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子傳》之李涉

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
????????李涉一生起伏沉浮,數(shù)次遭貶,可喜的是他有一顆樂觀而豁達(dá)的心。北宋東坡對李涉評價非常之高,為此還專門在李涉逢僧的地方建了一座“蘇公竹院”,重享當(dāng)年李涉與僧閑聊的情趣。
????????李涉,自號清溪子,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后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fù)歸洛陽,隱于少室。文宗大和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
????????李涉做了國子博士后,一次去九江看望其弟李勃(蘇軾在《石鐘山記》里提到的那位),在江口遇到強(qiáng)盜,強(qiáng)盜問船上何人,李涉答是李博士,強(qiáng)盜頭子立即說,是李博士就不用搶了,要求賜詩一首。?李涉隨口吟出以下詩句:
暮雨瀟瀟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
他時不用逃名姓,世上于今半是君。
????????強(qiáng)盜得此詩,大喜,非但沒有搶奪李涉的財物,反而贈送了很多金銀。這恐怕是歷史上唯一一次用詩換了強(qiáng)盜的財富的人吧,當(dāng)然,這也說明李涉在當(dāng)時已名重一時,就連綠林好漢也對他敬佩得五體投地。
????????讀李涉之詩,如沐春風(fēng),如飲甘泉,有一種舒懶和暢之感。如以下這些詩:
? ? ????
《遇湖州妓宋態(tài)宜二首》
曾識云仙至小時,芙蓉頭上綰青絲。
當(dāng)時驚覺高唐夢,唯有如今宋玉知。
陵陽夜會使君筵,解語花枝出眼前。
一從明月西沉海,不見嫦娥二十年。
《登北固山亭》
海繞重山江抱城,隋家宮苑此分明。
居人不覺三吳恨,卻笑關(guān)河又戰(zhàn)爭。
《柳枝詞》
錦池江上柳垂橋,風(fēng)引蟬聲送寂寥。
不必如絲千萬縷,只禁離恨兩三條。
《廬山得元侍御書》
慚君知我命龍鐘,一紙書來意萬重。
正著白衣尋古寺,忽然郵遞到云峰。
《題宣化寺道光上人居》
二十年前不系身,草堂曾與雪為鄰。
常思和尚當(dāng)時語,衣缽留將與此人。
????????老夫之所以摘其七言絕句,是因?yàn)楫?dāng)代人不喜歡看長詩,其實(shí),李涉對于長詩駕馭更是得心應(yīng)手,洋洋灑灑動輒數(shù)百字。所謂曲高者和寡。李涉之才,與杜牧不相上下,其清絕之風(fēng),亦無出其右?;蛟S杜牧更多的是學(xué)李涉的風(fēng)格吧。
????????李涉一生貶讁,最后被流放到了廣東的德慶,也就比北宋的東坡少了一條海的距離。李涉在德慶時,給其弟寄了一首詩:
唯將直道信蒼蒼,可料無名抵憲章。
陰騭卻應(yīng)先有謂,已交鴻雁早隨陽。
?????????吾每讀此詩,便感覺一位正直而才高于世的李涉站在眼前,所謂人格魅力,或許就在于此吧,在雞湯盛行的當(dāng)代,老夫也不得不說一句心靈雞湯:唯學(xué)問不可辜負(fù),不信試看古人的光芒仍然照耀著后世的來者。
? ? ? ? ?或許李涉有著非常優(yōu)秀的基因,又或許是其有非常良好的教育方法,以至到宋一朝,共有李南仲、李庚、李宣及李瑛和李子昌五人榮登進(jìn)士,這些都是李涉的后代?!短撇抛觽鳌啡绱嗣枋隼钌妫?/p>
????????涉,洛陽人,渤之仲兄也。自號清溪子。早歲客梁園,數(shù)逢亂兵,避地南來,樂佳山水,卜隱匡廬香爐峰下石洞間。嘗養(yǎng)一白鹿,甚馴狎,因名所居曰白鹿洞。與弟渤、崔膺昆季茅舍相接。后徙居終南,偶従陳許辟命,従事行軍。未幾,以罪謫夷陵宰,十年蹭蹬峽中,病瘧成痼,自傷羈逐,頭顱又復(fù)如許。后遇赦得還,賦詩云:"荷蓑不是人間事,歸去滄江有釣舟。"遂放船重來訪吳、楚舊游,登天臺石橋,望海得風(fēng)水之便,掛席浮瀟、湘、岳陽,逢張祜話故,因盤桓。歸洛下,營草堂,隱少室。身自耕耘,妾能織纴,稚子供漁樵,拓落生計,伶俜酒鄉(xiāng),罕交人事。大和中,宰相累薦,征起為太學(xué)博士,致仕。卒。妻亦入道。涉工為詩,詞意卓犖,不群世俗。長篇敘事,如行云流水,無可牽制,才名一時欽動。初,嘗過九江皖口,遇夜客,方跧伏,問何人曰:"李山人。"豪首曰:"若是,勿用剽奪。久聞詩名,愿題一篇足矣。"涉欣然書曰:"暮雨瀟瀟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他時不用藏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大喜,因以牛酒厚遺,再拜送之。夫以跖、蹻之輩,猶曰憐才,而至寶橫道,君子不顧,忍哉。詩集一卷,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