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片《未麻的部屋》,解析「套娃大師」今 敏的敘事跨層


作者/palomar
編輯/思考姬
排版/飲川
比起“真相究竟為何”,“真相如何消失”也許才是《未麻的部屋》真正想要表達的。
今 敏,對很多人而言是個無需多言的名字。
其作品中細致入微的角色刻畫,令人眼花繚亂的蒙太奇拼接,以及夢幻般的動畫表現(xiàn)手法所帶來的的震撼觀感,加上其人鐘愛冷吐槽,充滿親和力的個人魅力,都使這位導演成為日本動畫史上無法繞過的存在。
而他2010年的突然離世,也讓眾多動畫愛好者倍感痛心。

在今 敏為數(shù)不多的作品中,他最早期的動畫電影作品《未麻的部屋》無疑是皇冠上的一顆明珠:多視角的敘事手法,不加鋪墊的鏡頭轉場,乃至互為表里的夢境與現(xiàn)實的嵌套,都成了之后今 敏一系列電影的標簽與特色。

實際上,在今 敏成為動畫導演之前,他在早期的個人漫畫作品《OPUS》中便已經(jīng)開始嘗試這些帶著深深今敏烙印的敘事手法了。

↓今 敏漫畫《OPUS》摸魚走馬已上線↓

https://shop42616308.m.youzan.com/wscgoods/detail/3nvis2fp11r64
《OPUS》劇情簡介:漫畫家永井力,在為自己作品的劇情焦頭爛額之時,畫稿上突然出現(xiàn)一個方形的洞,他走進洞里,發(fā)現(xiàn)自己進入了漫畫的世界,而他自己也在一系列危機之下,與他所設計的角色并肩作戰(zhàn)……

這種作者進入劇情成為角色之一的設定,在敘事學中被稱作「敘事跨層」。
今 敏電影中一系列難以理解的多重人格,夢境與現(xiàn)實的互相嵌套的背后,其實全部都是他的「敘事跨層」手法在“搞鬼”??梢哉f,一旦理解了今 敏的跨層手法,我們也便能理解今 敏的電影了。
而將這一手法發(fā)揮的淋漓盡致的作品,就是我們今天這篇文章的主角《未麻的部屋》。

今天,就請大家和我一起做次“敘事學拉片”,去看看今 敏的跨層手段究竟是怎么迷惑我們的吧。
※以下無極限劇透預警※
敘事分層,嵌套的縱軸與并聯(lián)的橫軸
在解釋「敘事跨層」前,我們首先應該了解什么是「敘事層次」,而它的含義仍然可以用《未麻的部屋》的劇情做例來說明:
本來是女子偶像團體一員的未麻,決定單飛成為演員,并在她的電視劇處女作《Double bind》中,飾演一個因被強暴而精神錯亂的年輕女性。


而同時,現(xiàn)實中未麻的身邊也發(fā)生了一系列意外,“這一切到底是夢境,還是自己出演的劇情?”未麻開始變得無法分清現(xiàn)實,觀眾當然也被帶得云里霧里,一系列閃回與碎片化的敘事,使得劇情變得更加撲朔迷離,難分內外。

在這部電影中,如果說主人公未麻的故事是主敘事層,那她所參與拍攝的劇集則是更低一層的敘事層,是一個“劇中劇”。主人公未麻作為“劇中劇”的表演者,為電影內部觀眾“講述”的劇情,與主劇情構成了所謂的「敘事分層」。
而在未麻為我們這些現(xiàn)實中的觀眾“講述”的過程中,作為外部敘述者的她,漸漸地陷入自己所拍攝的劇集中,從而使兩個層次相互交織,如同前面所說的「漫畫家掉入作品中」一樣,這便是「敘事跨層」。
另一方面,未麻透過窗戶看到的作為偶像的自己,以及她的男性粉絲和經(jīng)紀人眼中的“完美偶像未麻”,都是他們各自作為敘述者所講述的故事,這些故事互相平行,統(tǒng)統(tǒng)是《未麻的部屋》的次敘述層,它們之間的穿越與干涉,當然也可以看作是「敘事跨層」。

“哪個是真正的未麻?”成了電影的核心懸案
這樣,縱向上未麻的故事與未麻所出演的劇集成為了主線的「敘事跨層」,橫向上未麻眼中的“偶像未麻”,與男粉絲和經(jīng)紀人眼中的“偶像未麻”又構成了平行劇情間的「敘事跨層」。
縱向與橫向的雙重跨層,又共同被包含在《未麻的部屋》這部完整的電影中。
那這些劇情又是如何互相嵌套和影響的呢?
接下來讓我們跟隨影片邊看邊分析。
敘事跨層,誰是“未麻”?誰眼中的“未麻”?
電影前13分鐘的敘事還是清晰的,雖然同樣伴隨著敘事時間的拼接,但我們仍能梳理出大致的劇情:因行業(yè)的不景氣,本來作為偶像團體一員的霧越未麻,被經(jīng)紀公司要求單飛成為演員。

