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洛陽游 南山北嶺舜帝廟



索易帶你刨根問鼎,聊聊洛陽那些事。每天行走在數(shù)千年歷史的河洛大地,不經(jīng)意間,一塊磚,一片瓦,一棵樹,一座橋,或者一條街道,都是一段歷史,一個優(yōu)美的故事。為此,我用文字和照片留住每一個瞬間。深度游洛陽之系列照片、視頻和文字,均為本人原創(chuàng)。歡迎瀏覽、提供線索并提出建議!本篇為深度洛陽游的第201篇.
洛陽有兩座舜帝廟,一座位于北嶺的偃師首陽山山頂。一座位于南山的萬安山北伊濱區(qū)舜帝廟村。這與舜帝時發(fā)大水有關(guān)。那時,萬安山與北邊的邙嶺中間是一個大湖,偃師首陽山山頂和舜帝廟村是高地,大水淹不到的地方。這兩座舜帝廟是紀(jì)念舜帝治水的辛苦。
偃師首陽山山頂?shù)乃吹蹚R不遠(yuǎn)處就是漢魏洛陽城,這個廟有個傳說。據(jù)傳,后人為紀(jì)念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就在首陽山南面山腳下蓋起一座舜帝廟。前面是山門,后面是大殿,香火很盛。忽一日清晨,大家吃驚地發(fā)現(xiàn)山腳下各家各戶的耕牛都大汗淋漓,牛犄角上掛有銅錢。眾人正疑惑時,有人抬頭猛然發(fā)現(xiàn)首陽山巔,多出來一座金碧輝煌的廟宇,再看看山腳下的舜帝廟、殿房都不見蹤跡,僅留下一個孤零零的山門。大家這時才恍然明白,昨晚是神仙借各家的耕牛去拉廟高遷了。金雞報曉時,山門還沒拉完,留在了原地?,F(xiàn)在偃師城關(guān)鎮(zhèn)的山門村,就是因?yàn)樵谏介T處而得名。
舜帝廟村位于寇店鎮(zhèn)西南4公里處萬安山北麓,東臨沙溝路,北與常村、杜寨接壤,由舜帝廟、高溝兩個自然村組成。 舜帝廟村因舜帝廟而得名。這個村南面是萬安山自然形成的一個闕,附近發(fā)現(xiàn)了曹魏大墓,祭天的禹宿谷堆,以及東漢的南兆域?!端?jīng)注》引《晉太康三年地記》:“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縣。百官從之,故縣北有百官橋?!币嘣疲骸八磁c諸侯會事訖,因相娛(古通虞)樂,故曰上虞。”《辭源》亦記載:“上虞今縣名,地名虞賓,舜避丹朱于此。”在唐以前,上虞由舜的子孫建立家廟,對舜祭祀。到唐長慶元年(公元821年),在百官上街堰頭附近建起了舜帝廟。后又多次重修。
丹朱是堯的兒子,因舜繼位引起不滿。按照史記所載傳說,舜于三年的喪事完畢之后,便讓位給堯的兒子丹朱,自己退避到南河之南。但是,天下諸侯都去朝見舜,都不理會丹朱;打官司的人也都告狀到舜那里,都不把丹朱放在眼里。舜覺得人心所向,天意所歸,無法推卸,遂回到都城登上天子之位。
舜,傳說中父系氏族社會后期部落聯(lián)盟領(lǐng)袖。姚姓,號有虞氏,名重華,史稱“虞舜”?,“三皇五帝”之一。舜為東夷族群的代表。建都于蒲阪(今山西省永濟(jì)市)。舜虛懷納諫,懲罰奸佞,流放四兇(共工、獾兜、三苗、鯀);任賢使能,百業(yè)興旺(皋陶管理五刑,大禹治理水利、后稷主管農(nóng)業(yè)、契主管五教),葬于九嶷山,謚號為舜,又稱帝舜、虞舜、舜帝。舜帝是中華道德文化的鼻祖?!妒酚洝匪d:"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
舜家境貧寒,且早年喪母,父親和后母對他很刻薄。即便如此,舜二十歲的時候因?yàn)樾㈨樎劽T侯。三十歲的時候因被推薦為部落領(lǐng)袖的候選人,堯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同時,還派了九個年輕力壯的男子來觀察他,幫助他。很快,舜居住的地方,一年擴(kuò)建成了村落,兩年成了鄉(xiāng)邑,三年成了都會。舜有了家室財物,成群的牛羊、滿滿的糧倉。舜的父親瞽叟,很嫉妒舜,有意害他,得到這些財物和兩個妻子。瞽叟讓舜修補(bǔ)房頂,故意抽掉梯子,還在下面放火燒房。舜絕頂聰明竟然借助兩頂斗笠作翅膀得以安全逃離。舜最小的弟弟象,又偷偷地給父親瞽叟出了個主意。瞽叟又讓舜去挖井,挖得夠深時,能活埋舜時,就和小兒子象一起往井下填土。精疲力盡把井填滿后,瞽叟和象非常高興地癱倒在地上,認(rèn)為這次舜必死無疑。不料舜竟然活著回來了。原來,舜在上次沒有被燒死后,就知道父親和弟弟對自己不懷好意,處處留意防范了。這次,就是自己留了個救生通道。
舜的治國方略還有一項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畫出五種刑罰的形狀,起警戒作用;用流放的辦法代替肉刑,以示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