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歷史小常識81——盧森堡

盧森堡,全稱盧森堡大公國。位于西歐,東面與德國接壤,南面與法國接壤,西面與比利時接壤。全境為西歐平原,屬溫帶海洋氣候。



盧森堡最早為高盧人的居住地,公元前106年被羅馬共和國控制,395年劃歸西羅馬帝國,410年被匈奴帝國控制。452年被西羅馬帝國奪回。476年西羅馬帝國崩潰,盧森堡成為西羅馬高盧省的一部分,維持到480年,最后成為法蘭克王國的領(lǐng)土。800年劃歸中法蘭克王國,946年加入神圣羅馬帝國。盧森堡伯爵曾一度被選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

1378年,盧森堡加入勃艮第,1477年隨勃艮第加入哈布斯堡王朝。1556年劃歸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1618年盧森堡參加了三十年戰(zhàn)爭,失敗。1659年被法國幾乎吞并。1684年被法國完全吞并,1697年恢復(fù)。1714年被劃歸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統(tǒng)治,1795年被拿破侖帝國占領(lǐng),1814年恢復(fù)。1848年建立起君主立憲制。1914年一戰(zhàn)中被德國占領(lǐng),1918年恢復(fù)。1940年二戰(zhàn)中又被德國占領(lǐng),1944年恢復(fù)。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