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2021年考博真題
研究方向名稱:社交媒體理論與實踐、馬克思主義新聞學、新媒體傳播、應用新聞學、傳播與社會發(fā)展、媒介與社會變遷、新媒體經濟
科目名稱:新聞傳播理論與歷史
一、必答題(共1題,每題40分,共40分。)
1. 請簡述傳播學的政治經濟學派的發(fā)展脈絡,并用它的理論觀點或分析路徑分析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數(shù)字勞工現(xiàn)象。
二、選答題(以下三題選答兩題,每題30分,共60分。)
1. 有媒介學者認為,“病毒是一種媒介”。請從新聞傳播學相關理論出發(fā)闡述你對這一觀點的理解。
2. 請簡述“建設性新聞”的基本定義、產生背景和主要特征,并結合實例談談我國建設性新聞的實踐。
3.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請簡述我國新聞事業(yè)黨性原則的基本要求、發(fā)展脈絡和保障機制,并以國際輿論斗爭的新聞實踐論述貫徹黨性原則的重要性。
研究方向名稱:社交媒體理論與實踐
科目名稱:社交媒體理論與實踐
一、必答題(共1題,每題40分,共40分。)
1. 有論者稱:新冠肺炎疫情是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社交媒體“信息疫情”。對此,你怎么看?請結合“信息疫情”的特征,談談治理之道。
二、選答題(以下三題選答兩題,每題30分,共60分。)
1. 如何看待2021年初Twitter等美國主流社交媒體封禁特朗普的社交媒體賬號?
2. 如何理解社交媒體的社會性?結合你閱讀過的理論書籍做個簡單闡釋。
3. 你怎么看待Clubhouse的走紅?音頻社交的發(fā)展有何前景?
研究方向名稱:馬克思主義新聞學
科目名稱:馬克思主義新聞學基礎理論
一、必答題(共1題,每題60分,共60分。)
1. 1843年1月,馬克思在評論《萊比錫總匯報》遭禁時提出:“要使報刊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必須不從外部為它規(guī)定任何使命,必須承認它具有連植物也具有的那種通常為人們所承認的東西,即承認它具有自己的內在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是它所不應該而且也不可能任意擺脫的?!闭埡單鲞@句話的意思,并根據(jù)你的理解簡述這些“內在規(guī)律”包括哪些內容。
二、選答題(以下三題選答兩題,每題20分,共40分。)
1.簡述列寧新聞思想中關于“黨性”的主要觀點。
2.簡述中國共產黨新聞思想的主要內容。
3. 請列舉一篇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新聞理論相關文章,談談你的認識(包括作者、主要觀點和其理論意義)。
研究方向名稱:新媒體傳播
科目名稱:新媒體傳播理論與實踐
一、必答題(共1題,每題40分,共40分。)
1.德國著名社會學家烏爾里?!へ惪嗽谄渲鳌讹L險社會》中指出,人類面臨著威脅其生存的由社會所制造的風險。當今,全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尤其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各國影響巨大,成為世界各國發(fā)展面臨的新風險。請論述在此背景下,中國新媒體傳播應該堅持哪些“變”與“不變”。
二、選答題(以下三題選答兩題,每題30分,共60分。)
1.概述“十三五”期間我國媒體融合取得的成就以及“十四五”期間需要解決的問題。
2.論流量時代新媒體的責任與擔當。
3.試述中國共產黨在網(wǎng)絡新媒體方面的領導成就。
研究方向名稱:應用新聞學
科目名稱:應用新聞學理論與實踐
一、必答題(共1題,每題40分,共40分。)
1.技術迭代加速了媒介生態(tài)的改變。有學者認為:“現(xiàn)如今,我們將信息超載視為一種文化環(huán)境。而令我們深夜難眠的,并非是擔憂如此眾多的信息會令我們精神崩潰,而是擔心我們無法得到自己需要的足夠多的信息?!闭垙男侣勆a與傳播角度談談你的理解。
二、選答題(以下四題選答兩題,每題30分,共60分。)
1.請為應用新聞學的研究進行簡要的學術史梳理。
2.什么是智能媒體?請舉例分析智能媒體的生成邏輯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
3.請對2021年3月18日(當?shù)貢r間)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舉行的中美高層對話進行評述,并分析“新聞是幻想的政治”。
4.請舉例分析媒體融合一體化發(fā)展的難點和突破的方向。
研究方向名稱:傳播與社會發(fā)展
科目名稱:傳播與社會發(fā)展理論與實踐
一、簡答題(每題20分,總共40分)
1.性別(sex)概念與社會性別(gender)概念有何不同?這種區(qū)分有何重要意義?(20分)
2.請從權利框架分析媒體對某一脆弱人群(如殘障群體、女性群體、農民工群體、艾滋病感染者群體等等)的報道偏見和應有的倫理原則。(20分)
二、論述題(共2題,每題30分,共60分)
1. 什么是發(fā)展?請闡述發(fā)展概念的變遷,并結合某一發(fā)展領域(如減貧、流動、環(huán)境、性別、殘障、公共衛(wèi)生、抗擊艾滋病、反暴力、人權等)的實踐討論傳播在發(fā)展中的作用(30分)。
2. 聯(lián)系你的個人經歷及家庭背景談談你對傳播與社會發(fā)展的治學旨趣。(30分)
研究方向名稱:新媒體經濟
科目名稱:新媒體經濟基礎理論與實踐
一、必答題(共2題,每題30分,總計60分)
1. 有研究報告指出,2020年城市化紅利的釋放逐漸進入平穩(wěn)期,以三四五線城市以及農村地區(qū)為主體的傳媒行業(yè)下沉市場,逐漸成為新媒體經濟的增量驅動引擎。請從用戶消費觀、細分市場增量領域或融媒體生態(tài)等角度,分析新媒體經濟“下沉市場”的狀況與發(fā)展可能性。
2. 請結合十年來媒體“突破性技術”,論述傳媒領域AI賦能的應用場景與傳媒生態(tài)變革的關系。
二、選答題(以下3題選答1題,每題40分,總計40分)
1. 請結合實際案例,分析區(qū)塊鏈技術應用于版權保護的優(yōu)勢與弊端。
2. 請結合實際案例,討論全球新媒體經濟未來的增長點在哪些方面。
3. 請結合實際案例,分析OMO平臺型商業(yè)模式對知識付費的影響。
研究方向名稱:媒介與社會變遷
科目名稱:媒介技術與社會變遷的基礎理論
一、必答題(共1題,每題40分,共40分。)
1. 請結合相關理論闡述短視頻媒介的社會意義。
二、選答題(以下三題選答兩題,每題30分,共60分。)
1. 試論媒介與時間的關系。
2. 如何理解“技術自主性”?
3. 請對你所觀察到的國內有關媒介技術研究的前沿動態(tài)做出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