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T:被WG親手“削死”的法系坦克 身處“地獄”的它 依舊是同級小霸王!

鳴謝@冰之神龍 @皮水煎包 @昊子瘦不了啦 @bely626?四位老爺?shù)某潆?!感謝大家的支持!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坦克零距離”,UP為簽約專欄作者,在B站同步更新文章

今天來聊聊它
各位車長老爺們大家好啊,我是阿納貝爾丶卡多。今天我們來聊一臺被WG的“自作聰明”所害的法國坦克,它曾經(jīng)可以像其他“105小分隊”成員一樣大顯身手,卻最終被“差異化”的需求給送到了“榮軍院”里去,它就是9級中坦AMX 30原型車。
閑聊“AMX 30?原型車”
倔強的法國人

真正的“30原”
前段時間有人跟我提,說國服游戲里這個“AMX 30原型車”這個翻譯錯了,它應該叫“AMX 30”,但其實這臺車在游戲里就叫“AMX 30 1er prototype”,直譯過來就是“AMX 30原型車”,名字沒搞錯(老國服時期除了部分名字之外,大部分翻譯還是可以的)。不過游戲里這臺車實際上是AMX 30原型車和AMX 30A的混合體,籠統(tǒng)的將其稱為“AMX 30原型車”存在一定錯誤。

保存至今的樣車
這臺坦克源自1956年開始的“歐洲坦克計劃”,當時法國、意大利、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這幾個國家聯(lián)合在一起,為了搞出一臺能抵御蘇聯(lián)T-55和IS-3的“未來坦克”??吹竭@幾個國家在一起搞,西德也于同一年加入了這個組織。但是在開發(fā)過程中法國和德國方案差異太大,以致雙方最后分道揚鑣,各自搞出了自己的“未來坦克”,這就是未來的AMX 30系列和豹1系列坦克,游戲里意大利的“標準B”也源于此。
WG的“差異化策略”

CDA105的炮,其實就是老30原的炮
現(xiàn)在的AMX 30原型車,用的是一門非常奇怪的105炮:銀幣彈APCR 248穿1100速,金幣彈HEAT 300穿800速,和北約一票L7有不小的差距。難道說法國炮就不行?非也非也,其實在0.9.20版本之前,AMX 30原型車的105炮是260/320穿,但WG為了讓AMX 30兩臺車和其他“105小分隊”玩法差異化,強行削了它的穿深和精度,而在DPM和三擴系數(shù)上做了提升。

我 炮 彈?呢
WG的本意是,這么修改可以讓AMX 30原型車更偏重中近距離的戰(zhàn)斗,靠著DPM來壓垮敵人,因此穿深可以低點,精度也可以低點....但即使三擴系數(shù)不錯,可AMX 30原型車的炮控就是很奇葩,炮彈時常會亂飛,玩家血壓也經(jīng)常一同飆升。炮彈散布公式WG已經(jīng)超過6年沒發(fā)布過了,因此一定意義上也是個“玄學”。
防御力

炮塔防御力全靠這個炮盾,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首上可以跳彈

側面薄如蟬翼
前面我們說了,WG希望該車專注于中近距離戰(zhàn)斗,但AMX 30原型車的防御力著實讓它力不從心。具體防御力全看炮塔正面的炮盾和“奇葩跳彈”,只能抱著“亮了就會掉血”的心態(tài)來玩。
總評

中距離細瞄打弱點還可以,但要散布給面子
相比于10級的AMX 30B來說,在9級的AMX 30原型車其實日子過得非常不錯,被“打入冷宮”并未影響該車的戰(zhàn)斗力,但總體上該車確實比較吃操作,問題全在它這門考驗心態(tài)的炮上。我個人認為AMX 30原型車還是要遵循“后期原則”,即前期和中期保存血量,后期依靠血量、視野和機動性來壓制對面,制造局部優(yōu)勢吃掉敵人。能黑就黑,不能黑的時候換血拼DPM也能贏。

得虧暴風給面子,炮彈往下飛也能中
可相比于玩法更純粹的豹1原型車、E-50、430工程來說,AMX30原型車的玩法確實曖昧——純粹打近戰(zhàn)吃虧,遠距離黑槍炮不給力,只能在100-300米的中距離上機動支援隊友,這種玩法很吃操作,玩不好就什么傷害都撈不到,更成了隊友眼中的“奇葩”(且戰(zhàn)且退,機動支援通常能活到最后,但對于一般野隊隊友來說,誰死的晚誰就有罪,誰就賣隊友....)。從這個角度來說,只有對中坦理解較深的玩家,我才推薦搞一臺AMX 30原型車來玩,否則會玩著非常難受。

只能說,歷史沒有如果
大數(shù)據(jù)來看,AMX30原型車的數(shù)據(jù)在9級銀幣中坦中可稱上游,排除4個特種中坦之外,它的三環(huán)標傷等數(shù)據(jù)僅次于E-50。誠然,這也有堅持玩它的玩家操作水平更高的原因(除了懷舊老玩家/高手之外,誰會特意去玩收藏車)。雖然也很不錯了,但是如果WG沒有搞“差異化”那一套,也許它玩法更純粹、表現(xiàn)也會更好,也不會被放進“收藏坦克”里了。但這些都是“事后諸葛亮”了,WG毅然決然的走了這一步棋,從改動的那一剎那也許就注定了它的命運,它也很難再度崛起,只是為喜歡中坦的玩家們提供一個“選項”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