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國考行測考前半個月該看哪些知識點

備戰(zhàn)國考最后15天,我們該做些什么呢?關于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或許會有不同的回答。但對于大多數伙伴來說,知識點的梳理是必不可少的??鬃釉弧皽毓识拢梢詾閹熞印?,不斷溫習所學過的知識,從而加深理解、鞏固所學,是高效科學的學習方法。那么短短的15天,我們又該如何梳理知識點呢?中公教育給大家?guī)矸窒?,希望大家閱讀后能夠有所啟發(fā)。
?常識判斷?
常識判斷涉及的知識面很廣,這部分題目的正確率和個人知識儲備有很大關系,它很難通過短時間的沖刺能提高的。臨考15天,我們梳理知識點的主要目的:保持狀態(tài),使自己對已積累過的知識點保持熟悉度,確??荚囍心軌蜃鰧@些題目。最后15天備考建議:每天利用早上1小時梳理復習常識,堅持到考試前一天;前10天,可以按照法律、歷史、政治、經濟、科技等知識點類型進行分類整理復習,每天早上梳理1~2個小類;后5天,梳理積累一年內的時政熱點,包括國家領導人的足跡、講話內容、國家新頒布的政策法規(guī)等。
?數量關系?
數量關系是行測試卷中作答難度最大的題型。想要在考場上作答全部題目,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切實際的。臨考15天,學習數量關系要達到的目標:掌握基礎題,保證自己在考場上能夠做對3~5個題目,剩余的題目結合已做題目的答案,適當蒙選。中公教育建議:最后的15天里,不宜分配太多的時間去梳理數量關系,拿出2個晚自習即可。第1個晚自習梳理構造等量關系、等差數列、“特值法”解多者合作;第2個晚自習梳理行程問題、利潤問題、幾何問題??嫉墓胶托再|。這些內容是國考中考查頻率較高,且相對容易掌握的知識點。沖刺階段,抓住這些重點內容即可。在梳理時,建議大家結合對應例題進行復習,確保自己能夠學以致用。
?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是行測試卷中拿分相對容易的題型。臨考15天,要多分配時間進行梳理復習。中公教育建議:至少拿出4個晚自習進行資料分析的知識點梳理,第1個晚自習,梳理??脊?,包括:增長類(增長量、增長率、基期值、現期值)公式、兩數之比(比重、倍數、平均數等)公式、隔年增長相關公式、年均增長相關公式;第2個晚自習,梳理常用運算方法,重點是有效數字法、特征數字法的運用,通過梳理要能夠熟記有效數字法的取舍規(guī)則,以及特征分數與小數的對應關系,并靈活運用;第3個晚自習,梳理常用比較方法,既要梳理

型等比較替代技巧;第4個晚自習,梳理增長率混合問題、指數、貢獻率、拉動增長、進出口貿易等比較特殊的知識點,把相關公式記得更扎實、更準確。
?判斷推理?
判斷推理是行測試卷中拿分相對較穩(wěn)的部分,只要打牢基礎,正確率達到80%以上并不是難事。判斷推理部分涉及題型比較多,故在臨考15天,要多分配一些時間進行知識點梳理。中公教育建議:拿出至少5個晚自習進行梳理,第1個晚自習,梳理必然性推理,著重梳理假言命題、樸素邏輯;第2個晚自習,梳理可能性推理,重點梳理削弱型、加強型、前提型、結論型等高頻題型;第3個晚自習,梳理圖形推理,既要梳理相似圖形、相異圖形經??疾榈囊?guī)律,也要復習鞏固立體圖形中“公共點法”“截面圖判斷原則”等,更要對一些特征圖形的規(guī)律進行總結,提高對圖形的敏感性;第4個晚自習,梳理類比推理,熟記邏輯關系、言語關系、經驗常識等??贾R點,對于邏輯關系里面的全同、全異、包含、種屬等易混淆的內容,先理解再記憶;第5個晚自習,梳理定義判斷,這部分知識點相對比較少,大家結合做過的題目鞏固提取要點、列舉排除等方法即可。
?言語理解與表達?
言語理解與表達的提升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在臨考前短時間突破不大現實。但是在臨考前的15天我們也要保持狀態(tài),讓自己的正確率穩(wěn)定下來,避免出現忽高忽低的情況。在考前的15天,中公教育建議:拿出3個晚自習梳理言語理解與表達,第1個晚自習,梳理選詞填空,既要強化從題干入手、分析設空處句意的方法,也要回顧曾經做過的題目,溫習那些記得不熟的成語、實詞;第2個晚自習,梳理片段閱讀,結合題目強化分析行文脈絡的思路和能力;第3個晚自習,梳理語句表達,鞏固句子填空題、句子排序題等小題型的解題方法。
當然,我們除了早晚自習梳理知識點外,上午和下午的黃金時間段,還是要盡可能參加模擬測試或學習專題課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鞏固基礎的同時,提升自己的實戰(zhàn)本領。此外,每個人情況各不相同,大家在考前15天梳理知識點時,也可以結合自己薄弱項對復習時間進行微調,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復習節(jié)奏。
文章來源:http://jx.offcn.com/?bz
公職考試備考資料考點知識免費分享:https://w.1yb.co/N11eKLO0Q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