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極「三高」不可攀
【本章轉(zhuǎn)載于網(wǎng)絡(luò)】
年輕的八極拳同好,錯找上我,問道于盲。
他們殷切關(guān)注:為什么打八極拳的人那么多,卻沒有人打得好! ﹖
又說:只有自大,自以為是。 只有門派,師承班輩。 而其八極拳的修為造詣,與其功力不符,令人難服。
這些,都是負(fù)面的評述。 而且,他們心中已有結(jié)論。 我只能聽著難受,不便多言。
他們又誠懇地探問:到底八極拳要怎么打,才能打得好?
我很為難......
八極「三高」不可攀
因為,這幾位有志青年的八極拳,同被他們懷疑、批評,不以為然的八極拳,其實、并無二致。
于是,就安撫他們說:你們都已經(jīng)會打八極拳了。 見聞也廣,數(shù)據(jù)也多。也常表演,又在教人。 今后打拳,只要注意有三個「高」字不要犯,就行了。
他們急切地追問:是那三「高」! ﹖
我曰: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肪高!
哈哈大笑聲中,氣氛是炒熱了! 他們一致認(rèn)為我有幽默感,「愛講笑」!
我這才告訴他們,這三個絕對不可觸犯的「高」字是:「高」手動作,絕不可學(xué);「高」齡動作,絕不可習(xí);而「高」智商的聰明動作,絕對不可以去研發(fā)!
底下,請允許我先說故事;次談往事;最后則是今日觸目驚心的八極傳習(xí)之怪事:
小故事是:有一天,我學(xué)打「大八極」中的「撐掌」。 劉云樵老師再三演示、說明、糾正后,進屋抽煙喝茶去了。
我在院中仍須努力,一時三刻自不可能馬上練好。 一旁圍著些觀戰(zhàn)的左鄰右舍(大多數(shù)是退伍軍人),人叢中迸出五雷轟頂?shù)囊宦暤朗牵骸改憧葱旒o(jì)這掌,打得比他老師好多啦」!
當(dāng)場,我沒有嚇?biāo)溃矝]有沖上去掐人家脖子質(zhì)問。 只是,回家的路上,心神恍惚...... 而、當(dāng)晚,就自以為有了答案:
那些老榮民,懂什么武術(shù)! ﹖有的從來沒有練過武,有的是「小時候在家,俺也練過」。其后? 早拋到九霄云外! 他們兩眼烏黑,懂什么好歹高低! ﹖
于是,我心平了——我沒對老師失禮不敬,有所僭越。 氣也和了——我找到了因由根芽,他們外行。
至于真正了解那天下午發(fā)生了什么事,乃是過了許久許久之后的覺悟;說來慚愧......
原來呀,劉老師在打「撐掌」的時候:左手一扣、為引;右掌早已伏在身前或半尺(當(dāng)胸),或一尺(肘底),又或是尺半(左掌腕下)之處,撐擊而出。好像沒有旋轉(zhuǎn),似乎也不纏絲。
而、少年英雄我呢? 求好心切,高手夢殷。 謹(jǐn)遵師命,不敢或違。右手必在乳后腋前,掌心朝天;出掌之時,肘必擦肋,六度翻滾,而至掌心向地;發(fā)勁時則指尖先點,掌根必吐,上與背接,下與步應(yīng)......
哦、至于那引路開門的左手呢? 老師說是:「隨便」。
隨便就是全臂一沈;或是引肘向后一曳;而也可以是翻臂上揚,高架過頂?!溉?,隨便」!
不隨便的是:隨便怎么擺弄,要能以助右臂之勢:上發(fā)脊背之力,下踏三尺黃泉。
我容易嗎我! ﹖不拼命行嗎! ﹖敢有一絲一毫自以為是嗎! ﹖
回頭再看老師為了教我,金身示現(xiàn)的動作,在芳鄰們旁觀者清的法眼中,卻常常是局部的,不完整的;懶洋洋的,松垮垮的;口說指劃,瞻前顧后的;精神都不集中——要教我,那就不能集中在他自己的身手上了......
