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后期的宦官集團為什么能夠控制了唐朝的中央禁軍?
在中國古代的大一統(tǒng)朝代中,東漢、唐朝、明朝出現(xiàn)了宦官干政。在三個宦官干政的朝代中,唐朝的宦官集團最為強大,甚至可以架空或者廢立皇帝。唐朝宦官集團如此強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唐朝宦官控制了中央禁軍。那么唐朝宦官是如何控制了唐朝中央禁軍的呢?

天寶十三年(754年),哥舒翰在西北組建寧邊、威勝、金天、武寧、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軍。安史之亂爆發(fā)后,神策軍奉命進入中原平叛。乾元二年(759年),神策軍參加鄴城之戰(zhàn)。為了加強對神策軍的控制,唐肅宗任命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使,也就是監(jiān)軍。

利用觀軍容使的權力和個人能力,魚朝恩逐漸控制了神策軍,還將神策軍的規(guī)模擴大到萬人以上。廣德元年(763年),吐蕃進攻長安。當時負責保衛(wèi)長安的禁軍被擊敗,唐代宗逃往陜州。就在這個關鍵時刻,魚朝恩率領神策軍趕來保護唐代宗,算是暫時穩(wěn)定了軍心。

長安被郭子儀收復后,返回長安的唐代宗將魚朝恩統(tǒng)帥的神策軍納入禁軍,魚朝恩也成為李輔國之后的專權大宦官。神策軍則是魚朝恩專權的根基,魚朝恩甚至在神策軍設置迫害政敵的監(jiān)獄。大歷五年(770年),唐代宗聯(lián)合宰相和禁軍將領,用“偷襲”的方式殺了魚朝恩。

唐代宗雖然殺了魚朝恩,但他允許魚朝恩的宦官舊部繼續(xù)控制神策軍?;鹿偌瘓F的勢力依然很強大。唐代宗去世后,其子李適繼位,是為唐德宗。唐德宗登基后決定削弱宦官對禁軍的控制,任命司農卿白志貞為神策軍統(tǒng)帥。白志貞上任后不久,藩鎮(zhèn)就搞出了“涇原兵變”。

面對藩鎮(zhèn)發(fā)動的“涇原兵變”,白志貞的表現(xiàn)極為拉胯,導致唐德宗差點丟了性命。“涇原兵變”之后,唐德宗不再信任文臣武將,對宦官的態(tài)度來了一個180度大轉彎。唐德宗此后加強宦官對禁軍的控制,規(guī)定禁軍統(tǒng)帥必須由宦官擔任,還將宦官的神策軍升為中央禁軍主力。

于是唐朝中央禁軍的兵權此后便完全落入宦官手中,而且禁軍之外的中央軍隊也都由宦官擔任監(jiān)軍。唐朝的宦官專權徹底成形。此后的唐朝皇帝多次從宦官手中奪權的行動都宣告失敗,宦官專權問題愈演愈烈,直到唐朝滅亡。
唐朝中后期的宦官集團為什么能夠控制了唐朝的中央禁軍?的評論 (共 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