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爹媽看過這本書該多好——《自主學習力》

我越發(fā)覺得吧,書應該串起來讀。
像《自主學習力》《贏單》和《麥肯錫底層領導力》,看書名,你可能很難理解為什么一本講銷售技巧的、一本講領導力養(yǎng)成的和一本講親子關系的居然有深度的內在聯(lián)系。

因為,我覺得書中有兩大核心是一致的,
第一,是【傳承】;第二,是預判未來并尋找有效應對之法。

所謂傳承,就是父母輩、上級,如何把自己的經驗、策略有效傳達給子女、下屬,以促進一個“團隊”的共贏;所謂“預判未來并尋找有效應對之法”,就是個體求生存謀發(fā)展的重大能力。
換言之,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戰(zhàn)士,我們需要從他人的經驗、他人的目標中不斷汲取知識、幫助和力量,然后在人生旅途中書寫濃墨重彩的篇章。

父母,是孩子第一對也是最重要的導師,但似乎很多父母自己當?shù)鶍尪疾徽\摯,更不用說“教育”了——
反正我讀完這本《自主學習力》后,第一反應是,如果我小時候爹媽看過這本書該多好?

《自主學習力》是一本經驗書,它構筑的是一個通用的科學的成長框架。
家長,需要明確自己和孩子處于框架中的哪個位置,期望到達怎樣的高度,如此,才能學以致用,而不是學以致庸。

我們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即成才是一種策略,是多因素共同促成的結果。
其主要因素包括
物質基礎(寒門難出狀元)、和諧的家庭氛圍(家和萬事興)、科學的養(yǎng)育方式(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尊重傳統(tǒng)和人格(繼往開來)、拒絕讓教育給孩子制造焦慮感(區(qū)別方式與目的,即教育是方法,成長是目的)。

看起來這些是獨立的,但我覺得是相互關聯(lián),換句話說,父母輩的思想高度與深度將直接影響這些因素——
我曾經吐槽過,我家親戚一方面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另一方面自己不看書不學習沒事兒刷短視頻看電視劇,這種做小生意的家庭能孕育出愛學習的小孩,難度極大。

不管是父母還是小孩,都要培養(yǎng)和保持一種學習、實踐態(tài)度,即“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平心而論,《自主學習力》的開頭提及的家長可能會陷入的誤區(qū),我小時候都淌過——
第一,“多學點總是好的”。
現(xiàn)在想想,當年上的那些輔導班、興趣班,雜而不精,純屬騙錢。缺少針對性、適用性的學習,純屬浪費時間和生命。

第二,“學習要靠老師教”。
這點也是,我爹媽總覺得孩子丟給學校就夠了,反正我回想曾經,完全沒有感知到任何父母對我的直接指導,野蠻生長看起來“風騷”,實則有大把時間被浪費。

第三,“孩子一聽就懂的課是好課”。
我自己后來深有體會,一些通俗而爛的內容,看似“親民”,實則“庸俗”,能引人思考需要觸類旁通的內容,遠比“直抒胸臆”在我眼中更容易刺激成長。

第四,“永遠把學習放在第一位”。
反正我知道我爹媽是沒想明白“學習”到底是學的啥,肯定不是成績——不是說成績不重要,而是說“學習學習的方法”更重要,這就像自然科學中的找規(guī)律,不斷歸納總結迭代,這種思維方式才是更重要的。

高概念一些說,這本《自主學習力》是在提醒家長幫助小孩子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在“我要學”這個維度,又要以正確的科學的方式引導,讓小孩子在前人已經總結證明有效的基礎上,自己形成一套獨家學習秘方!

