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休前的最后一場大獎賽
GH-X-ST | 文

維斯塔潘再度拉爆全場,佩雷茲也不辱使命,發(fā)車解決勒克萊爾后拿下第二。RB19目前依舊沒有暴露出任何缺點,這種毫無死角的六邊形對手,也就在只存在于現(xiàn)實之中了。

在這條天氣瞬息萬變,距離長達(dá)七公里的賽道,策略的多樣性能夠燒穿每個觀眾的大腦。但只要各家策略組正常發(fā)揮,縱使中間名次不斷波動,他們的完賽位置就不會與發(fā)車位置相差太多。

邁凱輪策略組自英國站安全車換硬胎后,再一次站在了比大家更高的那層,他們是第一個想到賽道因為飄雨變濕變冷會導(dǎo)致輪胎產(chǎn)生升溫問題的車隊。于是諾里斯在包括筆者在內(nèi)的各位車迷不解的目光中在一個莫名其妙的窗口拋棄了效果極差的白胎,換上紅胎掉到隊尾,在雨滴襲來后如入無人之境殺回了第七。

本周邁凱輪的比賽有一個完美的對照組:威廉姆斯憑借著夸張的尾速在正賽前半段大殺四方,但卻因為車隊在降雨時未能很好的評估賽道情況功虧一簣。而選擇平庸之道的法拉利和阿斯頓馬丁則借著起步建立的優(yōu)勢笑到了最后。

筆者本周觀摩了326 Racing Team在上海國際賽車場的測試,第一天的天氣情況與今天的比賽非常類似。熱熔胎是非常敏感的物種,賽道溫度和濕度的細(xì)微變動對輪胎產(chǎn)生的影響可能比大家想象的還要大上許多。

策略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慢半拍的反應(yīng)就可能導(dǎo)致名次上的巨大差距。阿爾法羅密歐又一次拙劣地模仿——雨云剛飄走才給周冠宇換上紅胎,不但沒在溫度回升的賽道撈著任何便宜,還白白浪費了不錯的窗口,很難想象坐在策略臺上的是人。
下一場比賽我們將來到維斯塔潘的故鄉(xiāng)荷蘭,荷蘭車迷的滾滾橙煙下,筆者由衷地想要看到有車隊能利用夏休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完成蛻變,向紅牛發(fā)起沖擊,各位認(rèn)為誰是最有希望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