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咸魚地圖,就問你魔不魔性?


為了被你吃掉(或者臭翻你)
咸魚們有多努力,你知道嗎?
咸魚,咸魚科咸魚屬動物。它們體型不定,多以躺姿活動;適應(yīng)性極強,廣泛分布于我國各省市——管你沿海不沿海,只要有水,就是咸魚的天下。

可以香飄萬里,也可以臭翻你。
在美味進化的道路上,幾千年來,咸魚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為了將躺平刻入DNA,每一條咸魚都要經(jīng)過鹽鹵的考驗;為了抗擊霉菌和蒼蠅的進攻,大部分咸魚都磨煉了一身“老繭”;為了迎接將來的幸福生活,咸魚得先扛住日曬,還需再經(jīng)歷風(fēng)吹,但是雨打真的不行,否則魚生會發(fā)爛發(fā)臭……


比如這條魔性十足的魔鬼魚。
為了反抗生活,甚至背刺生活,咸魚用了幾千年,終于參悟了躺平的奧義——哪怕是真·咸魚,也要努力做最好吃的那一條!
- 01 -
咸魚躺平第一式:鹽漬
吃魚,本是一件易分南北、常別菜系的事。偏偏,咸魚就像是八、九月份的雨,才不管你是南是北,直接一招鮮吃遍天下,一心做個大智若愚的快樂咸魚。

就有曬起來特別壯觀的咸魚。
圖為江西鄱陽湖畔。
沒錯,從沙漠中流淌的塔里木河,到隆冬寒風(fēng)凜冽的查干湖,再到奔涌不停的四大水系,以及波瀾不驚的四大海,都有咸魚們不可或缺的身影。每年漁汛之日,就是魚界最卷之時,但咸魚卻一反大流,走上了用躺平開啟反卷、用魔法打敗魔法的神奇之路。

為了獲得簡單快樂的生活,咸魚領(lǐng)會出的生活第一式,就是鹽漬。
鹽漬,屬于一眼就能看穿的入門級烹飪手法。但在海鮮大省山東,特別是呼吸都帶著海鹽味的膠東人眼里,鹽漬就是日常;以此制成的回水咸魚干,更不是什么廚房小白都有能力復(fù)刻的漁家美味。

秘訣是用食鹽創(chuàng)造海水的感覺。
圖 / 圖蟲·創(chuàng)意 ?攝影 / ChenPG
回水咸魚干,取黃海、渤海的新鮮漁獲,配以冬日的暖陽和狂風(fēng)。鲅魚、鯧魚、鰻魚、黃花魚……幾乎所有常見的魚,都能做成咸魚干;只見漁家人手起刀落,將魚兒對半刨開、除去內(nèi)臟,再均勻地抹上一層鹽,它們便能開啟自己作為咸魚的漫漫一生。


短則半小時,長則四五個鐘頭,微微鹽漬的咸魚,就會“回到”令它自在的大海:魚肉間的多余水分被鹽帶走,聚集在魚的表面,仿佛海水一遍遍地沖刷;海風(fēng)一陣陣地吹拂,水最終消失殆盡,奇妙風(fēng)味卻擇機留下。
就這樣,大海一次次奔來,咸魚一天天遙望。盡管鹽漬消磨了時間,回水卻賦予了它們時間的魔法,最終有了令人生津的和諧風(fēng)味。

它能好吃得讓你根本停不下來。
圖為粵菜——順德咸魚餅。
咸魚的第一層風(fēng)味,當(dāng)然也不僅僅來自于回水。北方的暴腌、長江中下游的抱鹽、廣東的一夜埕,也都是塑造鹽漬咸魚的一把好手。
暴腌,也叫“爆腌”。在古代,人們將鹽漬后的魚類稱為“鮑魚”(不是現(xiàn)在的鮑魚?。?,鮑魚之肆熏鄰里;如今,華北一帶的老鄉(xiāng)們,將魚初步鹽漬、不經(jīng)風(fēng)干的輕腌法稱為暴腌——這是一種鮮咸魚,去腥的同時給魚增味,細胞失水后肉質(zhì)也更緊實;若加上白酒腌制,暴腌魚就會更加美味,咸魚之香誘街坊。

