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一男子墜樓砸死兩名路人:他并非單純的抑郁癥患者,選擇跳樓地點可能是有意為之

12月24日20時20分許,重慶一男子從三峽廣場一公寓樓高墜,砸到兩名行人,三人經(jīng)120搶救無效死亡。警方初步查明系李某(男、31歲、湖北武漢人)跳樓自殺所致,排除刑事案件。不幸被砸到的2名路人名叫張某、霍某,張某今年17歲,系綦江中學高三學生,霍某今年15歲,系三江中學的學生。兩人正參加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的藝術專業(yè)考試。

說到自殺,大眾第一反應是當事人可能患有抑郁癥,或者遭受重大打擊導致出現(xiàn)抑郁而想不開自殺。我們在精神心理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自殺的多數(shù)是抑郁癥患者,但并不排除其他的比如說精神分裂癥患者。
這里就有一個問題了:單純的抑郁癥患者自殺的時候只會傷害自己,不會傷害他人,一般會采取燒炭或者服用安眠藥等方式,即使是跳樓也會注意不傷及他人。但是新聞中,跳樓者根本不管下面是否有行人,我們甚至懷疑他自殺前有意選擇這樣的環(huán)境,在多種方式中選擇在鬧市區(qū),他很清楚跳下去的后果:會砸到行人,輕則受傷重則致命,這一點他肯定是考慮過的。但是他仍然采取這種方式,說明他已經(jīng)有了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換句話講,他的心理活動可能是:自己已經(jīng)生無可戀,而這個社會也沒有好人,不如臨死前找個人墊背,算那個人倒霉,反正不是自己的過錯。
這種方式自殺,不會是單純的抑郁癥患者所為,而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患者,所以大家不要對抑郁癥患者污名化。

這個自殺者類似于2015年發(fā)生的“德翼客機蓄意墜毀”事件。德國一家客機在阿爾卑斯山區(qū)墜毀,機上150人無人生還。多項證據(jù)顯示,副駕駛員盧比茨涉嫌蓄意撞毀客機。
我曾經(jīng)寫文章分析,導致盧比茨作出報復行為的并不是“抑郁癥”,單純的抑郁癥患者并沒有傷害他人的傾向??墒?,如果重度抑郁癥伴有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話,就可能出現(xiàn)報復社會、傷及無辜的行為。
通過這個事件,希望大家不要污名化抑郁癥患者,也希望社會各界更多地關注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患者,因為這樣的人會傷及無辜,甚至對社會造成無可挽回地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