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嘌醇傷腎跌倒,非布司他能否站穩(wěn)?

談到治療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藥物,就不可能不提到別嘌醇。它是在1956年,由英國的Wellcome Research研究實驗室首次發(fā)現(xiàn)的。

1966年,美國FDA批準了Burroughs Wellcome公司的別嘌醇,用于治療痛風,藥物的商品名是ZYLOPRIM。

而這個Burroughs Wellcome公司呢,就是全球知名藥企GSK的前身之一。
別嘌醇的分子結(jié)構與次黃嘌呤極其相似,是黃嘌呤氧化酶的競爭抑制劑,通過阻止次黃嘌呤和黃嘌呤被進一步氧化,來大幅減少尿酸的生成量,從而達到降低血尿酸的療效。別嘌醇的代謝產(chǎn)物氧嘌醇,也具有這個功能。

我們研究降尿酸藥物10多年,自然就會和別嘌醇打交道。這次,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藥物在小白鼠身上的療效。
小白鼠難以做到定時定量服用,所以還是由我們的科學家直接把藥液灌胃遞送到胃里。

給小白鼠灌胃的單位體重劑量(10、20、40毫克/千克),是分別按照人類每天服用75、150和300毫克的劑量科學換算而來的。
每天服用1次,持續(xù)11天。
Tips:小鼠與人之間有10-12倍的劑量換算倍數(shù)。

整個實驗過程包括,動物分組、標記編號、精準配制藥物溶液、按照體重灌胃,采血及后處理,分析檢測等步驟。
我們先來看看驗血結(jié)果。給藥組的小白鼠,血尿酸都降低到檢測限以下,顯示為0了,藥效非常顯著。

谷丙轉(zhuǎn)氨酶和谷草轉(zhuǎn)氨酶是肝功能指標,肌酐是腎功能指標,數(shù)據(jù)顯示沒有異常。那么,這是不是可以說明別嘌醇非常安全呢?

顯然,科學家是會盡可能全面觀察的,這就不免要進行解剖。剖開一看,嚇一大跳;這才吃藥11天,各個劑量組的小鼠腎臟,都出現(xiàn)了肉眼就能看到的病變,而且,呈劑量依賴關系;劑量越高,病變程度越嚴重。

具體來說,10毫克/千克劑量組(相當于人每天服用75毫克),可以看到明顯的腎小管擴張,部分腎小管上皮細胞空泡變的特點;而這僅僅是四分之一的人體服用劑量。
20和40毫克/千克劑量組的腎臟切片中,可以看到炎性細胞浸潤加重、近端腎小管結(jié)構丟失、遠端腎小管繼續(xù)擴張,腎小管上皮細胞可能會壞死脫落到管腔中,可見管型等病理特征。
不僅如此,腎小球炎癥也很明顯:可以看到部分腎小球內(nèi)毛細血管增生和大量中性粒細胞浸潤,部分腎小囊腔消失。

可以推理和斷定的是,如果給藥時間延長,腎損傷會進一步加重,腎小管會喪失功能,腎小球?qū)乃篮臀s,腎間質(zhì)腎炎和腎小球腎炎同時進展,直至腎臟壞死。如果這么嚴重的損傷發(fā)生在人類身上的的話,就需要腎透析或者腎移植了。
而這并不是高劑量,只是一半的人體服用劑量和正常的人體服用劑量。
其實,別嘌醇的藥品說明書中,列出了一系列不良反應,包括過敏反應和對胃腸道、神經(jīng)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的副作用等。

其中,嚴重的過敏反應會導致死亡??茖W家們?yōu)榇搜芯砍隽伺c該藥過敏相關的基因檢測方法,鑒別會過敏的患者,避免他們服用別嘌醇而面臨過敏致死的風險。

正因為別嘌醇有這么多的不良反應,市場對安全有效的抗痛風藥物非常期待。
在2009年,非布司他以美國FDA近40年來批準的首個痛風藥物的角色,閃亮登場;當時每片價格40美元。它由日本帝人制藥原創(chuàng)研發(fā),武田制藥獲得在美國的權益。非布司他與別嘌醇相比,有兩大優(yōu)勢,第一個就是安全性,這個藥沒有致死性過敏反應;第二個優(yōu)勢在療效,劑量低于別嘌醇,而效果更好,更持久。

當時在中國內(nèi)陸,能吃上每粒300多人民幣的美國處方藥非布司他,不僅顯示了財富實力,更是一種身份、地位和人脈資源的象征。
那么非布司他在小白鼠身上的效果到底如何?實驗方案與別嘌醇一樣,下次繼續(xù)給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