下,玲瓏只是一個比較執(zhí)拗剛強的萌妹子,充其量也就是和老太爺頂撞一下,確實算不上大問題。但是如果使用了血液天賦的情況下,玲瓏的性格被天賦放大以后,還是小問題嗎?
而張楚嵐對于這兩個問題都有過明顯的提示,陸琳則直接避而不談,自顧自的轉(zhuǎn)移話題。誠然,陸琳沒有說謊,他只是不會因為你張楚嵐的幾句閑聊而把關乎玲瓏的機密和盤托出,這既不是對你張楚嵐妥協(xié),因為沒必要。同時也不是對家族秘密妥協(xié),這同樣沒有必要。
張楚嵐:我都提醒你了“爹媽”,你咋不接話茬呢? 而玲瓏的性格缺陷是否是小問題呢?
恐怕不是,注意玲瓏正式開啟血液能力前后的表情神態(tài)變化,整個人的狀態(tài)都變化非常大。
筆者懷疑這種變化的根本在于玲瓏母親的身份。這種血脈異能是否和這位不被提及的女士有直接的關聯(lián)呢?
陸家人性格剛強不假,但并不暴虐,如此恐怖的血液超控能力在和惡病的交手中展現(xiàn)的非常清晰。
如果說玲瓏的戰(zhàn)力可以本身確實可以勝過惡病,但是血液超控的能力卻可以逼得惡病自殘,甚至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此戰(zhàn)結(jié)束,惡病將體無完膚,血肉模糊,這種極盡暴虐的手段,已經(jīng)超出了制敵勝敵的目標,已經(jīng)走到了虐殺的地步。 陰棄者如瘵病,如附骨之疽?!濉ぷT嗣同《上歐陽中鵠書》暫時先更到這里,年前太忙了,有時間繼續(xù)寫
1月29日加更,關于藤山派和陸家的一些細節(jié),由于資料較多,筆者稍作整理后,補充一二。
三一門源流考
鑒于《一人之下·設定集》中并未對陸家人的出生地有做過任何明確表明,筆者暫時推論陸家應在江南地區(qū)。 如有新證據(jù),歡迎反駁。
筆者考慮到陸瑾拜師三一門,陸玲瓏又被藤山派青睞,筆者有理由相信陸家的所在城市應與這兩大門派相距不遠。特別是三一門,在1944年之前的戰(zhàn)亂年代,父母在不遠游,陸瑾天資卓越,即便拜師也應該不會跑太遠,否則,若是陸家屬于北方家族,即便是陸家老太爺做壽,三一門門長左若童和天師府天師也無法親身前往賀壽。
同理,陸老太爺做壽期間,中原門派(少林、武當、形意等)均未有掌門級人物出席,即便有北方門派出席也多為弟子一級人物,如燕武堂的劉得水、東北關石花等人。
華南地區(qū)部分門派分布圖 現(xiàn)實世界中的三一教。
三一教(又名三教、夏教)是一種產(chǎn)生在明代中后期,盛行于明末清初,至今仍在福建、臺灣兩省部分地區(qū)和東南亞的一些國家流行的民間宗教,為福建莆田人林兆恩(1517~1598)所創(chuàng)。
林兆恩,字懋勛,號龍江,道號子谷子,世稱“三教先生”,教徒尊為三一教主夏午尼氏道統(tǒng)中一三教度世大宗師。嘉靖十三年(1534),林兆恩補邑弟子員,入縣學。嘉靖二十五年(1546)鄉(xiāng)試不第,遂摒棄科名,致力于心身性命之學。久之,心有所悟,以為儒、道、釋“其教雖三,其道則一”,于是創(chuàng)立“三教合一”學說。而東巖山報恩寺前這“宗孔祠”則被世人稱為“麟山祖祠”。
三一教東山祖祠 九序心法 同屬道門
三一教的九序心法可以說是明代三教合一內(nèi)丹理論的典型代表。
在傳授九序心法之前,要求門徒以儒家的綱常倫理實踐為立本工夫,先盡人道,再求修圣登真,類似于道教內(nèi)丹法的“筑基”階段。爾后才授予九序心法,從一序至七序吸收了儒家的志一動氣的原理,運用佛教的“觀想”方法,全面繼承道教內(nèi)丹家的以神為用、養(yǎng)神煉精、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的理論,順序漸進,不斷深化,以達到所謂神氣互凝,性命合一,結(jié)成陽丹,脫離生死的目的。九序的“虛空粉碎,以證極則”實際上是佛教的撒手功,與“無余涅槃”的精神境界相仿。八序的“超出天地,以身太虛”是道教的結(jié)成陽丹向佛教的無余涅槃的過渡。
龍江之學,以儒為表,以道為里,以釋為歸?!鳌ゎ欀俟?br>兆恩之教,儒為立本,道為入門,釋為極則。然觀其所得,結(jié)丹出神則于道之旁門為庶幾焉?!濉S宗羲