圖為河南商丘糟魚。
湖南、浙江一帶的抱鹽魚,與暴腌一脈相承。只是在水網(wǎng)遍地的長江中下游,鮮魚的易得,更襯得咸魚的珍貴——不食鮮、反先腌,腌完再香煎,或許就是水鄉(xiāng)人追求飲食精細、又講求實惠的浪漫。


圖 / 網(wǎng)絡(luò)
而一鹵鮮或一夜埕,也都是取新鮮打撈的魚類,迅速施以鹽漬魔法。
裹上鹽粒之后,鮮魚即便不經(jīng)歷冷藏,魚肉也會因為鹽的到來,逐漸平衡了嫩滑與勁道。鹽漬一夜后,或清蒸、或干煎,或取出繼續(xù)風(fēng)干,無論最終怎么烹飪,進嘴的魚肉都擁有與鮮魚相似,又截然不同的一抹絕鮮。
都鹽漬了,風(fēng)干的福氣你要不要?
不過呢,有些誘人的滋味,咸魚卻絲毫沒有和鮮魚一較高下的念頭。畢竟,魚味江湖這么大,咸鮮與醇厚結(jié)合的靈動之味,僅咸魚擁有。

圖中大的是鰻魚,小的是小黃魚。
每年一、二月,東海的濤聲里裹著“鲞(xiǎng)聲”,還張揚著咸魚的異香。在江浙一帶,咸魚繼承了古老的名字:魚鲞。舟山黃魚鹽漬,直接風(fēng)干便是老鲞,微微漂洗鹽味的則是淡鲞或白鲞。活蹦亂跳的肥嫩海鰻,在新鮮的西北風(fēng)里一頓猛吹,便是味勝雞肉的新風(fēng)鰻鲞。

大有一股咸魚高飛之意。
圖 / 圖蟲·創(chuàng)意 ?攝影 / Vilant
三、四月,飛魚應(yīng)邀來到寶島臺灣。鮮活的飛魚,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不過是海洋館里劃水的無名小魚;但在蘭嶼,飛魚晾曬的飛魚干卻是達悟族人從小吃到大的重要口糧。咸魚、鮮魚,能伴人走過一年四季的就是好魚。

圖為山東青島曬鰻魚。
四、五月,成群的雅羅魚游向黑龍江的故鄉(xiāng)。逆水的魚群帶著新生命匆匆地來,又帶著對新生活的期待匆匆地去;只有那些化身咸魚干的雅羅魚才能見到,自己所依戀的黑水,到底滋養(yǎng)著怎樣的一片白山。

做成咸魚反而能身價倍增。
八、九月,內(nèi)蒙古磴口段的黃河泛起粼粼波光。漫長的禁漁期一過,以鮮聞名的黃河鯉魚又回到了主場。到了寒冬臘月,家家戶戶都忙著制備咸魚的景象,正應(yīng)了那句:容不容得下磴口咸魚,是黃河鯉魚的氣度;能不能讓黃河鯉魚容下,是磴口咸魚的本事。

做成硬邦邦的咸魚,反而更好吃。
九、十月,明太魚群激起大海的層層浪濤。肉質(zhì)厚實的明太魚,風(fēng)干后就是朝鮮族同胞歷經(jīng)千年的美味積淀。它本是如同法棍一樣的食界兵器,但經(jīng)過吉林人的捶打手撕,配上辣醬的明太魚干,就是頂尖的魔法武器,直接令人舌尖破防于無形。


做成咸魚就是搶手年貨。
十一、十二月,寒風(fēng)占領(lǐng)了國內(nèi)大部分城鎮(zhèn),赤雞仔魚(紅魚)卻在海南島溫和的微風(fēng)里,肆意品味著暖陽。作為當(dāng)頭鴻運的化身,海南儋州的紅魚干因為喜慶外表,成為當(dāng)?shù)亟?jīng)典伴手禮。不過,真正讓它穩(wěn)坐海南咸魚一哥之位的,還是紅魚干百搭的咸甜之香。

這,就是風(fēng)干咸魚的美味密碼。它與鹽漬結(jié)合,為魚肉賦予了全新的風(fēng)味,正所謂這風(fēng)干的福氣,你這條咸魚,要是不要?
- 02 -
咸魚躺平第二式:腌制
人是有夢想的,咸魚也一樣。那些想讓自己更美味的咸魚們,會在人類的配合下,參悟出咸魚哲學(xué)的第二式:不在鹽漬中躺平,就在腌制中發(fā)酵。