他們那沒有經(jīng)過訓(xùn)練的眼睛,一般眾人的觀察之解讀。 與我之所知所見,之所努力摹習(xí)的,天差地遠(yuǎn),判若云塵!
我所見到的劉笑塵老師的「撐掌」,下邊是八極拳的「熊步」,落地生根;上面是八極拳的「虎膀」,力由脊發(fā)。而、由「涌泉」直透「勞宮」的勁力傳輸,本是人體最遠(yuǎn)的距離,如南北極。 老師比劃起來,竟然是一體渾成,全無間阻。 體內(nèi)運轉(zhuǎn)如串珠,形神俱到似炸雷! 好不驚人,好不令人羨慕、向往,難以自禁哪!
有道是:「小故事,大道理」。 那么,在那某年某月某一天的「撐掌」學(xué)習(xí)中,得到的教訓(xùn)有三:
首先當(dāng)然是:正確的「撐掌」,必須是如此這般地依式依樣,確實練習(xí),全力奮擊的。
其次,高手示范,同是此招——「撐掌」,打來竟然如此之不同!不過、不同的只是外貌;其原理原則完全相同;只是高不可攀。
最后,也是最緊要的乃是:為學(xué)不可躐等,武術(shù)尤重真實。 「撐掌」必須累聚一次次的苦練,一天天的堅持,才能一分、一寸,一步步地、慢、慢提升......
如果初學(xué)乍練,懷著崇敬之心,孺慕之情,捧著劉老師的照片也好,影片也罷,冒冒失失地照虎畫貓,比手劃腳,自以為得了真?zhèn)?,期望成就。不敢做好漢,只想當(dāng)高手的話,那就根本不是練武,乃是夢游!
說到老師的照片、影片,我也珍藏了一些。 從前,拍攝并非普遍,自己的財力也不容易。因而,數(shù)量不多。
時代進步了,豈唯攝影,更有計算機,流通傳播,早已泛濫成災(zāi)到無孔不入,無法可管的地步!
泛濫,是失了控制,不照河流溝渠的管道來。 那是修訂<出版法>的時代任務(wù),是為人類文明史上,不爭來早與來遲,無可規(guī)避的大事。而,成災(zāi)與否,則在于取得這些照片的個人,使用這些影片的心態(tài)與方法。 或是當(dāng)下成佛? 或是自愿做鬼的眼前勾當(dāng)。
也就是說,同樣是這些影音數(shù)據(jù),用對了,就是補藥;增益其所不能。用錯了,就成毒藥;變成慢性自殺!
可怕又復(fù)可憐的是:此事一旦發(fā)生,往往群醫(yī)束手,親友詞窮。 只因為,自殺勇士有圖為證,振振有辭。一句話就把救他小命的醫(yī)生護士一起嘔死,曰:劉老師就是這么練的,啊我有錯嗎! ﹖
在此,先說照片。 照片照的,有一招已成之完成式,有一招未盡之過渡式......
經(jīng)已完成的姿勢,照起相來大致不差,足為范式。 你看那照片上的大師,功行圓滿,法相莊嚴(yán)。不見來時路,莫問前因由。 贊嘆也好,崇敬也罷,卻不知道是怎么來的。 因而,必須要有分解。
而,分解動作的過渡式呢? 亦以前述「撐掌」為例,則必先有引弦未發(fā)時之一照。只是,可憐此弦,竟然可有引到飽滿(胸前),只控半滿(肘下),與三分之一滿(腕底)之不同! 請問:該學(xué)那一個! ﹖
如果說:照片又不會動,只是供人瞻仰瞻仰的。 要學(xué)嘛,就得找影片。那就請以「小八極」中,一個招異名同的「撐掌」為例來觀察吧! 而且,這次不看手臂肩背了,改看腰胯腿腳的問題:
「小八極」中這招「撐掌」,其「下盤」是由「仆腿式」、上升、前移、構(gòu)成「弓箭式」的?!干媳P」則是左臂后揚、成鉤手;右臂前伸,以成「撐掌」的。
至于「中盤」,因為是左腿右臂在前,形成了所謂的「抝步」(同側(cè)手腳在前叫:「順步」)。因而,腰胯肩背,必須擰轉(zhuǎn)。 以使右胯右肩居前,左肩左胯在后。 當(dāng)然比較辛苦,而鍛練正是藏寓于此。
劉師晚歲,年事漸高,名望亦隆。 有時隨意比劃,并不詳求。 一個「撐掌」,在將成未成之際,縱容右后方的腿腳腰胯,向右畧為撇出。如此,則較不辛苦。
自然,大師隨意示現(xiàn),無不珍貴。 然而,身法的訓(xùn)練就不見了!
