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小辭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部分》2.82 真理和謬誤
【本文轉載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僅供學習參考】
82、真理和謬誤
? 認識論的一對范疇。真理是客觀存在的,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本質(zhì)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人們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真理,又通過實踐檢驗真理和發(fā)展真理。同真理相對立的是謬誤,它是與客觀事物不相一致的錯誤認識。
? 真理和謬誤在一定范圍內(nèi)是絕對對立的,兩者的界限不容混淆。如果混淆了界限,就會變成唯心論的相對主義、詭辯論和不可知論。真理和謬誤又有著相對性。真理是具體的,是在一定條件下對事物本質(zhì)的正確認識。如果離開一定條件,真理就會變成謬誤。波義耳定律證明,在一定溫度和一定壓力限度內(nèi),氣體的容積同它所受的壓力成反比,體積愈小,壓力愈大。如果超出一定溫度和一定壓力限度這兩個條件,到處運用,那就變成謬誤。
? 真理和謬誤同一切矛盾著的事物一樣,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聯(lián)系,相互轉化。恩格斯說:“對立的兩極都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真理變成謬誤,謬誤變成真理?!?span id="s0sssss00s" class="font-size-16">[1]列寧說:真理“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邁的一小步,真理便會變成錯誤”。[2]真理變成謬誤,謬誤變成真理,這并不是說真理本身就是謬誤,或者謬誤本身就是真理,比如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并不是說壞事本身就是好事。真理同謬誤的轉化是有條件的,要使謬誤轉化為真理,就必須用馬克思主義去批判錯誤。錯誤往往是正確的先導。通過對錯誤進行批判斗爭,從中吸取教訓,總結經(jīng)驗。有比較才有鑒別,才能劃清是非界限,才能得出正確的認識。所以說,謬誤轉化為真理,如同壞事可以變成好事一樣,也是離不開一定條件的。
? 教員說:“真理是同謬誤對立的”,“真理是在同謬誤作斗爭中間發(fā)展起來的?!?span id="s0sssss00s" class="font-size-16">[3]當著某一種錯誤的東西被人們普遍地拋棄,某一種真理被人們普遍地接受時,更加新的真理,又在同新的錯誤意見作斗爭,這種斗爭永遠不會完結。這就是真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
注:
[1]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130頁。
[2] 《列寧選集》第四卷257頁。
[3] 《在中國共產(chǎn)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