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s減傷超詳解!——什么你竟是Logs高手 第 4 期

本文是【什么你竟是Logs高手】的第4期,主要介紹了 FF14 的減傷機制,以及 Logs 是如何展現(xiàn)減傷的。
第3期的內容是承傷頁面講解,但是原作者對其中的一些概念并沒有進行說明,在第4期才出現(xiàn)解釋,因此我先發(fā)布第4期的翻譯。
【譯注:下文中,“傷害快照”相關的詞會用這種字標注,“傷害結算”相關的詞會以這種字標注,以方便大家理解。】
原作者:MERU LUCIS | NA | Leviathan. Discord:?Slipstream#0007
譯者:X’ingtian Kaimen | JP | Asura.?Bili. Weibo(@四口鍋井人).
本文大約4200字,閱讀時間約11分鐘。
1.?了解減傷
FF14的減傷并不像看起來那么簡單,而且在游戲設計上,設計師還傾向于混淆傷害判定的一些關鍵信息。本教程將詳細介紹減傷的機制,以及在FFLogs上是如何體現(xiàn)的。
1.1. 快照和傷害結算
游戲中的每次實際承傷都由兩個判定組成-快照和傷害結算。
快照判定,指的是根據(jù)玩家的減傷計算最終傷害的過程。這包括護盾、基于buff的減傷(例如光之心)以及Boss身上的debuff減傷(例如昏亂)。在這一時刻之后,傷害就被“鎖定”了,玩家的任何進一步行動都不會影響他們即將受到的傷害。
傷害結算判定,則是指對玩家實際造成剛剛計算出的傷害、減少生命值、并可能殺死玩家角色。
傷害快照和結算之間的時間差不確定,但通常相差幾秒。
承傷頁面的事件視圖可以用來檢查傷害的快照時間及結算時間。

?
絕巴哈的十億核爆應該是這個時間差最令人迷惑的例子之一。十億核爆的快照發(fā)生在實際造成傷害前的5秒,這意味著在這5秒內應用的任何額外減傷(例如護盾)都將無效。
這種時間差也導致了另一個現(xiàn)象:在一個AOE傷害結算之后,有時你會看到身上的盾還在。這并不意味著這次攻擊就無視護盾,更有可能的是盾刷晚了,是在傷害快照之后才應用上去的。
1.2. 快照在什么時候判定?
上面提到過,在快照判定時,需要玩家身上帶有buff或?boss 身上有debuff才能減傷。因此,我們需要了解攻擊在什么時候快照。最常見快照時機的是boss讀條結束前,但有些副本也有額外的提示。
1.2.1. 有讀條、單次攻擊技能
游戲中的很多攻擊都是在讀條結束后造成單一傷害。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快照與讀條末尾大致重合,我們可以通過打開施法頁面的事件視圖,選擇“敵人”,來驗證這一點。

在上面的例子中,無盡頓悟(Akh Afah)讀條時間為7.7秒。讀條結束的同一秒內,傷害被快照了(譯注:讀條在11:45.248結束,快照在11:45.472)。護盾、buff和debuff減傷需要在讀條結束之前應用,才能成功減傷。
不過,有一些技能的確又在讀條結束之后很久才快照,這種情況很少見就是了。

這張圖是來自終極之戰(zhàn)(極小黑鳥)的。她的全屏攻擊是Elegeia,可能看起來像標準的全屏AOE,但實際上在她的Elegeia Unforgotten在讀條結束后將近4秒才快照。這個讀條很短(5秒),所以就算你在讀條時就用了持續(xù)10秒的debuff減傷(例如雪仇昏亂),也不會有過期的風險(5+4<10)。但是,對于這類讀條結束后才快照的傷害,過早使用減傷技能一般都有問題。
1.2.2. 讀條后進行多次攻擊
也有一部分攻擊,例如龍族經典的“死亡輪回/AkhMorn”,會在一次讀條結束后連續(xù)進行多次攻擊。很多人錯誤地認為,其傷害僅僅和讀條結束時的狀態(tài)有關——所有攻擊都在讀條的結尾快照。這是不對的,實際上每次攻擊都有獨立的快照,且通常發(fā)生在每次攻擊的傷害結算前的很短一段時間內。

?
在上面的示例中,死亡輪回/Akh Morn在讀條結束后命中四次,每次都有自己的傷害快照,間隔為1-2秒。這意味著,如果在死亡輪回讀條期間過早應用減傷,它可能無法覆蓋后幾次死亡輪回。相反,即使你在讀條結束時沒有應用減傷,你仍然可以減傷后面的幾次。