圖為等待下一步腌制的咸魚。
圖 / 圖蟲·創(chuàng)意 ?攝影 / PhonProm
比如,主流的糟腌派——蕩平南方的咸魚一霸。黔系腌魚,或稱侗族腌魚,更是扛起了糟腌派的招牌。
與稻田伴生的鮮魚,先鹽漬、微晾,再腌入由鹽水、糯米和辣椒配置而成的酒糟之中,全部塞入木桶,存封數(shù)月甚至數(shù)年。待到這咸魚重見天日,便不再是街邊的無名小咸魚,而是集酸辣甜為一體的進階咸魚,也叫酸魚,是侗族人婚俗中的頂尖之禮。

有些酸魚甚至腌制了十年以上。
滇系腌魚,與黔系大概本出自一家。能代表云南咸魚的米腌酸魚,將糯米換成大米或餌塊,木桶換成陶罐;彝族腌魚,將糯米糟換成了玉米面,還加入了草果粉,一周左右就能食用。


桂系腌魚,也同黔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布泉酸魚就是其中典型,將產(chǎn)自南寧市布泉鄉(xiāng)的野魚切片微晾,炒干的玉米碎加水微煮,一干一濕混合密封,就能在半月里醞釀出能擊敗一切夏日悶熱的開胃涼菜。

圖為江南燒醉魚。
在烏篷船終日晃蕩的江南,浙系腌魚更善用家鄉(xiāng)現(xiàn)成的酒糟,尤其是在酒香彌漫的紹興;酒廠失火導(dǎo)致黃酒外泄,臨近水道的魚兒紛紛醉酒上浮,雖說是難得一見的奇聞,可紹興的醉魚,卻是用紹興糟燒白酒,真真切切地把無數(shù)鮮魚醉成了咸魚。

圖 / 圖蟲·創(chuàng)意 ?攝影 / 贛南特色美食
贛系糟腌,雖和浙西一樣愛用酒糟,卻又分出了贛南對陣贛西、贛東兩脈。前者追求先入酒糟腌,后蒸熟食用;后者則堅持先蒸熟,后腌制發(fā)酵。在贛南的南康,兩脈角逐的情況下,甚至還再添一步,腌制前還得先進行鹽漬和風(fēng)干。

腌制發(fā)酵的世界里,還藏了個掃地僧——湯腌派。湯腌派的北系咸魚,以山東膠州湯腌鲅魚為首:一盆魚,一缸湯,一年半載才開缸。湯腌派的南系,則以海南魚茶為尊:三兩稻米,二兩魚肉,一罐魚茶倒半鄉(xiāng)。
啥意思?香味遠揚唄。這種絕頂美食,只有吃過的人才懂~
- 03 -
咸魚躺平第三式:煙熏
當(dāng)然,也不是所有咸魚都暗藏著一絲嗅覺殺氣。至少在熏魚派的江湖里,南北咸魚就達成了共識:就算躺平了,也要香香的!

圖 / 圖蟲·創(chuàng)意 ?攝影 / Kranidi
還是大包郵區(qū),響當(dāng)當(dāng)?shù)?strong>甜口熏魚,無論蘇式、滬式還是浙式,在成為一塊合格的熏魚前,它們都要經(jīng)歷腌、炸、泡的重重修整。除了魔鬼魚干實在是長相優(yōu)雅到了另一個境界,包郵區(qū)的咸魚,都把精致氣質(zhì)狠狠拿捏。


冀系的白洋淀熏魚,雖身處華北,卻多少沾染了些江南氣質(zhì)。白糖加小米的熏料,不僅讓這片北方魚米之鄉(xiāng)縈繞一絲香甜。此外,還有山東的熏鲅魚,黑龍江的冷熏馬哈魚,內(nèi)蒙古先蒸后熏的磴口熏魚,新疆春熏秋食的烏倫古湖熏魚……它們都是不拘小節(jié),不那么在乎熏料的豪放系熏魚,香才是正道。

