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 列島縱斷!10日日本鐵道旅!|D1-2| 世界文化遺產——法隆寺

第一日(二)世界文化遺產——法隆寺?
來到世界文化遺產——法隆寺。

法隆寺南大門,這是西院伽藍的第一道門。

法隆寺由金堂和五重塔為核心的西院伽藍,以及夢殿為核心的東院伽藍組成。法隆寺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一方面是代表了日本歷史上非常重要的飛鳥時代;另一方面也是中國佛教、佛教建筑與日本文化融合的表現(xiàn)。?
飛鳥時代始于6世紀末圣德太子的攝政,圣德太子攝政后在奈良西南的斑鳩町修建了斑鳩宮作為居所,并在周邊修建了法隆寺、法起寺、四天王寺等一系列寺院。現(xiàn)在的法隆寺中,中門、五重塔、金堂、回廊、夢殿為飛鳥時代的原物,有著極高的歷史價值。?
法隆寺中門。飛鳥時代,國寶。這座金剛力士像(非原物)非常有藝術特色與歷史感。


繞過中門走進寺院的回廊,立刻就是五重塔和金堂。這是世界現(xiàn)存最早的大型木結構建筑,歷經一千多年的歷史,已經成為了奈良甚至日本非常重要的標志。

法隆寺的興建年代是在日本大規(guī)模派出“遣隋使”之前的,但其木造建筑仍然相當程度上沿襲了我國隋朝的風格——6世紀末朝鮮半島的工匠把這些營造做法帶到了日本,就這樣留下了法隆寺等一系列經典的作品。隋朝是“短命”的王朝,后續(xù)盛唐的影響又實在太大,所以在此之后無論中日兩國,隋朝風格的木造建筑都沒有再大規(guī)模興建;法隆寺能夠基本完好的保留到今天,在很多方面的價值都是“獨一無二”的。
另一個角度的金堂

金堂檐角的斗拱形狀是飛鳥時代木結構建筑的標志,現(xiàn)存極少。

其實看到五重塔和金堂,很意外的完全沒有沖擊或者震撼的感覺,而是感受到千年歷史沉淀的一種“古意”,藍天白云之下,這種歷史感只是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寧靜,什么都不去想,接近于完全放空,這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奇妙氛圍。?
與金堂同時期建立的回廊,法隆寺境內又一座飛鳥時代的建筑。

大講堂與鐘樓,建于平安時代,具體時間為10世紀。

前往法隆寺的東院伽藍

東院伽藍以供奉圣德太子的夢殿為核心,夢殿的中央為圣德太子的等身佛像,可見圣德太子在日本歷史上的地位。圣德太子的功績不僅僅在于興建法隆寺、在全國廣傳佛教,也包括在日本實行政治改革確定天皇地位、派遣遣隋使加強與中國的交流,引進當時先進的中華歷法及文化等等,是一個在日本歷史上并無太多爭議的政治家、外交家,也是至今為止日本人都相當崇敬的人物。?
東院伽藍的核心——夢殿。飛鳥時代,國寶。

很有日本特色的四腳門,這是日本室町時代(約與我國明朝同期)發(fā)展出來的一種營造形式,在國內沒有看到過也是理所應當。

東院伽藍里面一個很有意思的箭樓

日式庭園里面都會有的枯山水

說到圣德太子,用搜索引擎去搜索“圣德太子+法隆寺”的話,大概率會跳出《搞笑漫畫日和》的惡搞視頻。如果真的有去法隆寺參觀的計劃,建議不要看這個,而是去看看NHK的紀錄片(但說實話,由于文化差異,這個紀錄片我沒能看進去,當然我也沒有太深度游的想法),應該能夠在參觀之前有一個完整的認知。總之圣德太子和小野妹子在日本的評價真的是非常高而且正面的,他們的很多政治決斷,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今日日本的走向。
除去東院伽藍和西院伽藍,法隆寺還有一個部分是“寶藏館”,展出了自飛鳥時代、奈良時代流傳下來的珍貴文物,確實由于缺乏相關的文化背景,加上很致命的語言不通,真的只是“看過而已”,沒有太多的共鳴。
法隆寺的參觀到此結束,繼續(xù)搭乘JR關西本線大和路快速前往下一站奈良。

10分鐘后,列車抵達奈良站,和世界各國的觀光客一起一路向東步行,方向是奈良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