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銷合同的法律風險防范及處理關鍵點

根據(jù)《合同法》第130條規(guī)定,買賣合同是出賣人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于買受人,買受人支付價款的合同?!逗贤ā分胁]有專門的“購銷合同”的定義,上述案例中涉及的“購銷合同”是買賣合同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形式,出賣人特指供貨方,買受人特指需求方,由供貨方將指定的產(chǎn)品交付需求方,由需求方向供貨方支付價款的合同。購銷合同也需要遵守買賣合同的基本規(guī)定和基本要求。在簽訂購銷合同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合同主體的審查
簽署合同前,要做好盡職調查,了解簽約對象的基本情況,包括但不限于簽約方的主體資格、履約能力和商業(yè)信譽等。如有可能,對于企業(yè),留存其加蓋公章的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特殊行業(yè)的行政許可審批資質證明文件等;對于個人,留存其身份證復印件、聯(lián)系方式等??勺孕谢蛭型獠繖C構調查簽約方的資質及信譽,避免合同履行過程中因簽約方資質不健全或履約不能導致經(jīng)濟損失。
二、明確合同標的物具體條款
合同標的物相關條款是購銷合同中的核心條款。合同中應明確標的物名稱、品牌、數(shù)量、產(chǎn)地、規(guī)格、型號、標的單價、總金額、供貨方式及期限等條款。以上條款應用雙方均認可的語言加以明確,以免在執(zhí)行過程中因理解差異而產(chǎn)生異議。
三、明確付款方式和付款時間
付款條款對于供需雙方來說都是關鍵性條款。一般來說,購銷合同均會約定分批付款,可選擇分三期付款或分四期付款等,分三期付款可選擇30%、60%、10%的比例。分期付款的方式有利于保障供需雙方的經(jīng)濟利益,避免在履約過程中因意想不到的情況造成過多的經(jīng)濟損失,同時也是對供需雙方權利義務的限制和約束,促使雙方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合同義務。
四、明確驗收標準和驗收方式等條款。
對于購銷合同而言,標的物的驗收標準和驗收方式無疑是必不可少的。標的物的驗收標準和驗收方式雙方可自行約定,也可約定按照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或企業(yè)標準執(zhí)行。
五、違約責任條款。
違約責任條款是約定的糾紛解決條款和救濟條款,合同中應對違約責任做出具體和明確的約定。我國法律對于違約責任遵循的是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在購銷合同中一般來說可約定供方的逾期供貨違約責任、貨物不符合約定標準違約責任等,需方則可能承擔逾期付款違約責任等。值得注意的是,違約金的數(shù)額若約定過高,在訴訟過程中存在不被法院支持的風險。
六、糾紛解決方式的約定。
管轄權對于簽約雙方是比較容易忽視的地方,但是該條款是不容忽視的,一旦發(fā)生糾紛,在訴訟中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將管轄權約定在自己一方,在訴訟中將處于有利地位。根據(jù)《合同法》約定,購銷類合同,可選擇合同簽訂地、合同履行地、被告住所地、原告住所地及標的物所在地。
七、所有權轉移條款
購銷合同中通常會約定所有權轉移條款,尤其是當標的物容易在運輸或交付過程中產(chǎn)生毀損、滅失等風險時。約定標的物的所有權轉移節(jié)點,有助于供需雙方責任的劃分。但此條款在實際操作中應靈活運用,根據(jù)標的物屬性的不同,靈活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