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顯是制作成本不足?迪士尼的《花木蘭》欠缺誠意?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相信大家都是期待已久了,自從確認是劉亦菲主演,大家的好感度提升了不少。而這次演員陣容也非常強大,除了劉亦菲,還有甄子丹領銜主演,另外鞏俐的戲份也非常重要,而在能上熒幕少之又少的李連杰可是作為特別出演。
從演員陣容上,木蘭故事的感覺上,還有迪士尼動畫版《花木蘭》的精彩上,這次真人版《花木蘭》可謂是看頭十足。

然而迪士尼這次上映的"誠意"未免令人感覺有點不足,在中國上映時間是2020年09月11日,但在美國可是月2020年09月04日"搶先"上映了,而且還是通過網絡點播(就如春節(jié)時網絡上映的《囧媽》這樣的方式)。
因此,不少中國觀眾已經"搶先"看到了非院線版本,而且在豆瓣上已經"被迫"提前出了評分,可見這次迪士尼將真人版《花木蘭》的中國市場"已經搞砸"了!

至于為何為上映,評分就那么低呢?我也忍不住,搶先看了,然后將就分析一下吧:
劇情前半段容易令人昏昏欲睡
說到《花木蘭》,大家肯定首先想到代父從軍,沒錯,真人版故事也是從代父從軍開始。但很明顯,導演是沒讀懂《木蘭詩》的真正意義(難道是翻譯問題?。浚?/p>
總之,前半段的到父從軍劇情明顯弱化了不少,沒有"唧唧復唧唧"的感覺,讓電影前半段令人感覺有點拖沓。

劉亦菲造型是"被黑化"?
而在前半段劇情里,劉亦菲有個造型會令人啼笑皆非的。確實,這個造展現出來,可令現代人感覺"太丑了",其實這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北魏中非常流行的"額黃妝",北魏人當時都是如此化妝的。很明顯,導演是有做過相關資料查閱的,讓劉亦菲的這個額黃妝算是真實還原。
但是,電影就是藝術表現,我們現代人也"看不過眼的",應該能做出一定的藝術優(yōu)化嘛。或許,這是美國人有別于中國人的審美眼光,又或許美國人就是喜歡"真實還原"吧。

英文說不出中文的味道,明顯有點小學生英文水平
在電影里,演員基本都是中國演員,或許是中國籍演員,而他們全部都是用英文說對白。因此,如此熟悉的故事,給我們看起來的感覺就有那么的一點陌生。
而且演員們說的英文語感,令人感覺有點"小學生英文水平",是感覺有點怪的。而其中一些諺語,用英文說出來,可令人啼笑皆非。例如"四兩撥千斤",英文明顯是說"四盎司移動一千磅",相信劇情到這里,大家只能是"苦笑"。。。

《花木蘭》制作成本真的很高?。?/strong>
據說,《花木蘭》的制作成本為2億美元,其甚至成為目前迪士尼動畫翻拍真人電影中成本最高的一部。那么真的是如此高成本制作么?這或許要觀眾擦亮眼睛去感覺了。
在電影里,軍隊陣容明顯是弱化的,看起來的感覺比電影《八佰》里的士兵還少,這可是國家戰(zhàn)爭。雖然花木蘭所在的國家北魏并不是漢族,但這個名族當時占領的土地可不少(大家可以去查閱歷史),而敵人是柔然,占領的土地也不比北魏少很多。
那么,這便是兩個國家的大戰(zhàn),然而在電影里展現出來的對戰(zhàn)感就是兩個部落之間的戰(zhàn)斗而已。

還有電影里花木蘭是有神物助力,那就是鳳凰。而這只鳳凰,更多時候就是一只風箏的樣子,難度在美國請人放風箏,成本很高的么?作為迪士尼,做特效已經不是難事,但在電影里,明顯鳳凰后期比較隨意。難道,這是2D觀影問題,而在中國影院里上映,都是3D的,尤其有是有IMAX 3D版本,希望影院里的觀影效果會換回一點面子吧,畢竟是迪士尼的大片。

最后聊聊兩個女人
首先說說主角劉亦菲,她的美貌就不用多說,相信大多數觀眾都是沖著神仙姐姐去看《花木蘭》的。但由于額黃妝的美感不算很好,估計在神仙姐姐的觀賞度會被打了折扣。另外,劉亦菲的功夫展現,在電影里還是有板有眼的。她確實是為演這個角色,特訓了不少時間。然而替身還是需要的,然而還有不少有心人,已經在流出的版本中找茬,劉亦菲替身的面容也貌似"被看清楚了"。那么,你是一笑而過,還是繼續(xù)糾結呢???
要聊另外一個女人,不是鞏俐,而是女導演妮琪·卡羅。女導演的電影通常更為感性的,這次的《花木蘭》確實把女性的知性發(fā)揮到極點,其中鞏俐演繹的角色就是如此,其提升了劇尾的亮點和轉折點,也能展現出女性的心理需求,這里還是挺精彩的。

好吧,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還沒國內正式上映,評分就已經很低了,個人希望還是2D的錯,希望國內3D上映,效果會令人驚嘆更多吧。那么你準備好買票去觀影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