才是頂天立地的咸魚!
煙熏很恣意,壓腌很內(nèi)卷
煙熏,要的是煙火淬煉的魚生逆襲。也有咸魚走上了另一個魚生極端——壓腌。

但是真的好吃呀!
所謂壓腌,與其他派系的最大差別,就在于腌制過程中多一道壓制工序。
在沒有一條魚能活著離開的湖北,最經(jīng)典的咸魚就手握著“一洗,二抹,三腌,四壓,五吹,六放”的壓腌派寶典。新鮮草魚洗凈對剖,細致地抹上獨門香料;在懸掛風(fēng)干之前,已初見風(fēng)韻的腌魚層層堆疊,然后“嘿咗”一下,被壓上石塊、米袋臨時出演的除腥寶塔。

圖 / 圖蟲·創(chuàng)意 ?攝影 / ermess
壓腌,借由外力,讓鹽與香料更好地滲入咸魚的每一寸肌膚。短暫的腌制,既助力咸魚擁有綿長的風(fēng)味,又讓魚身更好定型、賣相更好。
湘皖兩地,大名鼎鼎的臭鱖魚,也是壓腌派的真?zhèn)鞯茏印W畛醯某赭Z魚,本是魚販們?yōu)榱诉\輸長江的新鮮鱖魚,一層魚、一層鹽,層層疊疊碼一桶的無奈之舉。結(jié)果,等魚運進安徽山村,人們發(fā)現(xiàn)鱖魚在臭烘烘的外表下,反而藏著鮮美的靈魂。

小黃魚,先抹料壓實腌制,風(fēng)干后又抹料一次,再入壇壓實。小黃魚表示,一入魚壇深似海,從此輕松是路人;為了走上另一種魚生,它不僅要忍受魚上疊魚,還得接受壇口厚厚封泥的殘酷現(xiàn)實。即便將來成功出壇,它還得面對魚壓蔥姜,料酒和雞油壓魚的最后考驗。
- 04 -
咸魚躺平第四式:文化飛升
若真要說卷與反卷,最令咸魚滿意的快樂老家,還得是廣東。

圖 / 圖蟲·創(chuàng)意 ?攝影 / momoeyes
粵系咸魚,不同的手法鑄就梅香(又稱霉香)和實肉兩大門派。梅香咸魚,需將鮮魚發(fā)酵1~2天,再加鹽腌制一周,曬干后會有奇特香味,肉質(zhì)松軟;實肉咸魚,無需發(fā)酵,直接把鮮魚插入鹽堆里腌制,頭下尾上,取出后魚身硬得能打人,魚肉干爽結(jié)實,略廢牙。

穩(wěn)坐粵系咸魚幫主之位的,還得是廣海的梅香咸魚。剁碎了配肉餅,蒸一蒸就是米飯殺手;切丁和雞肉共舞一鍋,就是咸魚雞粒炒飯,制霸早茶圈;或者蓋進沙煲,來一份咸魚臘味飯,溫暖每一個胃;還可以和茄子談戀愛,咸魚茄子煲奉上,香哭十里街坊。
腦洞再大點,咸魚還能抱著鮮魚蒸,在方寸之間上演一場隔世情、生死戀。

雙鮮傍身,人間美味。
雖然按今天的科學(xué)飲食標(biāo)準(zhǔn),咸魚擁有太多戲份并非一件好事??苫浵档南挑~,早就深入了廣東人的生活奧義:比“否極泰來”更接地氣的“咸魚翻身”,比“敢做敢當(dāng)”更有生活味的“食得咸魚抵得渴”,以及《少林足球》中振聾發(fā)聵的一句話:“做人如果沒有夢想,和咸魚有什么區(qū)別呢?”

甚至還夾雜著一絲對未來的祈愿。
沒有哪條鮮魚想離開水。沒有冷鏈、沒有生鮮次日達的年代,鮮魚能找到的護身符,就只有從海里來,又能回海里去的食鹽。就這樣,作為古老的保鮮智慧,咸魚默默陪伴著我們的一生,夢想就是比上一條更好吃一點。
所以,沒有不好吃的咸魚,只有不夠努力的咸魚!
文丨葉三土
文字編輯 | 水水
圖片編輯?| 水水
封圖 | 視覺中國
頭圖 | 圖蟲·創(chuàng)意
頭圖攝影 | Jimmyan8511
未標(biāo)注圖源者 | 視覺中國
本文系【地道風(fēng)物】原創(chuàng)內(nèi)容
未經(jīng)賬號授權(quán),禁止隨意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