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俄烏沖突帶來“良機”,美國可以騰出手對付中國

文/行走斯圖卡
俄烏沖突爆發(fā)至今,美國的主要精力實際上已經被牽扯在歐洲;但是為了不讓別人看出自己的窘迫,華盛頓開始在臺海問題上興風作浪,假裝自己還有余力。
繼此前國會議員竄訪臺灣地區(qū)后,華盛頓最近又有一番動作。就媒體披露,美國國務院5月5日修改了一份名為所謂“美臺關系事實清單”重要文件中的關鍵表述,刪除了其中“承認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美國不支持臺灣獨立”等重要內容。
對此外交部發(fā)言人趙立堅表示,修改“美臺關系事實清單”,這是虛化掏空一中原則的小動作,臺灣問題上搞政治操弄,試圖改變臺?,F狀的做法,必將引火燒身。
前些日子,傳出總統(tǒng)拜登的對臺軍售態(tài)度發(fā)生了變化,M-109A6自行火炮、“毒刺”防空導彈、SH-60“海鷹”反潛直升機等項目陸續(xù)生變;雖然我們是以平常心看待此事,不過一些華盛頓政棍顯然不愿意看到這些。共和黨籍眾議員、軍事委員會成員邁克·加拉格爾(Mike Gallagher)近日就在??怂闺娨暸_采訪中表示,美軍的庫存武器越來越少,剛剛“燒掉”了7年的“標槍”導彈庫存,照這樣的趨勢下去,美國拿什么“保護臺灣”?說真的,他也不想想,烏克蘭好歹還能跟波蘭接壤,可以用民車“螞蟻搬家”運裝備,臺灣島有這樣的條件嗎?
美國為了支持烏克蘭就已經如此吃力,又要在臺海問題上故意惹是生非?彭博社在5月10日的一篇報道中提到,一些美國官員透露,俄烏沖突的爆發(fā)讓拜登政府認為自己已經有能力騰出手來對付中國;他們給出的理由是:烏克蘭戰(zhàn)爭將會極大損耗俄羅斯的國力,與此同時,歐洲也將加大軍費開支,因此歐洲“將有能力自衛(wèi)”,而美國也不再需要將大量精力消耗在對歐洲的防務支持上面。
除此之外,美國駐日本大使拉姆·伊曼紐爾(Rahm Emanuel)也在一次智庫活動中叫囂,亞洲國家對于俄烏沖突的反應有助于告訴中俄,一旦發(fā)動戰(zhàn)爭,后果將是“無法逍遙法外”。
俄烏沖突實際上是華盛頓外交政策的失敗,但是有些人想“喪事喜辦”,試圖將沖突渲染為“秦始皇摸電門——贏麻了”。說真的,沒有美國撐腰,歐洲花多少錢都不會改變對俄羅斯的恐懼癥;至于說“亞洲國家的態(tài)度警告了中俄”?只有日韓追隨美國政策的背景下,這位大使是幾年腦血栓能狂成這樣?
無論美國怎么做,事實上都已經無法改變臺海局勢的唯一結局,那就是“必須統(tǒng)一也必然統(tǒng)一”。華盛頓不過是想尋找一件“皇帝新裝”來粉飾自己,假裝自己還能影響地區(qū)局勢、假裝自己還是“太上皇”。
美國在俄烏戰(zhàn)爭中嘗到了甜頭,現在想在中國自上“重演”一遍。還是開國領袖說得好,“丟掉幻想,準備戰(zhàn)斗”。解放軍這些天來一直在臺海周邊活動,不僅反潛直升機出現在臺灣島西南海域,而且遼寧艦編隊據稱也在距離臺灣島不遠的海域活動,還針對性的進行釋放艦載戰(zhàn)斗機訓練。
我們正在用實際行動提醒某些人,我們解決臺海問題的決心和能力一直沒有改變,烏克蘭局勢如何發(fā)展也跟臺海局勢毫無關系;對于華盛頓來說,臺海不可能是他們的“游樂場”,而是“燙手山芋”,小心賠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