明年,就二○○九了! 我? 癡長六十九歲;真正是望七之年。視茫茫,發(fā)蒼蒼,齒牙動搖......
回首當(dāng)年,方我少時,奉手劉師,學(xué)練八極之時。 老師的年齡,可比我現(xiàn)在,年輕了不止十歲呀!
劉老師是何等人物! ﹖何等身手! ﹖他那種一舉一止,一蓄一發(fā),是什么樣的精準(zhǔn)凝煉,飽足圓滿!
我很幸運,追隨老師的歲月很長。 就是出國遠(yuǎn)游,每度回訪,沒有不盡量提出疑難,恭請鞭策;提問心得,求證師門的。
自然而然,我親身目證了劉云樵老師的喟嘆:「不行了,不行了...... 四十歲打拳不如三十歲,五十歲就不如四十歲,六十歲真比不上五十歲啦」......
這期間,我仍在學(xué)習(xí)、摹仿、亦步亦趨...... 也是自然而然地,我多次臨摹了劉師的動作與神態(tài)。而、沒有任何一次不被他喝止、糾正! 「錯」,「沒做對」,「這可不行的」...... 甚而至于:「我這樣打,你不可以這樣打」!
還需要多說嗎? 這不已經(jīng)是現(xiàn)身說法了嗎! ﹖
往事如煙,教訓(xùn)則仍在眼前:駝背彎腰,老態(tài)龍鐘的,絕對不是八極拳的的正宗風(fēng)味!
千古絕唱的八極拳,最講究要虎背熊腰以立身,熊步虎膀以練功。其勇壯無匹的打法,最緊要處在埋身直入,舍身直殺!
再怎么說,天下那有年輕力壯的小伙子,裝模作樣學(xué)老人的武術(shù)?這算是那一門派的功夫呀! ﹖
照片不足信,影片不足據(jù);還是得向師尊本人學(xué)呀!
草此小文的動機,是意外蒙受幾位青年八極拳家之垂詢。 而、撰寫起來,極不順暢,更不舒服的原因,則因坦然直言自家本門的人與藝。我非太上忘情的圣賢,提筆千鈞,又那里能不難過、傷心......
特別是,寫到了高齡動作不可學(xué)時,多次找看收藏的老舊照片、與影片...... 豈只耽誤進度,根本屢欲擱筆!
無意間,居然翻到一套我自己練「小八極」的照片!
這套拳,拍攝于十、八、年、前。 當(dāng)時,我五十六歲。 記得很清楚的,是當(dāng)日深刻的慨嘆:這真是蒲柳之資,望秋先零哪...... 當(dāng)然,也有羞慚,也有不甘,也胡涂地不免亂想:我再練練,等什么時候,重拍!
如今、我清醒了:無論這套拳、那套刀,隨時可以重拍,毫無疑問。拍來更加不如十三年前,也毫無疑問!
也罷,就將這套「小八極」,隨文刊出。 我坦白自首,你批判從嚴(yán);一同來尋求真理吧!
特別要說明的是:有幾處重復(fù)的招式、省略了。有幾個向「隅」(45°)的動作、調(diào)「正」了。 而、更有幾個不知何故,留存在「小八極」這初級套路中的高級練法、回歸了。 并且、以上三點都得到了老師的檢驗、同意,并獎譽我說:「本來應(yīng)當(dāng)這樣」!
