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研究表明:試管嬰兒成年后更幸福!真相是……
近日,一項澳大利亞的新研究顯示,通過ART(輔助生殖技術)受孕的兒童可能會在成年后生活質量上有一些優(yōu)勢,更幸福。研究結果發(fā)表在《人類生育能力》雜志上,一時間成為了網友討論的熱點話題,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這項研究調查了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193名通過輔助生殖技術出生的年輕人,參與者分別在18-28歲(T1)和22-35歲(T2)時間段完成問卷,問卷包括標準化生活質量:身體健康、心里健康、社會關系、生活環(huán)境,然后研究人員對于其它干擾因素進行了統(tǒng)計調整后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通過輔助生殖技術出生的成年人在T2階段時社會關系和生活環(huán)境方面得分較高,并且在T1階段壓力較小、與父母的關系更好、有更好的財務狀況、身體更健康。針對這一研究結果,評論區(qū)的網友也是眾說紛紜。

有些網友說,“因為試管嬰兒家里都很有錢”、“有錢才能做的起”。誠然,做試管的費用相對來說并不低,但更像另外一位網友說的,“除了經濟上的原因,去做試管的都是充分做好了做父母心理準備的人”。經濟基礎對于幸福指數來說,并不是唯一標準。
試管寶寶大多來之不易,父母備孕期間付出了比自然懷孕更多的辛苦和努力,如果不是特別渴望一個孩子,很難有堅持到底的勇氣與毅力。而對孩子來說,父母無條件的愛與尊重、良好的家庭氛圍,都有助于孩子成為身心健康、人格和能力發(fā)展健全的人,這些特質自然能夠幫助他們,在成年后有能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這份研究報告中還提到,雖然本次研究探索的結果令人放心,但應該謹慎理解它們,原因是參加第一階段的許多人并沒有參加后續(xù)的研究。其實不管如何受孕,與父母的關系融洽,心理壓力小,身體健康以及更好的財務狀況都有助于提高成年人的生活質量。
都說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孩子真正的起跑線就是父母本身。這個起跑線并不一定單純指物質條件和經濟基礎,更多的還有為人父母良好的品格修養(yǎng)、穩(wěn)定的情緒狀態(tài)和身心的健康,以及一個平等和睦的家庭環(huán)境。在一個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下長大,接受父母這個“第一任老師”的榜樣教育,自然更有可能成長為一個能夠自己創(chuàng)造幸福、感知幸福的人。
對于我們試管助孕的家庭來說,為了迎接寶寶的到來需要付出很多努力。試管治療周期較長,而且面臨失敗的風險,助孕人群的身體和心理都要承受不小的考驗,經濟上也面臨一定的壓力,容易產生焦慮等負面情緒。還有一部分備孕家庭,夫妻雙方都面臨著一定的職場壓力,試管治療需要進行多次請假,也成為了不小的困擾。
為此,一些生殖醫(yī)院為了滿足上班族的備孕需求,緩解患者的備孕壓力,特意開設了夜間門診。北京家恩德運醫(yī)院就從4月6起,在每周一、周三17:00-21:00開放了夜間門診。有體驗過夜診的患者表示:“夜診時間錯開高峰,人沒有白天那么多,可以放心做檢查,不用請假,不會耽誤白天的上班時間。醫(yī)院還貼心準備了小吃、簡餐、甜品等,就診體驗很不錯?!?/p>
試管備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試管家庭為了備孕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對孩子無私的愛,都是能讓試管嬰兒成年后更幸福不可或缺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