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有瞌睡癥,為什么這么經(jīng)典的電影,總讓人昏昏欲睡呢

在你的觀影史上,是否有一些電影讓你昏昏欲睡,幾經(jīng)磨難最終還是沒能將它全程看完的呢?答案我想大部分都會是肯定的,那在這些影片里是否有被大家視為經(jīng)典的呢?我想應(yīng)該還是有吧。每個人都會吐槽說,這個電影怎么會被說成是經(jīng)典,完全就是看不懂的電影嘛。這些電影都是需要去細細體味的。
《海上鋼琴師》
同樣點開三次,看到他半夜在船上隨著風(fēng)浪跟著鋼琴一起搖擺的時候我突然就喜歡上這部電影了,他讓我想起王家衛(wèi)的一只沒有腳的鳥。
《放牛班的春天》
一點不夸張我最少點開有四五次都沒有完整看完。之所以強按著自己看,是我想知道那么多人捧它的原因,當那群小孩子開口后我好像知道了。
《雨人》
好像我以前無法看進去的都是些老片子,這一部達斯汀霍夫曼光芒無限,感覺到最后自己也被感染了。
《荒島余生》
以前覺得很沒意思,半年前又突然想看。像是現(xiàn)實生活的寫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荒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Wilson。有些事果真不經(jīng)歷是不會懂的,沒有感同身受這一說。
《觸不可及》
我記得很清楚我點開了三次最后才看完,因為以前我對法語有種說不清的別扭感。而且這種循序漸進的故事需要你安靜的去看,太過浮躁的我差點就與這個經(jīng)典的暖片錯過了。
《一代驕馬》
從真實事例改編大概就能猜出這又不是個強節(jié)奏開頭就能抓人的故事。跟動物有關(guān)的電影很容易觸動我,一個女人、一個夢想、一種堅持、一些感動。
《東邪西毒》
這是被無數(shù)豆瓣網(wǎng)友稱贊的一部文藝片,我覺得它在王家衛(wèi)所有的電影里穩(wěn)扎前三,我看了三次看完。而且時間跨度很大隔了兩年,對于電影我就不多評價了,我相信大家都了解,吟一句爛大街的話“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p>
《瑪麗與馬克思》
之前我一直以為是法國的,有沒有同感的童鞋~ 后來才知道是澳大利亞做的。文藝氣息十分重,全片的重點就是“孤獨”。每個人都會孤獨,現(xiàn)在網(wǎng)絡(luò)覆蓋幾乎所有的生活,你找到你的“瑪麗”/“馬克思”了么?
P.S. 歷時三年終于看完,想不起自己當初為何沒有看完的原因。插一句,對于朋友間的感覺抓的還是很準的……
《綠里奇跡》
這是一個非常消耗人精神的片子,還考驗?zāi)愕哪土?。我兩次看完,這成績已經(jīng)是我周圍人的最好成績……不厭其煩的善良,這是讓我每次想到那個黑壯一點不“堅強”的天使都會眼眶濕潤的地方。我相信在消耗了巨大精神體力的你看完也會像我一樣哭出來。
《自閉歷程》
真實事例改編,看了真人的照片發(fā)覺神還原~ 女主演技贊一個,半年前吧出于對自閉癥的好奇點開看,沒堅持住。然后兩個月前繼續(xù)撿起來看,忍著看了十分鐘后便扎進去出不來了,廁所也不去飯也不吃了 = =(這是病,得治)??吹胶竺媲榫w非常容易波動,感覺跟著女主一起在東奔西跑,代入感十分強烈。唯一遺憾的就是我看的版本畫質(zhì)不夠清晰……你是上帝咬過的那個蘋果不?
《成事在人》
傳記電影,我承認當初是沖著演員去看的,點開了三次才看完,它不像別的電影小情懷,很大。你問我到底是什么大?我也說不清那種感覺,可能是跟種族有關(guān)系。整個電影的調(diào)子有些嚴肅,慢慢講述一個深刻的故事,與你分享榮耀的光榮。
《完美的世界》
可能是受某款同名游戲的影響讓我誤以為這是部華麗的大制作電影。所以剛開點開看就發(fā)現(xiàn)這和說好的不一樣呢?于是就沒看。后來查了資料,對這個故事產(chǎn)生了興趣就繼續(xù)開始看。一個男人、一個男孩、一輛車,讓我聯(lián)想到殺手不太冷,其實兩個故事很相似,那條他們開車走過的路名為“自由”。
《馴龍記》
我得說最初我對這個片子是有偏見的,所以我一直不愿看。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偏見,莫名其妙……說實在故事感覺一般,沒有太大的突出點,但它成功的打動了許多人,人和獸從來都是一種說不清的關(guān)系,說好的做彼此的小伙伴呢~
《血鉆》
沖著萊昂納多看的,后來是被那個黑人哥代入其中的。穩(wěn)扎穩(wěn)打的節(jié)奏,越到后面越精彩觀后感什么的談不上,只是想說好片子。
《刺猬的優(yōu)雅》
依然法國文藝片,這是之前一系列我曾經(jīng)點開N次又關(guān)上的階段。果然法國人生活的很精致,我一直做著一間小屋書架上滿是書的夢,然后我坐在椅子上慢慢熬,女人需要看看這個片子。
《蝴蝶效應(yīng)》
這是部經(jīng)典是很多人承認的,我是前兩年才后知后覺的.不如說才看懂它意思,很像生活,重蹈覆轍到最后其實根本無能為力。
《致命魔術(shù)》
我還記得是我早下好在電腦里看了一會實在看不下去就關(guān)了。個人感覺精彩全集中在最后那一陣子,一個猛彎。前面你說它鋪墊,也鋪太長了……多少人倒在這煤炭鋪的路上了……其實看過一遍后再看幾遍是非常值得回味的。
《戀愛假期》
這部愛情喜劇片并沒有多深度多文藝,有的只是兩對人,四份感情。它新出的時候我就看了,當時并沒有什么感覺,覺得這種愛情片一抓一大把。但是過了一年 兩年,反而總能時不時想起它,然后拿出來重新看,立馬就得到一種溫情的平靜。就我個人而言,這是一部經(jīng)典。
《社交網(wǎng)絡(luò)》
先是被開頭分手時男主的口才所震撼,但看了一會就疲了,于是就死路上了。后來想了想,又點開繼續(xù)看人如何發(fā)家致富,始終有一種滔滔不絕的波浪在我眼前滾,于是看完就有些迷上艾森伯格了。更算傳記性電影吧。
《沉默的羔羊》
漢尼拔,只三個字就夠了。
《諾丁山》
愛情喜劇太多太多,其中讓我們記住的很少。因為BJ日記我對休格蘭特有些期待 所以搜了他的片去看,又看到諾丁山,然后想起來當初看睡著了的就是它。這是一部童話愛情又仿佛就發(fā)生在大街上可見圍觀,至少它讓我還相信愛情。
《冰河世紀》
實在的說,以前我根本不明白為什么這個片子為什么火?有什么意思?看了兩部之后我才開始覺得它有意思,開始追它的各種劇集番外,可能這就是它的魅力之一,不知不覺讓你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