?
你可以在承傷頁面的事件視圖下看到這個現(xiàn)象。屏幕截圖顯示,牽制稍微給晚了一些,在死亡輪回/Akh Morn的讀條結束后才給到。但由于四次命中有獨立的快照,它能夠減輕最后三次命中。對于一些多段攻擊,將減傷延遲到讀條結束之后以覆蓋更多次傷害,可能好處更大。
1.2.3. DoT(Damage Over Time)
一些攻擊對玩家造成持續(xù)傷害(簡稱DoT)的debuff。dot每次判定的傷害量,是在施加debuff的時候,根據(jù)百分比減傷確定的,在debuff生效后,我們使用的任何百分比減傷都無效。這也意味著只要百分比減傷在施加 Debuff 時存在,即使在傷害快照后立即過期,都會降低后續(xù)所有DoT的傷害。
而護盾則與每一跳的傷害沒有關系。它們的確會減少DoT的傷害,但它們不會像百分比減傷那樣改變每一跳的威力。和百分比減傷相比,盾的好處就在于,就算盾刷晚了,它仍然可以抵擋DoT的傷害。
1.2.4. 與讀條無關的傷害
最后來談談一些沒有明確與讀條相關聯(lián)的傷害,這些傷害往往作為更大機制的一部分而存在。為了有效地減輕這些傷害,我們可能需要尋找其他的提示。
某些傷害與debuff的倒計時相關聯(lián),在該debuff結束時造成傷害,例如E2S和E12S中的延遲詠唱,或絕亞中的水和雷debuff。這些攻擊的快照時機是debuff效果消失的時候,所以你可以用倒計時來代替讀條。

?
【譯注:上圖中,殘暴正義號施加的水分攤在 debuff 消失后 0.1 秒內進行了快照】
其他攻擊則沒有明確的時間標志,我們必須參考游戲錄像,并在戰(zhàn)斗中尋找潛在的視覺或音頻提示,以幫助我們確定減傷的時機。很多傷害是剛好在傷害結算之前快照的,但是最好通過logs確認一下。

?
上面的示例來自極媽,這是一個沒有讀條的分攤(Crystalline Water III),它與其他一些機制結合出現(xiàn)。屏幕截圖表明,快照就在傷害結算前的0.6秒(與前面提到的十億核爆不同),因此我們基本可以將傷害結算的時機視為快照,以確定減傷的時機。
1.3. 識別傷害類型
很多減傷對魔法和物理傷害都有效,但也有一些只對一種類型有效(例如赤魔的抗死),或者像牽制那樣,對另一種傷害的減傷效果低一些。一個好的減傷計劃需要我們確定攻擊是魔法還是物理攻擊。不幸的是,游戲本身沒有提供這些信息。好在logs的承傷頁面中“All Abilities/所有能力”的下拉菜單提供了所需的信息。
【譯注:6.3 以后游戲里會顯示魔法、物理、黑暗傷害了。】

?
不同的傷害類型在FFLogs有不同顏色編碼,藍色代表魔法傷害,橙色代表物理傷害,紫色代表兩者都不是,或者玩家稱之為“黑暗”傷害。與大部分人的意見相反,與類型無關的減傷(例如雪仇或桑巴)在理論上都可以降低紫色的“黑暗”傷害。然而,最近的高難本中,“黑暗”這個傷害屬性,基本被設計在基于血量上限百分比的傷害。這種傷害并不能通過任何的百分比減傷來減少,有時甚至也會忽略護盾。

?
FFLogs會將敵人的DoT顯示為黃色,因為它們的實際類型未知。一般來說,DoT與造成它們的攻擊屬于同一類型。在不知道裸傷的情況下,我們可能需要一些其他的辦法來搞清DoT的傷害類型。比如,我們可以使用魔法或物理專用的減傷進行減傷測試,或者查看DoT對魔法和物理職業(yè)的平均傷害——因為這兩個職能的魔法和物理防御差別很大。

?
上面的截圖是來自E11S的DoT攻擊。這個DoT是由魔法全屏AOE 光炎圓光造成的,所以我們可以猜測,其DoT也是魔法傷害。但你也可以看到,DoT對非坦克物理職業(yè)造成更高的平均傷害,因為物理職業(yè)的魔法防御比法師更低。
1.4. 基于debuff的減傷和傷害單位
減傷百分比分為兩類:
1.?施加在玩家身上的buff可以減少受到的傷害。
2.?對敵人施加debuff,減少其造成的傷害。
從傷害計算的角度來看,10%的buff減免等同于10%的debuff減免。但從實用的角度來看,buff和debuff各有優(yōu)缺點,debuff減傷需要選中目標,而buff減傷需要其他玩家在釋放范圍內。
debuff減傷還有另一個小問題,你得搞清楚減傷是否適用于非Boss單位施放的攻擊。雖然在單目標戰(zhàn)斗中,我們一般只看到一個Boss單位,但Boss實際上由多個單位組成,分別造成傷害,并執(zhí)行特定機制。
在FF14中,一個單位一次只能施加一次傷害。意思是就算都可以看作全團傷害,但是施放攻擊的單位可能不一樣。
經典的全屏AOE,是由可選中的Boss單位施放的。但是,那些對每個玩家角色造成不同傷害的攻擊,是由看不見的八個隱藏單位執(zhí)行的,例如分散機制。

