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507)神木二郎山
文游天下(507)
神木二郎山
文/石巖磊
我以前一直以為,四通八達的鐵道都隸屬于鐵路總公司,可到了陜西省北部的神木市才知道并非如此,原來全國的鐵路分為五類:國家鐵路、地方鐵路、合資鐵路、專用鐵路以及鐵路專用線,而神華集團坐擁專用鐵路的頭把交椅,它的鐵道線全長達到1760多公里。這主要得益于神木蘊含著豐富的地礦資源,如煤、鐵、石英砂、石油、天然氣等,其是我國最大的縣級煤炭產地,神木的人均產值也因此遠超北上廣深,這是塊富得流油的風水寶地。
神木之名源自城外曾有三棵唐代的古松,人稱它們?yōu)椤吧衲尽?。來到這里,游覽的第一站便是城西一公里處的二郎山,其名字的來歷有多種說法。最流行的是,它為二郎神楊戩的化身,而據山上的二郎山廟中的碑刻記載,明正統(tǒng)年間,當?shù)厝藶殒?zhèn)山下窟野河水患,修建了供奉著治水之神趙二郎趙昱,山也因此而得名,但此山還有多個別稱。
明武宗朱厚照以荒淫無道聞名于世,他整日在“豹房”中尋歡作樂,朱厚照在太監(jiān)的慫恿下還喜歡到處巡游。有一次武宗游至神木,見二郎山上有兩處凸起部分,一向愛舞槍弄棒的他,突然變得文藝范兒十足,非要御賜“筆架山”。而后世文人依據山形,又稱其為“駝峰山”。但無論是明武宗,還是文人墨客,都沒有真正領悟到二郎山的神韻所在。
二郎山東臨窟野河,西瀕兔溝河,南達兩水交匯處,北抵蜿蜒曲折的長城。整個山體薄如刀片,巍然屹立直插云霄,峰頂為一綿延千米的山脊,最寬處只有二三十米,最狹窄的地方僅一米。人行其上,兩側皆是壁立深淵,依欄下望足可令人頭暈目眩。而最讓人稱奇的是,沿著陡峭的山巔建有大大小小的殿宇廊閣100多座。
如月樓、張公廟、觀音堂、八仙洞、地藏洞石窟、朝仙洞、浩然亭、古佛洞、文思亭、二郎廟、龍母廟、諸神殿、護國寺、仙家廟、三教殿、倒座觀音殿、祖師廟、西岳廟、玉皇閣、步云橋、娘娘廟、山神廟等等,單從這些名字就可看出,其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圣地。眾多廟宇因地就勢、錯落有致,將二郎山裝扮成一條昂首天外的巨龍。
這些建筑大多是明清時期的遺存,有的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它們雖歷經滄桑,可依舊盡顯蒼勁挺拔之勢,猶如一群下凡的神仙佇立山頭,垂涎欲滴地俯瞰著山下的神木市,他們也在羨慕這人間的富庶之地,都想來此揩油占便宜吧。人們漫步云端廊道,遠眺高樓林立的廠礦,在慨嘆上天如此眷顧這塊土地的同時,也會不由自主的心生疑竇:那靚麗的人均GDP中,不知有多少人是被拉去作了分母?
202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