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中央的聊齋志異
作為一部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以下簡稱為聊齋)成就很高。它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在縱橫兩個方面,都處于結(jié)合點上。因此我們可以說,聊齋處在十字中央。
這個十字的縱,是時間,也就是古與今,可以說,聊齋縱貫古今,承上啟下。而橫,是人群,也就是傳統(tǒng)文人與普羅大眾,可以說,聊齋雅俗共賞。
這個特點貫穿整部聊齋,在方方面面都有所體現(xiàn)。
第一,是文字特點。
聊齋以文言文寫就,從這一點來看,可以說是偏向于古,偏向于雅。聊齋的文字技巧繼承了中國傳統(tǒng)文言小說的精髓,可以說在百家寓言——兩漢四史——南北朝筆記志怪——唐傳奇——明清文人筆記小說,這一條恢弘的縱貫線末尾,聊齋是最亮的明珠,在技巧的掌握上,堪稱集大成者。寫人學(xué)世說新語古史列傳,寫鬼學(xué)六朝志怪唐傳奇,而這樣得數(shù)千年精髓的文字技巧,自然也是精巧典雅到極致,可以說是文人手筆的巔峰。
但與此同時,聊齋的語言依然有前所未見的鮮明時代特色。高明的繼承本身就需要創(chuàng)新,聊齋在前人基礎(chǔ)上更進一步,文章中施展的諷刺象征,描寫敘事等等技巧,都比前代更加復(fù)雜,更加精巧。而與此同時,因為“轉(zhuǎn)述鄉(xiāng)言村語”情況的客觀存在,以及描述“鄉(xiāng)野村夫”行為的客觀需要,在聊齋的文字中,也吸納了當(dāng)時普通人的習(xí)慣用語。這一點,在“口技”一篇中表現(xiàn)得最為極致,如果沒有接連的常見俗語,口技的高明就無法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當(dāng)然,蒲松齡將聊齋視為嘔心瀝血之作,因此文中務(wù)求字字雅致妥帖,確實對“俗”的一面極為克制。
第二,是審美意趣。
聊齋的審美深得中國傳統(tǒng)美學(xué)之精髓,卻又極大地受到作者生活時代的審美影響,可以說兼容古今。在極致的古典高雅之中,又大量容納普通人常見的審美傾向,可以說雅俗共賞。
作為一個短篇小說集,聊齋的篇幅足以同時容納這四種傾向,但實際上,也不乏同時體現(xiàn)四者的名篇。其中聶小倩就是一例。
聶小倩之中,小倩是害人的女鬼,卻心地善良,這是一種刻意安排的對比,被逼害人的表現(xiàn),在本性善良的本質(zhì)之前,不值一提,至少可以原諒。這是中國自莊子以來發(fā)端的審美核心思想——重實質(zhì)而輕外在。
但與此同時,小倩外表美艷。這又是典型的明末審美觀點,當(dāng)時心學(xué)流行,南方富庶,百工與文人合流,工藝美術(shù)大發(fā)展,對外在的注重是極大潮流。顯然聊齋志異沒能逃脫影響,甚至本身就是這股流行的支持者。
聶小倩一篇中,描寫寧采臣找到的金華無名寺廟,“修竹拱把,階下有巨池,野藕已花”,意趣高雅。以古論,竹蓮齊聚,都象征著自古中國文人追求的高貴品質(zhì);以今論,儼然一副江南園林景象,仿佛蘇州某處。
以上的部分都可以說聊齋審美中“雅”的部分,但與此同時,“俗”的部分同樣不可忽略。養(yǎng)劍斬妖的燕赤霞就是一個典型的當(dāng)時大眾審美形象。這是一位來歷不明,本領(lǐng)高強的劍俠,他路見不平,替主角解決困難,不求回報,事后悄然離去,不再出現(xiàn)。這顯然是當(dāng)時普通人面對生活中各種困難,油然而生的幻想。
第三、是故事情節(jié)。
聊齋的故事情節(jié)顯然受到六朝志怪和唐傳奇的大量影響,但同時也吸納了明末興起長篇小說與說書話本的大量橋段??梢哉f既有深厚底蘊,又有鮮明時代特征。
與此同時,更加鮮明的對比,是文人奇遇中文人自傲自戀的想象,與仙(鬼)人結(jié)合后家長里短的同時存在。
聶小倩一篇中,燕赤霞斬妖放在唐傳奇中同樣和諧,但救出聶小倩,就顯然是話本故事中“救風(fēng)塵”的演變。
寧采臣能在惡鬼手中拯救美艷女鬼,顯然是文人幻想,但回家之后,聶小倩要用數(shù)年時間孝順寧母,等寧妻去世之后,才能與寧采臣廝守,就是典型的普通人家庭生活了。
第四、是人物形象。
像燕赤霞這樣的劍俠,畫皮中乞丐那樣的仙人,都是自古就有的典型形象,而聶小倩,小謝這樣的可愛狐鬼,是聊齋首創(chuàng)。
如羅剎海市主人公馬驥,“生平無二色”的寧采臣,是文人意趣,而嶗山道士中的王七,顯然是鄉(xiāng)村笑話中嘲諷的對象了。
至于席方平,這樣古今皆有,雅俗共賞的人物,同樣不少。
第五、是思想內(nèi)核。
聊齋創(chuàng)作的目的,其中一條就是抒發(fā)憂憤孤悶。這是自古以來中國文人就有的傳統(tǒng),從離騷到唐詩宋詞,屢見不鮮。
而另一個目的,則是收集記錄民間故事。這似乎是蒲松齡的個人愛好,但意外地讓聊齋擁有了更廣闊的視野,更旺盛的生命力。
聊齋的思想內(nèi)核,天然地處于十字正中。
對于公平正義的追求,是不論古今,不論雅俗,都一以貫之的。
這些特點共同塑造出聊齋這一部無可替代的奇書。
聊齋誕生之后,對后世,對普通人也有很大的影響。袁枚子不語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都是仿寫,而民間話本和故事中,狐鬼一改恐怖丑惡面目,開始可愛起來。
一部在話本開始流行的時代,由文人創(chuàng)作的文言小說,能如此迅速深入廣泛地影響人們,是真正的奇跡。
附錄:聊齋較有特點的篇目選。
1、瞳人語
2、王六郎
3、種梨
4、嶗山道士
5、蛇人
6、青鳳
7、畫皮
8、陸判
9、聶小倩
10、張老相公
11、造畜
12、豬婆龍
13、俠女
14、酒友
15、吳令
16、口技
17、胡氏
18、單道士
19、白于玉
20、汪士秀
21、雷曹
22、余德
23、羅剎海市
24、促織
25、柳秀才
26、驅(qū)怪
27、小獵犬
28、蛙曲
29、鼠戲
30、寒月芙蕖
31、酒蟲
32、侯靜山
33、郭生
34、彭海秋
35、河間生
36、小謝
37、吳門畫工
38、考弊司
39、鴿異
40、八大王
41、鞏仙
42、牛癀
43、鬼令
44、宦娘
45、小翠
46、畫馬
47、夜明
48、禽俠
49、鹿銜草
50、研石
51、武夷
52、疲龍
53、席方平
54、龍飛相公
55、五通
56、黃英
57、晚霞
58、白秋練
59、王者
60、衢州三怪
61、于子游
62、三仙
63、石清虛
64、鸮鳥
65、古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