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傳記紀錄片《蘇東坡》視頻 全6集 國語中字1080P高清下載



該紀錄片將以蘇軾的人生軌跡為縱軸,以蘇軾謫居黃州的這一特殊階段為橫斷面,以蘇軾黃州四年的生活及心路歷程為重點內(nèi)容,觀照蘇軾在黃州之前和黃州以后的人生沉浮背景,多層面、多角度地解讀蘇軾生命感悟、精神嬗變和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的深遠影響,呈現(xiàn)出一個最鮮活、最本真、最有意味的蘇東坡形象。
劇集目錄:《雪泥鴻爪》《一蓑煙雨》《大江東去》《成竹在胸》《千古遺愛》《南渡北歸》
網(wǎng)盤cundangjilu.com/thread-1363-1-1.html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時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藝術(shù)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鐵冠道人[1]。嘉佑二年進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學士、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南宋理學方熾時,加賜謚號文忠,復追贈太師。有《東坡先生大全集》及《東坡樂府》詞集傳世,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編有《蘇文忠公全集》。
其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且善書法和繪畫,是文學藝術(shù)史上的通才,也是公認韻文散文造詣皆比較杰出的大家。蘇軾的散文為唐宋四家(韓柳歐蘇)之末,與唐代的古文運動發(fā)起者韓愈并稱為“韓潮蘇海”,也與歐陽修并稱“歐蘇”;更與父親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蘇軾之詩與黃庭堅并稱“蘇黃”[2],又與陸游并稱“蘇陸”[3];其詞“以詩入詞”,首開詞壇“豪放”一派,振作了晚唐、五代以來綺靡的西昆體馀風。后世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惟蘇軾故作豪放,其實清朗;其賦亦頗有名氣,最知名者為貶謫期間借題發(fā)揮寫的前后《赤壁賦》。宋代每逢科考常出現(xiàn)其文命題之考試,故當時學者曰:“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嚼菜羹”。藝術(shù)方面,書法名列“蘇、黃、米、蔡[4]”北宋四大書法家(宋四家)之首;其畫則開創(chuàng)了湖州畫派;并在題畫文學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王安石變法期間,蘇軾雖贊同政治應該改革,但反對操之過急的政策及王安石任用的后任呂惠卿,因此招來新黨爪牙李定橫加陷害;后來又因蘇軾反對元祐更化盡廢新法,受到司馬光為首的舊黨斥退,終生當不了宰相。由于蘇軾在新舊黨爭中兩邊不討好導致仕途失意,被侍妾王朝云戲稱為“一肚皮不合時宜”。[5]在元祐更化時一度官至尚書;紹圣年間因新黨的章惇為相,又加貶謫至儋州(海南島);徽宗即位,遇赦北歸時病卒于常州。墓在河南郟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