其(兆恩)言金丹之訣,有九序,實與《參同契》相發(fā)明。——清·鄭王臣《蘭陵詩話》
其說乃系道教七、八分,佛教二、三分,而以儒教飾其表面?!毡尽ば×練馓?/blockquote>主修性命而棄符箓
相比上清派的主符箓,林兆恩本人對道教符箓不但不感興趣,甚至還予以嚴厲批評,如對于“法術”,林兆恩認為:“若后世梯劍履火誦咒書符,自以為法,自以為術,而非圣人之所謂法所謂術也”。對于“符箓”,林兆恩則認為:“詣道壇受符箓,馳志于死后之富貴,亦甚惑矣。以私心而慕至道,真堪發(fā)一笑?!?/p>
林兆恩繼承了道教內(nèi)丹的基本理論,認為人的“性命”是從無形無象的太虛中來的,人始生時,“性”與“命”混而為一,?地一聲,“性命”便開始分離,演化為“精、氣、神”,即所謂“性則寄之于肉團心里,即名曰神;命則寄于臍于腎,即名曰氣曰精”。精、氣、神各立一位,以“虛化神,神化氣,氣化精”的順序衍化,“性命”就會隨著人的軀體的死亡而消失。要使“性命”長存不滅,就使精、氣、神的衍化順序逆而行之,“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p>
因此,他主張以人身為丹爐,以精、氣、神為修煉對象,以九序心法為方便之門,循序漸進,才能使“性命”重新混合為一而復歸無形無象之太虛中,與太虛共存亡。
三一教版“逆生三重”
林兆恩對生命的來源和歸宿也頗為關切,認為人的形骸有生有滅,但主宰人的形骸的“性命”卻可以不生不滅。在他看來,“性命”來源于超越萬有的“太虛”,其特性自然也是“虛空”,所謂“我之本體,其太虛而太空者乎?惟其太虛而太空,故能運虛空”。但由于人出生后,迷于外物,失去虛空的本體,“性命”也就分離,并隨著形骸的死亡而消失。
林兆恩的“性命”是不是很像“先天一炁”?
林兆恩認為,要使“性命”永生,必須依據(jù)九序心法的工夫,經(jīng)由戒慎恐懼的內(nèi)心省察,循序漸進,不思超越自己,逐步排除蒙散虛空本體的功名富貴、聲色臭味的欲望,進而擺脫人體形骸以及天地、太虛的束縛,使心之虛空的本體與宇宙萬有的太虛本體相契合,使“性命”回歸到不生不滅的太虛中去,這樣,“性命”就能超出形骸、天地,甚至太虛而常存不滅。所以九序心法的核心,是圍繞著恢復心之虛空本體而展開的。
“九序心法”是不是很像“逆生三重”?
心也者,人之丹也,物而霾之,則心不丹。故煉丹也者,煉之無所煉,以復其心之本體,天命之性自然也。——林兆恩推論到此為止,彼此關聯(lián)就讓各位讀者發(fā)散聯(lián)想吧~
藤山派源流補考
藤山派是米二原創(chuàng)的異人門派,現(xiàn)實中并不存在,但是鑒于目前出場過的重要人物——三十六賊之一方瑩,以及納森島的李慕玄的身份來歷,導致在討論群中被多次提及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筆者雖然一貫反對過度腦補劇情,但是兩者之間同款項鏈的爭議確實很大,筆者試圖根據(jù)這一點稍作分析,以便各位讀者各自甄別一二。
同款項鏈 藤山派和“布努”瑤族的關聯(lián)
如果單單從方瑩的特殊項鏈上檢索,筆者在九黎諸多民族中可以找到了對應服飾就是自稱為“布努瑤民”的傳統(tǒng)服飾。
布努瑤民慶祝祝著節(jié) 布努瑤服飾 布努瑤服飾起源于何時,現(xiàn)在難以考證。據(jù)史書記載,早在漢代,瑤族先民就有“好五色衣裳”的習俗,瑤族史詩《密洛陀》[7]對布努瑤穿著打扮也有“先梳頭,后結(jié)髻;先穿衣,后穿褲;衣連裙,褲花邊”的最早記錄。
“密洛陀”是布努瑤交際語詞,并且是個合成詞。“密”,意為“母親”,“洛陀”,意為“古老”。把兩部分合起來,“密洛陀”即是“古老的母親”。由于歷史的久遠,“密洛陀”早已人名化,專指古代造天造地造萬物造人類的那位女神。
密洛陀神山 而在瑤族的諸多支流之中,有一支特殊的分支“白褲瑤族”則是典型的母系社會,這一支瑤族同樣自稱“布努”。
這其中的關聯(lián),筆者僅能梳理到此,如果想要知道真相,恐怕只能等米二提供更多的信息了。
碼字不易,跪求點贊?。?!關注!??!評論?。?!謝謝!?。?/p>
感謝看到這里的讀者,祝各位新年快樂,虎年大吉,咱們明年見??
