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試著玩了一下「魷魚游戲」,差點無人生還
大家好,我是小肥良。
談到這段時間最火爆的劇,非《魷魚游戲》莫屬了。
這部豆瓣評分7.8分的韓劇,光微博詞條就有13.5億的閱讀,這幾天天天掛在熱搜上面:
《魷魚游戲》這部劇,其實也是「大逃殺」的題材。
講的是456位參賽者為了456億韓元獎金,賭上自己的性命,去參加一場模擬生存游戲。
在這一系列的生存游戲中,最負盛名、最出圈的大概就是第二關(guān):椪糖游戲。
規(guī)則很簡單:
椪糖上一共有雨傘、星星、三角形、圓形四種圖案。
參賽者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把椪糖上的圖案完整摳出。
工具只有一根針,失敗者就地處決。
一開始,主角抽到的圖案是難度最高的雨傘。
有人的椪糖碎了,結(jié)果當場去世。
后來主角發(fā)現(xiàn),用口水能讓椪糖融化,從而能將椪糖上的圖案完整摳出來。
因此主角開始瘋狂舔椪糖,最后在時間即將截止的時候成功將圖案摳出。
《魷魚游戲》爆火后,不少的小伙伴也開始玩起了“椪糖游戲”。
但挑戰(zhàn)成功的只是小數(shù),失敗拉去槍斃才是人生的常態(tài):
圖源B站UP主:古樂了了
圖源B站UP主:子璇公子
于是我今天召集了編輯部的四尊大神,邀請他們來玩「椪糖挑戰(zhàn)」!
贏了我請吃飯,輸了他們請我吃飯!
從左到右依次是:小末、小智、老馬、老吳。
游戲開始前,我先拜托公司的廚師小姐姐做了四份椪糖:
萬事俱備,游戲開始!
首先登場的是老馬,只見他充滿信心地開始摳圖案:
然后第一下就裂開了…
絕望的老馬癱坐在沙發(fā)上。
而其他人絲毫沒有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
第二個要上場的,是小末。
只見她手起針落,第一個角就順利地摳了出來:
然而就當她向第二個角發(fā)起進攻時,意外發(fā)生了:
第三個登場的老吳,一開始也是很順利地摳出第一個角:
然而當她摳第二個角時,又翻車了:
這時候,作為全村希望的小智,背上承擔的壓力可想而知。
重壓之下,小智做出了一個令在場的人無比驚訝的舉動:
他看了看手里的針,輕蔑一笑,將其甩了出去:
然后和劇中的主角一樣,開始舔了起來!
第5分鐘,他說他舌頭已經(jīng)麻了:
第7分鐘,他說他的舌頭已經(jīng)有點痛了:
7分39秒,椪糖的一個角被舔掉,里面的圖案絲毫沒有受損:
8分27秒,椪糖的第二個角自動掉落。
里面的圖案同樣沒有受損:
8分42秒,奇跡發(fā)生了:
圖案外的椪糖全部脫落,露出了里面的花花!
小智他真的做到了!
看來《魷魚游戲》里,舔椪糖這個橋段至少是真的,我們實踐過發(fā)現(xiàn)是可行的:
后來看花絮,也證實了我的想法。
當時劇組拍攝時,就準備了相當多的糖來實拍,還請專業(yè)人士來片場熬糖:
而《魷魚游戲》的爆火,也帶火了椪糖。
目前在國外的各大購物網(wǎng)站,已經(jīng)有不少椪糖在線上售賣:
外國人沒有椪糖可以玩的時候,甚至只能玩“蚊香”度日:
那有的小伙伴就要問了:
“這椪糖是哪來的?為啥我聽都沒聽過?”
事實上,椪糖作為一款東亞地區(qū)較為常見的小吃,在日本、我國臺灣等地都有流傳。
也叫“膨糖”、“灶糖”等叫法。
而日本動畫《櫻桃小丸子》中。
小丸子的奶奶就曾為小丸子做過一種叫「卡美羅」的小吃:
這個也是椪糖的一個變種。
由于本文的主題還是《魷魚游戲》,我就拿韓國人做椪糖來舉例。
首先,往小容器中加入糖,白糖白砂糖都可以,加一小勺水后,加熱不停攪拌。
沒有這個小容器的話用勺子也可以。
加熱到焦糖色時要快速攪拌,再放入兩小勺小蘇打后,繼續(xù)攪拌。
直到變顏色,變膨脹為之:
最后將糖倒在撒上白砂糖的板子上,冷卻一下,用一個容器按一下,按成圓形。
最后用模具扣上你喜歡的圖案,一塊完美的椪糖就做出來了:
由于椪糖上的圖案可以用模具按出來,因此誕生了許多生草的椪糖。
比如中國神仙版椪糖:
星巴克椪糖:
清明上河圖椪糖:
以及變形金剛椪糖:
得了,要是劇里抽到這些椪糖,建議直接搶槍自殺算了。
椪糖的制作還是很簡單的,想在家體驗一下“椪糖挑戰(zhàn)”的話可以試著做幾個椪糖哦!
不說了,我要請他們吃飯了,咱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