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共同播下的向日葵種子開了花,像極了不斷奮力成長的你們|志青春



?
本期導讀:用鏡頭記載大事小情,用聲音傳達所悟所思。百變的是音畫,不變的是我們記錄青春的初心?!吨厩啻骸窓谀恳岳首x、視頻的形式,講述有溫度、有情懷、有力量的志愿故事。志青春,愿常在。
作者:曹婧逸,西北大學第24屆研究生支教團志愿者,服務于陜西省渭南市富平縣東區(qū)小學。

? ? ? 從“老師,什么時候放學啊”到“老師,我還想讓你陪我再學一年”,從在我面前靦腆地半天說不出話到一下課圍在我身邊嘰嘰喳喳,從一開始對不上你們的名字到后來對你們的性格也了如指掌,我們相互陪伴度過了人生中至關重要的一年,也見證著彼此的成長。

是老師,更是學生
? ? ? ? 記得初見的那一天,你們一個個躲在家長身后,用好奇又害怕的目光悄悄偷看我。其實,面對幼小的你們我也一樣忐忑,怕你們哭,怕你們坐不住,怕教不好你們??上驳氖牵銈?nèi)缤活w顆飽滿的種子,經(jīng)過為期一周入學教育的“滋養(yǎng)”,個個都冒出了端正而稚嫩的芽兒。端正的坐姿、洪亮的問好、整齊的隊伍,讓我又驚喜又欣慰。

? ? ? ? 記得為你們上的第一堂課,因為太過緊張,課前還專門先去聽了教研組長的示范課。雖然那一堂課與之后比顯然是青澀的,但你們明亮而專注的眼睛和小聲但堅定的回答為我注入了無窮的信心和動力,讓我切身感受到教師身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和榮光,讓我暗暗發(fā)誓:一定要盡己所能帶好你們。
? ? ? ?第一次拿起跳繩、第一次在回廊下讀書、第一次參加運動會······第一次值周、第一次開家長會、第一次和學生談心······你們漸漸適應了小學生活,我也對教師這一工作更加熟悉和自信。

付出愛,更收獲愛
? ? ? ? 記得人生中第一次以教師的身份度過的教師節(jié),雖然在課堂上你們有些人還是害羞、不敢回答問題,但會為我準備手工花、用歪歪扭扭的字寫賀卡。聽著你們一聲聲的“老師,節(jié)日快樂”,看著你們?yōu)槲覝蕚涞摹靶◇@喜”,我心中不自覺涌起陣陣暖流。

? ? ? ?記得第一次兌刮刮卡時你們的興奮和期待,集齊了貼紙的同學將手中的書舉得高高的等我過去發(fā)刮刮卡,其他同學一個個伸長了脖子想要第一時間看到能夠兌換的禮物,看著被卡通本、捏捏樂、寵物橡皮等小獎品成功吸引的你們,我也悄悄松了一口氣。

? ? ? ? 記得每周三次的板書練習,一開始總會不自覺寫歪的粉筆字越來越整齊,對于怎樣組合各類題型的練習也越來越熟練。記得線上教學時每天布置練習,從一開始看花了眼到后來批改得又準又快。也記得你們總喜歡下課后也纏著我,或是和我分享生活趣事,或是給我手上畫畫,或是送給我各種小紙片,不知不覺就聽到了下一堂課的預備鈴。

? ? ? ?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那一個平凡的課間,我經(jīng)過你們玩耍的走廊,微笑地回應著你們的一聲聲“曹老師”“老師好”卻突然被揪住了衣角,“老師,你就是我們的火車頭”,一個又一個孩子跟在了我的后面,我第一次如此直白地感受到你們?nèi)坏男湃魏拖矚g。

花正開,更等花開
? ? ? ?記得臨近離別時我遲遲沒有想好怎么向你們開口,終于鼓起勇氣告訴你們時,聽到你們“老師,真的不能再帶我們了嗎”“老師,是不是我們再乖一點你就能帶我們了”“老師,我想讓你陪我們到六年級”,看到你們悄悄擦掉眼角的淚水,我也不知不覺變得哽咽。右手骨折的紫琪聽到我要走的消息時默默地一句話也沒說,卻用左手艱難卻堅持地寫著什么,下課后默默塞進了我的手心。回到辦公室,展開薄薄的一頁,我卻不自覺淚眼模糊。

? ? ? ?記得宇涵雖不舍卻還是帶著美好祝愿送給我的手電筒、記得澍格臨別時緊緊抱住我的胳膊不愿放開、記得曉童說要考上我在的西北大學、記得臨別時你們那么多人給我的留言里帶著“謝謝老師”“老師辛苦了”“西北大學”“要好好學習”······我欣慰于你們對我的喜愛和不舍,更欣喜于這一年你們每個人的飛速成長:知道了學習的重要,能體諒老師的辛苦,更漸漸有了自己的夢想。

? ? ? 這一年,我深入教學,也投身各項志愿服務。教學研討、集備比賽、校園活動、疫情防控、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志愿服務、五四晚會節(jié)目排練······處處都有我的身影。我在充實的生活中踐行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感受著來自領導、同事的關愛和學生們不時帶來的感動,在尋常的每一天里思考著“我能為學生帶來什么”和體會著“學生改變了我什么”,四季流轉間青春之花已然在頻陽大地上絢麗綻放。

? ? ? ?“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經(jīng)歷了支教這一年,才真正明白和懂得這句話里的分量和意義。獨一無二的58個孩子,再也回不去的一年,將成為我珍貴的人生財富。

?
? ? ? ?臨別時,偶然看見我們共同播下的向日葵種子已然開花并不斷向陽生長,像極了奮力成長的你們。期待著向日葵結出沉沉密密的果實,更期待著和絢麗綻放的你們在未來相聚!

出品:志青春工作室
朗讀者:楊曉(綿陽城市學院)
來源:西北大學第24屆研究生支教團志愿者投稿
編輯:李欣云(武漢設計工程學院)、金煜賢(常熟理工學院)
插圖:千庫網(wǎng)
責編:陳龔澤祖
校審:蓋奕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