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青衣”
“青”可指多種顏色:綠,如青草;藍(lán),如青天;黑,如青絲。而“青衣”,多指黑衣,如古代平民的青衣小帽、戲曲中的青衣旦。也指綠色,如《禮記?月令》說,古天子春穿青衣…冬穿黑衣。世居四川的羌人崇拜青色服飾,稱青衣羌。他們曾建青衣國。那條流經(jīng)樂山大佛旁側(cè)的江因此稱青衣江。
正因為“青衣”可指綠或黑衣,故《漢語大詞典》解釋“青衣”便采取兩可的說法:指“青色或黑色的衣服?!?/p>
白居易《琵琶行》說自己“江州司馬青衫濕”,江州司馬正六品下階,按例穿深綠,可他為何穿青衫?原來唐代官員的品級并不由實際職務(wù)決定,而取決于散官稱號(無職務(wù)時的級別,有點像爵位)。白居易當(dāng)時的散官是從九品下階的將仕郎,是最低級文散官,只能穿淡青(淺黑,即灰色)衫。
《水經(jīng)注》卷十四:“青衣水出青衣縣西…縣故青衣國?!?/p>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