參考
^陸秀夫(1235年-1279年) ,字君實,楚州鹽城縣(今江蘇省鹽城市)人,南宋民族英雄 。陸秀夫20歲時(南宋寶佑四年)與文天祥同登進士榜。祥興元年(1278)為左丞相,次年2月,元軍大舉南犯,陸秀夫輔弼幼主駐軍崖山抗元,不幸戰(zhàn)敗,驅(qū)妻、子入海后,即懷揣玉璽,負帝壯烈投海,終年44歲 。
^陸遜(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陸議,字伯言,吳郡吳縣人。三國時期吳國政治家、軍事家。 出身吳郡陸氏。東漢建安八年(203年),入孫權(quán)幕府,歷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帳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陸遜參與襲取荊州。黃初三年(222年),孫權(quán)命陸遜為東吳大都督,在夷陵之戰(zhàn)中火燒連營擊敗劉備,領荊州牧 。黃武七年(228年),陸遜取得石亭之戰(zhàn)的勝利。黃龍元年(229年),孫權(quán)稱帝后,以陸遜為上大將軍、右都護,輔佐太子孫登并掌管陪都武昌事宜。赤烏七年(244年)拜為丞相、總領三公事務,領武昌事。孫和、孫霸“二宮之爭”時卷入孫權(quán)父子相爭中,次年去世,終年六十三歲,追謚“昭”。 陸遜跟隨孫權(quán)四十余年,統(tǒng)領吳國軍政二十余年。其為人深謀遠慮,忠誠耿直。一生出將入相,被贊為”社稷之臣“。
^陸抗(226年—274年),字幼節(jié),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三國時期吳國名將。 赤烏八年(245年),陸抗襲封江陵縣侯,起家建武校尉,統(tǒng)領父親陸遜五千部眾。赤烏九年,遷立節(jié)中郎將,把守柴桑。建興元年,拜奮威將軍。太平二年,拜柴桑督,后因功遷征北將軍 。吳永安二年,遷鎮(zhèn)軍將軍,鎮(zhèn)守西陵。末帝孫皓即位后,擔任鎮(zhèn)軍大將軍、都督西陵、信陵、夷道、樂鄉(xiāng)、公安諸軍事,駐防于樂鄉(xiāng)(今湖北江陵西南),遙領益州牧。鳳凰元年,擊退晉將羊祜進攻,攻殺叛將步闡,加拜都護,累遷大司馬、荊州牧。 鳳凰三年(274年),陸抗去世,終年四十九歲。陸抗與父親陸遜皆是吳國的中流砥柱,并稱“遜抗”,是吳國最后的名將。
^陸機生于吳郡橫山(今江蘇昆山),籍貫為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他出身名門士族,為孫吳丞相陸遜之孫,其父陸抗亦為孫吳后期名將,官拜大司馬。陸機為陸抗第四子,身長七尺,聲如洪鐘。年少時有奇才,文章蓋世,傾心儒家學術,非禮不動。鳳凰三年(274年),陸抗逝世,陸機與其兄陸晏、陸景、陸玄及弟陸云分領陸抗部曲 ,擔任牙門將。太康元年(280年),陸機二十歲時孫吳滅亡,他于是退居家鄉(xiāng),閉門勤學,累積十余年。由于陸機父祖宗親在孫吳都位居將相,功勛卓著,他深深感慨吳末帝孫皓拋棄祖業(yè),投降西晉。便評論孫權(quán)得天下、孫皓亡天下的原因,又追述自己祖父、父親的功業(yè),于太康九年(288年)創(chuàng)作了《辨亡論》(分上、下兩篇)
