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art教授:感覺之外的感覺是什么感覺
?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人類的視覺范圍是從紅外線到紫外線,聽覺范圍是20Hz-20000Hz,如果是超過這個范圍,那就看不到也聽不到,但有的動物就能夠看到聽到,狗的鼻子要比人類靈敏很多,那么它們到底是什么感覺呢?
??對于感覺范圍之外的對象,哲學(xué)有很多不同的觀點。最強的觀點恐怕是“存在就是被感知”,感覺不到的可以當做不存在。稍微弱一點的觀點是,盡管它們存在,但是不可知。再弱一點的觀點是,我們可以通過某些手段探測到它的一些信息,但不能知道直接感受它是什么感覺。相信很多人都會贊同這個觀點,下面Strongart教授就來分析一下是不是真的這樣。
??我們首先假設(shè)動物有和人相似的大腦結(jié)構(gòu),它保證了動物有與人相似的感覺結(jié)構(gòu)。這里的相似性,主要是指不會出現(xiàn)感覺變換的情況,比如人類的聽覺變成了它的視覺。為什么可以這樣假設(shè)呢?如果有這樣的情況,那么在理論上,我們可以通過研究動物的大腦,找到相應(yīng)的變換規(guī)律,然后給人腦也裝上相應(yīng)的轉(zhuǎn)換軟件,以達到和動物類似的認識效果。
??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可以通過感覺受限的人來類比。比如有些人聽覺損傷,其聽覺上限只有8000Hz,那么他聽10000Hz,就相當于我們在聽超聲波。假若某個地方的人都只能聽到8000Hz,問我們聽10000Hz是什么感覺?我們會怎么回答他呢?其實,也沒什么特別的感覺,該嗡嗡嗡的還是嗡嗡嗡,只不過是能聽到嗡嗡嗡的范圍有大小。
??對于視覺的情況,我們可以給出更多的例子。老鷹能夠看到幾公里外的兔子,這個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能想象,實在想象不到的請拿望遠鏡看一下。有些人可能會困惑,既然看不見紅外線或者紫外線,那為什么沒有撞到過看不見的東西?難道紅外線或者紫外線一定要伴隨著可見光嗎?其實,就像是我們閉上眼睛時一樣,看不到的時候就是黑色,黑色不是通常意義的顏色,而是一種顏色的缺失狀態(tài),這里我們恐怕是被語言給迷惑了。
??通過研究昆蟲的復(fù)眼,我們發(fā)現(xiàn)其結(jié)構(gòu)非常簡單,每個眼睛看到的只是一個像素點,最后看到的就是如同馬賽克一般的圖像,但它們動態(tài)視力都要強于人類,相當于是犧牲清晰度來提到流暢性。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復(fù)眼看到的是多屏幕的圖像,但人類有兩只眼睛,看到的也不是有兩個屏幕,為什么呢?
??問題:在黑色問題上,我們是如何被語言迷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