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樂742FA尖鋼筆簡評
一直想試水超軟尖,鑒于當(dāng)時的水平,沒敢直接上。由于我希望筆能體現(xiàn)粗細變化,所以我買筆時瞄準(zhǔn)的全都是軟尖,如果追求又硬又滑,三菱中性筆它不香嗎,出鋒還比鋼筆容易很多。。。我最先買的是SF,對我而言軟硬適中,感覺很適合日用,但練字只能寫小格子,寫大個子太細,于是又入了SFM,這個明顯粗一些,練字不錯,不過想更粗的時候仍然不夠,于是趁著前幾天打折(便宜一百分之一),毅然入了FA。
首先,F(xiàn)A尖的筆尖形狀不一樣,中部有缺口,利于變形。筆尖上除筆尖規(guī)格以外素面無花紋。




金片厚度和sf差不多,但是更窄,因此筆尖更輕,重心比SF略微更靠上。
銥粒長形,寬度和sf相同,但更厚(高),相比之下SFM銥粒明顯更大更圓。

上墨器是CON70新款,增加了一個金屬塊,讓墨水更容易留下去。但從實際使用情況來看,極黑墨水仍然有可能卡在上面下不去,而且輕輕搖動不行,必須稍微加快速度搖,有時甚至要用指尖彈一下才行。

盒子還是日行的好看。。
上手測試:
FA筆尖非常軟,偏滑(打磨方式不同,順滑度和sfm差不多,比sf明顯更滑),有彈性,但對紙表面紋路的反饋非常清晰。劈叉能力比SF(SFM)好很多,最大粗細有后者2倍,且用力更小,更容易達到。這使得捺畫(即順著筆尖)可以寫得非常粗壯。
缺點的話,就是逆著筆尖寫或者撇畫寫不粗,橫豎想寫粗也要略微調(diào)整角度,粗細很難保證一致,因此,盡管它劈叉很好,但寫漢字也不能寫粗,大部分時候(整個字粗細均衡時)粗細只能寫到SF和SFM之間,想再粗就要各種調(diào)整守和筆的方向了。另外,劈叉時筆尖的彈力會進一步增加控筆難度,筆尖橫畫方向阻力也大大增加,寫圓轉(zhuǎn)的字體如篆書的話非常難寫。
在寫鉤畫的時候,比我那只sfm好很多,我那只sfm太難把筆畫寫尖了,爆發(fā)力要求太高,就只有行草書連筆的時候才能寫得纖細,那只SF比SFM好點,但是都沒有這個FA舒服。
FA尖頓筆要寫好更困難,很容易用力偏大造成頓筆變成一個圓坨坨。
我這只寫起來感覺比較水槍,不僅毛細下水比較大(考慮到劈叉時要墨水跟上),還有一個原因時劈叉時筆尖中縫充滿墨水,彈回時這些墨水不可能倒回去,只能全擠到紙上(對應(yīng)的優(yōu)點是742這幾只都完全不會把墨水?dāng)D到筆尖上表面),造成墨水干得太慢,從右往左寫容易弄臟。
另外,雖然下墨足,但寫行書時起筆飛白有點嚴(yán)重。。。
英文花體,不會,別問我。
總之,F(xiàn)A尖軟彈滑,粗細很難寫均勻,控制好了寫書法也不錯,但綜合體驗還是s尖感覺最舒適。
最后是SF、SFM和FA字跡對比,寫得不好,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