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董仲舒《春秋繁露》關(guān)于古代--止雨儀式的重新解讀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漢廣川(河北景縣廣川鎮(zhèn)大董故莊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義哲學(xué)家和今文經(jīng)學(xué)大師。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詔征求治國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舉賢良對策》中系統(tǒng)地提出了“天人感應(yīng)”、“大一統(tǒng)”學(xué)說和“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shù)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jìn)?!?、推明孔氏 抑黜百家"的主張為武帝所采納,使儒學(xué)成為中國社會正統(tǒng)思想,影響長達(dá)二千多年。其學(xué)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把神權(quán)、君權(quán)、父權(quán)、夫權(quán)貫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學(xué)體系。
他提出了天人感應(yīng)、三綱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論。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劉非國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膠西王劉端國相,4年后辭職回家,著書寫作。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議,皇帝即會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問他的建議,表明董仲舒仍受武帝尊重。
董仲舒一生歷經(jīng)四朝,度過了西漢王朝的極盛時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約75歲。死后得武帝眷顧,被賜葬于長安下馬陵。
以上是關(guān)于董仲舒,摘自百度百科
董仲舒曾經(jīng)上書 希望舉行止雨儀式
止雨儀式要求1:夫婦都在官署的,要把妻子送回家里。(不知道算不算閉諸陽”,縱諸陰思想)
止雨儀式要求2:女子不可以上集市。(不知道算不算閉諸陽”,縱諸陰思想)
止雨儀式要求3:集市上的人不要去井邊。
止雨儀式要求4:用蓋子把井蓋起來,防止水汽外泄。
祭祀時間:土日
祭祀申明:社神,土地神
祭祀物品:小豬,黍子,鹽,酒
禁忌:禁止婦女走上集市
參會人:縣丞,令史。。。?;蛘呃镎蛘吒咐线x出一人作為主持人
主持人的要求:齋戒三日,穿合時令的衣服 (在求雨儀式一般春夏秋冬分別穿青赤白黑衣服)
祭祀臺詞:“嗟!天生五谷以養(yǎng)人,今淫雨太多,五谷不和,敬進(jìn)肥牲清酒,以請社靈,幸為止雨,除民所苦,無使陰滅陽,陰滅陽,不順于天,天之常意在于利人,人愿止雨,敢告于社。
(社: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禮都叫社,這篇祭祀臺詞的意思是向土地神祭祀供奉祈求少下雨)
雨神的帥氣深情歌唱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