^陸征祥(1871年6月12日-1949年1月15日),字子欣,江蘇省松江府上??h(今上海市)人。畢業(yè)于廣方言館和同文館,隨清朝駐俄、德、奧、荷四國欽差大臣許景澄在駐俄使館任翻譯,此后即一直在外交界服務,成為中國第一代職業(yè)外交家。一戰(zhàn)結(jié)束后,曾代表中華民國率代表團赴法國參加巴黎和會。 晚年隱居于比利時圣安德隱修院。二戰(zhàn)結(jié)束后,為了嘉獎他虔誠的宗教信仰和不畏納粹強權(quán)的精神,羅馬教皇親自任命他為圣安德隱修院名譽院長。1949年1月15日病逝,享年78歲,安葬于圣安德隱修院。
^清·康熙三十八年重纂;民國三十年編修;1993年編《武平縣志》?!稄]江郡何氏總譜》、《連城文亨羅氏族譜》、《武平王氏族譜》、《福建武威廖氏新修合譜》、《武平中堡石氏族譜》、《武平客家邱氏族譜》、《中堡柴林系林氏族譜》、《中華義門陳氏大成譜》、《潁川堂·武平鐘氏族譜》、《龍巖郭氏族譜》。
^相傳在天地混沌的遠古時代,有一座名叫“密洛陀”的大山。這座大山不斷移動,經(jīng)過九百九十五年,突然發(fā)生一聲巨響,山肚里爆出了一位密洛陀女神。密洛陀遠祖叫“師傅”,師傅死后,密洛陀用師傅的雨帽造天官,把師傅的手腳當柱子支撐天邊四個角,把師傅的身體當大柱撐起天的中央。她造了天又造地。地比天還寬,就用線把天邊和地邊連縫起來,使天官緊繃,隆起像鍋蓋,大地皺起像平放的榴裙,突起的成高山,凹下的成河川。 密洛陀在山上時,突然吹來一陣大風,使她懷了孕,生下九個兒子。她叫兒子去找樹種來育苗造林,然后造了蜜蜂、蝴蝶、猴子、果子貍、牛馬豬羊、鷹鳥熊巴……等各種動物,使整個樹林充滿生機。密洛陀把收藏的鐵交給兒子,去找鐵匠做了斧頭、鋸子和柴刀,砍來竹木,割來茅草,擇吉日造了大房。兒子們用轎子拾著密洛陀住進大房。 當時天上有十二個太陽,曬死百樣生物。密洛陀叫兒子們射太陽,先是用長矛戳,但長矛被燒彎了。后來做了弓箭,并在箭頭上沾上有毒的草藥汁,等候在三岔路口。當“騎著十二匹白馬”的十二個太陽朝大地飛奔而來時,利箭齊發(fā)。十個太陽中箭身死,還有兩個慌忙逃竄,躲進了山洞,使得天昏地暗。這時,密洛陀喝令太陽發(fā)光,并警告說:“若再不照人間,把你們?nèi)珰⒐?!”兩個太陽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依命而出。但不久,它們又想“結(jié)夫妻”,生育更多的小太陽。密洛陀知道后,就叫兩個太陽分離,一個照白天,一個照夜晚。照白天的叫太陽,照夜晚的叫月亮。 密洛陀把鐵塊放在瓦缸里,九個月后變成了“鐵仔”(人),但鐵仔卻被老虎吃掉了。密洛陀便叫兒子們上山除虎。兒子阿波引誘老虎去打獵,用放火、滾石方法燒傷和砸傷了老虎。后來利用老虎嘴饞的本性,引老虎燙死它自己的孩子和老婆,剖下自己的睪丸而死。 為了造人,密洛陀先后派出聾豬、長尾鳥和烏鴉去找個好地方。但聾豬出去揀吃虹則著了迷,沒完成任務,發(fā)怒的密洛陀用棍子打它,使它從此耳聾。長尾烏出去吃飽紅果就回來,沒完成任務.發(fā)怒的密洛陀用箭射它的屁股,從此它就拖上了一條長長的尾巴。烏鴉出去玩火,沒有完成任務,發(fā)怒的密洛陀把藍靛水潑到它身上,從此它身上就黑麻麻的了。最后,密洛陀派老鷹去找地方。不料,老鷹被密洛陀的兒子哈昂關進巖洞三年。老鷹用計逃出,回來向密洛陀稟報。密涪陀給老鷹做了鐵嘴和鐵爪,用計抓回哈昂,關進土牢。后來哈昂得到老鼠和穿山甲的幫助逃出了牢房。 密洛陀叫九個兒子造人,他們用“蜂仔”(蜂蛹)做人身,用蜂焰捏成人頭人腳,控成人樣,放到缸子里。九個月后蜂仔變成了“人仔”(嬰孩)。嬰孩吃密洛陀之奶長大,學會了講話。密洛陀叫他們結(jié)婚,分散到各地居住。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