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玉璽到底到哪里去了?(十九)

經(jīng)過王莽一劫,傳國玉璽首次破損,不過也更加提高了身價。新莽大亂中傳國玉璽雖然在多個草頭王中間傳遞過,好歹脈絡一直是清晰的。因此有驚無險地又落入了東漢王朝的手里。在東漢穩(wěn)定傳承的近180多年間沒有什么大事情。不過到了漢末,問題又來了。公元184年爆發(fā)的黃巾大起義動搖了東漢的穩(wěn)固統(tǒng)治。外戚干政和宦官專Q讓東漢的統(tǒng)治中樞越來越薄。到了漢靈帝中平6年,袁紹等人鼓動大將軍何進全部誅殺宦官以絕后患。而何進猶豫不決,反倒被宦官們騙到內(nèi)宮當即干掉。袁紹等人見何進被殺,于是沖入宮內(nèi)把十常侍和大大小小的宦官全部殺光。十常侍之一的段珪攜漢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xié)一起出逃,傳國玉璽也隨之失蹤。在出逃的路上段珪又被殺,而按照何進和袁紹詔令進京“勤王”的,

涼州軍閥董卓掌握了洛陽的局面。董卓進入洛陽的兵馬不多但是野心很大,立即廢掉了漢帝劉辯而另立劉協(xié)為新帝,朝臣誰敢反對就殺掉誰。袁紹家族四世三公,敢和董卓當面翻臉,董卓本想立即殺掉袁紹,因為袁紹家族背景太深厚而未敢下手。于是袁紹到關東后當起了反董卓的盟主。曹操背景沒有袁紹那么深厚,只能假裝討好董卓,結果想行刺不成,也只好逃回老家組織起兵反董。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雖然沒有完全打贏,但是也給董卓很大的心理壓力,居然決定一把火燒了兩漢以來400多年修筑起來的繁華洛陽城,而挾持漢帝劉協(xié)一起逃到西京長安避風頭。到了長安以后,又發(fā)生的司徒王允用計離間呂布和董卓的故事。呂布殺掉董卓后,王允掌握了洛陽的形勢。不過王允的書生意氣證明其無力掌握漢朝的行政中樞,

結果引發(fā)了董卓手下李傕郭汜帶領的涼州兵的集體反叛!王允只好自殺,呂布被迫東逃。隨后李傕郭汜居然掌握了長安政Q好幾年的而時間,以漢帝的名義到處封G許愿,拉攏分化關東諸侯。不過漢帝劉協(xié)卻一直找不到傳國玉璽,暗示氣數(shù)將盡。漢帝劉協(xié)一輩子被人當傀儡,實際上窩囊了一輩子;最終還要獻出又找回來的傳國玉璽和列祖列宗的400年江山社稷。最終謚號漢獻帝。獻帝怎么看也不是一個好聽的名號;但是漢獻帝劉協(xié)生前一點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身后的評價更是隨波逐流。那么傳國玉璽是怎么找回來的呢?也就是前面提到的18路諸侯反董卓的時候,作為先鋒的江東猛虎孫堅非常能打。斬殺了董卓的大將華雄。因此華雄是孫堅斬的,關公溫酒斬華雄完全是張冠李戴。孫堅作為先鋒首先攻入已經(jīng)是大火之后一片廢墟的洛陽城。一天早上,有士兵看到原先宮殿區(qū)的南甄宮一井中有五彩云冒出。

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認為古人迷信,傳說有五彩云冒出的地方一定不一般。于是孫堅派人下井,發(fā)現(xiàn)是一名投井自盡的宮女脖子上有一個小寶盒。撈上來打開一看,居然就是失蹤了幾年的傳國玉璽。孫堅得到傳國玉璽后下令手下士兵不得聲張,自認為自家得到傳國玉璽,意味著有帝王運數(shù)。因此沒有心思再打下去,準備立即帶領本部人馬,攜帶傳國玉璽回江東偷偷發(fā)展壯大,有機會實現(xiàn)自己的帝王夢。不過事情沒有不透風的墻。孫堅偶然找到傳國玉璽的消息,已經(jīng)被盟主袁紹得知。于是袁紹當面向?qū)O堅索要傳國玉璽。但是孫堅私心膨脹,賭咒發(fā)誓自己根本沒有見過玉璽。袁紹沒有辦法只得作罷;而孫堅也因此和其他諸侯鬧翻。孫堅私藏玉璽,不但沒當上皇帝,反倒死于非命的賭咒很快應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