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為之綱紀
用二進制代碼,來形容普通人的思維的話,普通人的思維是:010101010101010101...。
普通人的思維有一個特點,就是固化思維,所以他們非常喜歡玩梗,因為各種梗的思維排序方式,對于他們來說是非常新穎的,玩梗會讓他們的思維變成01010111101010101...中間波動那一下,就是在玩梗,思維的變化會讓他們臨時感受到做一個聰明人的快感,但是后面很快就變回了原來的固化思維,這是普通人的特性。所以,普通人講話時,有哪些內(nèi)容是在班門弄斧是非常好分辨的。
心理學,也就是中醫(yī)專業(yè)術語里的【神明】?!吧衩鳌倍衷诟鞣N醫(yī)書里頻繁出現(xiàn),其含義并不包含任何關于“神鬼”的內(nèi)容?!吧衩鳌敝皇恰瓣枤狻钡囊环N表現(xiàn)形式而已,其大概含義就是指【推動和主導一切事物發(fā)展變化這一過程背后的無形能量】。這種無形的能量在人體就叫【靈魂】。人體的一切行為,包括心理變化,都是由靈魂主導的,相信這么說就很好理解了。
神明有廣義和俠義之分
廣義的神明,就是宇宙之內(nèi)一切能量的運轉(zhuǎn)規(guī)則
狹義的神明,就是指人體內(nèi)的靈魂。而我接下來要講的正是狹義的神明。
形體是神明的歸宿,也就是靈魂賴以生存的“家園”。靈魂必須依附形體才能生存,只有靈魂在形體內(nèi)時,才能用間接的方式來證明它是存在的,這就是中醫(yī)基礎理論里的【形神一體觀】。如果對“神明”的了解達到一定的程度,那么讀懂神明在不同個體中,受不同個體資質(zhì)的限制,所作出的不同反映,就是可以進行預測的了。神明的一切反映都同步主導著形體進行各種行為,而對神明即將做出的反映進行預測,這一現(xiàn)象給人類帶來的最直觀的感受,用一個概念來形容的話,它就是【讀心術】。
雖然我很想說,我的“讀心術”已經(jīng)達到相當高明的境界了,但是讀出來內(nèi)容,如果用言語或者文字闡述出來,所展現(xiàn)出的內(nèi)容往往是“不堪入目”的。就像中醫(yī)看病,如果說出病人是因為某些猥瑣行為致病的,病人可以一口咬死“我沒病”,甚至為了證明自己沒病,從此不再就醫(yī)。讀心術同樣如此,被讀心的人可以一口咬死“我沒這樣想”。因為讀心術是一種預測性概念,所以當事人完全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不往所預測的方向前進。如果預測的內(nèi)容不是未來,而是預測過去呢?也就是唯獨當事人經(jīng)歷過的已經(jīng)發(fā)生過的某一時間段的經(jīng)過,那么被預測的人,甚至可以“以死明志”來證明,事情并不是像我說的那樣,其自身也從來沒有過那些想法或行為。因為在當事人看來,這些無端揣測是沒有任何證據(jù)的,自己這種經(jīng)歷過事實的當事人才具有絕對的話語權。但是他們往往不知道,這種對事情不會敗露的絕對自信,恰恰是證明他們在說謊的關鍵性證據(jù)。至于為什么,如果不列舉一件實事,很難闡明其種的道理。我也并不打算在此闡明其中的道理,因為這本來就不是一個必須通過當事人親口確認,才能確定的事。畢竟又不是審問犯人,費盡全力的去侵犯別人的隱私,不單會讓人討厭,還可能會被怨恨在心,從而給自己增加潛在危機。所以,如果不是至親至近的人,我都是閉口不言的。就算是親人,我讀出他們將要面臨的困境后,如果不喜歡聽,我也不會多言的。畢竟現(xiàn)代社會各種應急措施都很完善,撞到南墻了自然就回頭了。
講這些只是為了表明,以我的心理學段位是不屑于去PUA別人的。也就是說,我如果交女朋友,是不屑于玩弄心機的,因為沒一點意識。而且我也不喜歡廢話,擇偶標準簡單明了:要么你以我為主,要么我以你為主。
家里的主心骨有一個就夠了,也必須只能有一個,這叫“夫妻同心”。如果夫妻異心,各抒己見,誰都不服誰,那還做什么夫妻。
那些異想天開,覺得夫妻之間可以各自發(fā)展、互不影響的,麻煩自己調(diào)研一下看看,是不是但凡各自發(fā)展能有點起色的,哪個不是另尋新歡了?各自往不同的方向發(fā)展以后,自然就會覺得,和自己配偶交心,還不如和同行交心。最后必然會朝著出軌和離異的方向發(fā)展。可見,夫妻各自發(fā)展,互不影響這種想法,不是極蠢,就是極惡。為什么說是極惡呢?因為這存在拿自己的配偶做跳板的嫌疑,可能一開始就在算計,沒有打算好好過。這種看似陰暗的無端揣測,在社會上是真實存在且普遍的,所有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大概率會朝這種結(jié)局發(fā)展。
所以,在你不打算把自己的未來交付給配偶的情況下,就要先問問自己有沒有能力給配偶一個較好的未來。組成一個家庭后,個人的興衰就代表了家庭的興衰,就會互相關聯(lián),哪有單飛的道理?就算夫妻之間強強聯(lián)合,也必有一主一輔?!疤煜挛?無獨必有對,有對之中,必一主一輔,則對,而不失為獨”,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情是可以輕易取得成功的,何況是終身大事?相反,終身大事,如果很巧的,很妙的,沒有經(jīng)歷一點磨難就達成了,這才是值得警惕和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