一旦小孩子在合適的時間點【開悟】了,一切都將步入正軌。

我突然想到,所謂父母指導下形成的【自主學習】,其實有點像陪著小孩子打游戲,自主學習與打游戲一樣,需要【悟性】。
父母通過對小孩的數(shù)年自主學習訓練,本質是給孩子一張游戲攻略,告訴孩子人生的大冒險有哪些路徑,如何找尋捷徑,如何組隊刷本,如何翻山越嶺,如何打怪升級。

就像游戲中為了增加用戶粘性會設置【成就】一樣,父母培育小孩的【自主學習力】,也是要精心設計【成就點】——或者是成就感——如何制造成就感?多長時間可以制造出成就感?能給孩子制造出什么樣的成就感?
這張“游戲攻略”,其實就是“系統(tǒng)學習的模型”,父母需要掌握這種模型的原理和使用技巧,才能有效傳達給子女,而這種模型,或者說是原理,是可以使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像開頭說的,《自主學習力》《贏單》和《麥肯錫底層領導力》的內核是一致的。

抽象一點說,所有的有效學習,在前期都要把最短路徑找到,歸納出一個普適原則之后,就按照這個原則去演繹應用,并根據應用的反饋來修正自己之前歸納的規(guī)律。
而“學習”的“好”,需要同時擁有明確的動機與正確的路徑。
它的底核是【強大的獨立思考能力】。

正如《自主學習力》提到的,新生代缺乏【強大的獨立思考能力】,很大的原因就是“不看書”,古今中外,母語的熟練掌握是一切的核心,識字寫字看書是基本功,這樣的基本功打牢之后,孩子對文字的把握就會極其精準,說話、寫文章一針見血,字字珠璣——背后的能力不僅僅是對字義的精準把握,也在培育一種邏輯習慣。
是的,獨立思考是一定遵循一套邏輯的。

但,今天的“短平快”時代,不管是短視頻還是各種“垃圾暢銷書”,很多都是只有態(tài)度和觀點,完全無視邏輯,如果小孩子在這種氛圍中成長,一旦被馴化成【性格】,今后很難在社會上從容發(fā)展。

如果語文很糟糕,那么,數(shù)學也可能比較吃力——
以我自己的體會,學數(shù)學不在于記得一些公式和解題的套路,而是學習、培訓一種【思維方式】。

做題,去尋求一個標準答案,這是結果。但尋求結果的過程,或者說是學生“揣摩”出題人的意圖——即《自主學習力》提及的鼓勵學生用教師的教參而不單單用教輔——
則是一種“自上而下”的訓練,政治上叫頂層設計。
也就是說,像數(shù)學這種可量化的內容,通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反復訓練,本質上是擴展我們(家長和小孩)看待世界的廣度、深度和角度。

父母為孩子將語文與數(shù)學的“底層邏輯”梳理清楚了,孩子慢慢懂得“觸類旁通”了,其余學科的學習基本上都是“將參數(shù)代入公式得到結果”。
此外,還有一點,是很多家長都會忽略的,即【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反正我小時候身體一直很羸弱,爹媽也沒怎么管,事實證明,【身體健康】是最重要的事。

擱在孩子教育上,我們可以功利的想——
在孩子尚小,沒出什么成績、看不出天賦所在、不知道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之前,最穩(wěn)妥、最有價值的投資,就是鍛煉身體。

強健的體魄不僅能增強小孩子的意志力,也能讓精力更有保障。家長必須正視學習是一種消耗,高強度的學習(如應對高考這種人生必然的大拐點)需要強精神的支持,只有小孩子精神飽滿、身體上沒有疲憊感,學習才會事半功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坦率地講,這本《自主學習力》真是好書,內容梳理得很細,從宏觀的框架到微觀的策略,方方面面都有涉及,但因為篇幅所限,我進行抽絲剝繭時,僅能分享一些“大而化之”的內容。

所以,上述內容還是拋磚引玉,希望能給有需求的讀者些許啟發(fā)。
無論如何,像《自主學習力》等教育類的書,都是需要讀者自己看、自己想、自己實踐的——萬變不離其宗,要精讀而不是泛讀。
以上。

如果覺得內容比較有趣,你還可以通過這些傳送門邂逅更多精彩:? ???
【1】尚書堂——關于書的品鑒報告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357273
【2】閑扯兒——陪你聊聊番劇和手游的那些事兒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97797
【3】崩壞3圣痕故事——游戲里也有歷史與文藝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6580
【4】崩壞3圣痕故事(視頻版)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64330
【5】為你讀詩(視頻)——每晚一首,祝你今夜好好眠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167208
【6】各種花式閑扯兒——總有一款能討你歡心的吧~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76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