接著,再談那最后還要一說的高智商動作。先請回述:高手動作,初學(xué)之人不可學(xué),是因為——難。 程度沒到,學(xué)了也是假的。 好比小學(xué)生,使用博士班的教材,這算什么名堂! ﹖
而、高齡動作,年輕之人不可學(xué),則是因為——逃避其難! 年老長輩力不從心,無法勉強。而且,此處雖有小瑕疵,仍然不能掩大瑜。 如果年紀(jì)輕輕就瞎胡練,把所應(yīng)有,也是必須有的訓(xùn)練弄不見了,趨易避難。 等到養(yǎng)成壞習(xí)慣,改也改不了就回頭反咬一口,入骨三分,硬說如此如此是真?zhèn)?!天理何存姑且不去問,八極拳是一定存在不了多久了!
好逸惡勞,本是人類的通性。 練拳不要累,就同賺錢不要累一樣,早成時代青年共同奉行之天職、之義務(wù)!
有些拳派,其訓(xùn)練是采用徐徐入手,漸漸到位之方式的。 是循循善誘,而使人欲罷不能的。
偏偏、八極拳正好相反。 八極拳所采用的啟蒙功夫,打頭上起就同時包含了嚴(yán)格淘汰的入學(xué)考試在其中。身與心,不合本門要求的,不喜本門旨趣的,不如罷去,以免兩誤。
而況,一百年前,武術(shù)是用來拼命的。 不合則去,君子自重。 切忌頂了一個大門派、大名師,卻完全不能吃那份苦、練那種功!這在古早,可是性命交關(guān)的買賣呵!
時代,不同了;武術(shù),沒用了。 聰明過人的青年才俊,絕不是有意作弊,存心為惡。而完全是自然而然,不費吹灰之力地,就把八極拳中一切艱難的練法,所有精密的要求,清洗了個一乾二凈! 還剩下什么? 還練些什么呢! ﹖還剩下空洞的套路。
專門演練空無一物的套路,就不是練武,而是一種崇拜儀式的舉行。一趟八極,連打八次也不累,還以為是菩薩保佑。 其實? 只因身法全無,乃處于半休息之狀態(tài)。
請千萬不要忘記了:三「高」呀! 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肪高的話,那怕人不死!﹖「高」手、「高」齡、與「高」智交乘作用在一起的練法,八極拳也是死定了! 八極三「高」不可攀哪,那是危巖,是寶島地質(zhì)最多的土石流!
年輕輕的八極拳家要告辭了;一個個心中忐忑、臉上惶惑...... 而、我實在愛莫能助,只顧陪著難受,真是令人不忍......
因為他們的誠意,不好意思敷衍,說什么:你們本來就不錯,又能夠不恥下問。你們可比大多數(shù)的八極同道好多了,真是太厲害了!
正相反地,我也誠意十分地,奉上一把密鑰匙,曰:練身體嘛,那有不辛苦的!﹖打拳、跳舞、游泳、體操、田徑、球類...... 你說吧,全都一樣! 所以呀,歸根究底,這所謂的三「高」,全歸在一個字兒上頭,叫:懶!
高手動作,是千捶百煉之后的簡捷。 我不捶不煉,畫虎類犬,是懶。高齡動作,是不得已。 而、筋骨的蕭條雖不可取,神情氣宇,與那身手組合之精密,攻防意緒之洗煉,仍然是令人嘆美,足為法式的。 我呢? 如果只見到那份老態(tài),就見「劣」心喜,依樣葫蘆。那就難怪會順?biāo)浦郏愿氏铝鞯匮邪l(fā)出無窮無盡的高智動作來了!
聰明,是好的。 聰明而做壞事,就叫奸巧! 而奸巧是用來打擊敵人的。比如:兵不厭詐。 兵者詭道也。 沒有聽過以詭詐之道來傷害自己的!
打拳練功的道理、??;做人處世的道理、大。 雖然大小有分別,原則是一樣的。切記八極拳想練好的話,就千萬不可以因聰明而生懶惰之心,由懶惰而生三「高」之法哦!
唉,武術(shù)不好就算了,千萬不要年輕輕的,就把心術(shù)給打壞了! “聰明反被聰明誤,僥幸成功自古無”。還是這句老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