?
上面的FFLogs截圖是分散傷害的一個典例,有八個海德林(Hydaelyn)子單位對玩家造成傷害,分別對應每個分散圈。這些隱藏單位可以在FFLogs中通過名稱后的數(shù)字后綴來識別。
游戲里并未表明隱藏單位也會受Boss單位身上的debuff的影響,但通過大量測試我們發(fā)現(xiàn),debuff類減傷同樣會降低隱藏單位造成的傷害。
Logs會將諸如昏亂、牽制、雪仇之類的debuff鏡像到隱藏單位上,并在傷害計算中考慮到debuff,但logs偶爾也會出現(xiàn)錯誤。
【譯注:出現(xiàn)錯誤的情況可以看第3章的Mitigation/減傷一章】
請記住,在logs中沒有debuff減傷效果并不一定說明它無法減輕傷害。

?
上面的示例顯示雪仇減輕了P4S六運中拉線造成的傷害,說明拉線傷害實際上是由Boss的隱藏單位釋放的,而不是像許多玩家認為的那樣,有一個叫“荊棘”的單位釋放了這些傷害。
1.5. 減傷延遲和護盾傳播延遲
游戲中的所有狀態(tài)(buff/debuff)的生效都有延遲,這意味著在太接近快照時間的情況下按下減傷可能會開晚。

?
戰(zhàn)士在雙重沖擊的傷害快照之前按下了原初的血氣,但直到0.6秒后才獲得該技能的減傷和護盾buff,錯過了快照,并受到了全額傷害。這就是為什么你經常聽說,坦克要在不超過70%讀條的情況下按下減傷——雖然快照本身在讀條的末尾,但在你需要考慮減傷buff生效的延遲。

?
同樣,debuff減傷的技能使用和debuff生效之間,也是有延遲的。
【譯注:紅框里是昏亂,施法時間是02:04.297,生效時間是02:04.918。】
護盾和范圍buff的減傷也有傳播延遲,因為狀態(tài)需要逐個覆蓋范圍內的所有玩家。這有時會導致只有部分玩家在攻擊中受到致命傷害,因為他們排在傳播順序的最后。雖然大量的治療護盾,例如學賢的群盾都不會受到傳播延遲的影響、會同時應用于整個隊伍,但其他護盾(例如泛輸血/Panhaima)可能會有顯著的傳播延遲,當泛輸血到達最后一名玩家時,幾乎落后第一名整整一秒。

?
像黑盾或天星交錯這樣的單盾在延遲方面也有很大不同——前者需要超過半秒的時間生效,而后者在按下按鈕后的瞬間就上好了。盾的延遲沒有一個準確的規(guī)律,我們只能憑測試來判斷。
1.6. 多減傷乘算和護盾
在FF14里,減傷百分比以乘法方式而非加法方式疊加。例如,同時使用1個20%、1個30%和2個10%的減傷,玩家會受到0.8*0.7*0.9*0.9=0.45倍傷害,傷害減免為55%而不是20+30+10+10=70%.

?
這也是FFLogs得出最終減傷百分比數(shù)字的方式。在上面的例子中,暗影墻、鐵壁、桑巴、跑得快組合在一起可以減輕55%的傷害。暗黑布道和棄明投暗也是減傷buff,但不計入減傷,因為Holy Bladedance本身是物理的。
另一方面,只要護盾能疊加,盾值就是純粹的加法。在對裸傷計算完所有百分比減傷后,就是計算護盾了。因此,我們可能通過非常小的百分比減傷,來應對極重的攻擊。

?
這次攻擊的百分比減傷非常小,總計僅減少31%,其中減傷大部分是通過厚達6w4的盾實現(xiàn)的。
1.7. FFLogs上的減傷視圖
最后,F(xiàn)FLogs允許我們在治療頁面下查看我們的技能減輕了多少傷害量,在右上角菜單中選擇“緩解/mitigation”即可。

?
默認僅顯示按百分比減傷減少的傷害,不包括護盾。我們可以選擇“緩解”旁邊的“吸收/Absorb”按鈕來顯示護盾。
?

2.變更日志
2022年5月26日:添加了指南。
2023-01-26:第一版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