這一決定自然伴隨著非議,既有支持者送去應援信,也有反對者發(fā)出寫滿“背叛者”字樣的傳真,甚至寄去了帶有爆炸物的信,誤傷了未麻經(jīng)紀公司的社長。

在《Double Bind》(未麻所出演的電視?。?/span>中,未麻扮演了受害人之一的妹妹高倉陽子。
在電視劇的拍攝片場,未麻問經(jīng)紀人留美,她收到的信中所說的“未麻的部屋”究竟是什么?留美告訴她是一個個人日記網(wǎng)站,類似于如今的博客。

當天晚上,留美便為未麻安裝了電腦,并且教給她訪問“未麻的部屋”網(wǎng)站的方法。然而進入“未麻的部屋”網(wǎng)站后,里面的內容嚇了未麻一跳:她每日的經(jīng)歷全都事無巨細地被寫進日記里。

接著,從電影的第22分鐘開始,劇情就陷入了一系列難分彼此的拼接之中。
先是未麻所參與拍攝的劇中劇《Double bind》,在劇情中發(fā)生了兇殺案;

緊接著現(xiàn)實中的未麻遭遇了為她“報仇”的男性粉絲;

然后再次銜接到《Double bind》,未麻飾演的角色高倉陽子被星探搭訕,成為模特;


再次回到現(xiàn)實,未麻的事務所同意讓她出演大尺度的劇情:在《Double bind》劇情中被人強暴。

就是這場關鍵的被強暴劇情,模糊了現(xiàn)實中未麻的劇中的“高倉陽子”的邊界,縱向的敘事層次被打通,未麻從一個“站在外部講故事的人”,變成了故事里的人。
與此同時,橫向敘事層的“偶像未麻”開始出現(xiàn),她不像高倉陽子那樣與未麻穿著同樣的衣服,難以辨認,而是始終身穿偶像時期未麻的演出服,并且躋身于鏡子里。


但是身穿演出服,形象鮮明的“偶像未麻”,卻讓觀眾的解讀更是難上加難了:因為無論是未麻鏡中的偶像未麻,狂熱男粉絲眼中的偶像未麻,還是經(jīng)紀人留美眼中的偶像未麻,都是這個“偶像未麻”的樣子。


當偶像未麻身穿演出服出現(xiàn)的時候,橫向的敘事層次被打通,我們無從分辨自己正在看的是誰的平行劇情,是男粉絲的?經(jīng)紀人留美的?亦或是未麻自己的?
之后的劇情便從縱向跨層轉變成了橫向跨層,“演員未麻”和“偶像未麻”的身份分離,圍繞著“完美偶像未麻”的身份,男性粉絲,經(jīng)紀人留美以及未麻自己互相之間展開爭奪。


與此同時策劃了強暴戲碼的制作人們接二連三地死去,所有觀眾都知道,這是對這些人“謀殺了完美偶像未麻”的報復,卻沒有人能夠明白復仇者究竟是誰?
是男性粉絲,是經(jīng)紀人留美,抑或是未麻自己?


“劇中劇”的跨層,更多一層結構的呼喚
故事的跨層到這里還沒完。
如果說前半部分描述了電影和劇中劇的縱向跨層,中間部分描述了圍繞著“偶像未麻”的橫向跨層,那第三部分,今 敏干脆將縱向跨層和橫向跨層也相互打通了!
不斷閃回的夢境,現(xiàn)實與劇情不加任何說明的跨越,使得任何人都不敢斷言自己看懂了劇情。同時,重復敘述兩遍的多重人格障礙的橋段,使得觀眾乃至創(chuàng)作者自己也不能斷言,這一切究竟作為演員未麻的一場夢,還是人格分裂后的謀殺現(xiàn)實?
“她完全認為自己就是新人演員霧越未麻。(這是)分離同一性障礙,簡單地說就是多重人格。所有的案件,都是在她變成另一個人格時所犯下的。原來的人格高倉陽子,對她來說,只是戲劇中的登場人物。自己曾經(jīng)是平凡的女子,在脫衣舞場被強暴,她都把這些事當作是在戲中所發(fā)生的,借此來得到解脫?!?/span>

“原來的人格高倉陽子已經(jīng)不存在了,她殺了作為頂尖模特的姐姐后,以變成她姐姐來得到解脫?!?/span>

《Double bind》殺青處重復兩遍的劇情,不同的地方在于后者僅僅將劇情限制在了劇集之中,而前者則打通了《Double bind》與《未麻的部屋》中“現(xiàn)實”間的區(qū)隔,使得現(xiàn)實中的霧越未麻也成了《Double bind》劇集中的一個角色,一個稍有名氣的“新人演員”。
即《Double bind》這部《未麻的部屋》的劇中劇,也同樣采用了跨層的手法。
這使得《未麻的部屋》出現(xiàn)了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又對應了三個“未麻”:
1.《未麻的部屋》中的現(xiàn)實未麻
2.《Double bind》中的新人演員未麻
3.《Double bind》中自認為是未麻的高倉陽子

跨層最有力的作用,是呼喚更多一層的敘事結構,正如同樣將跨層敘事玩得爐火純青的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所說:
“這種轉化使我們看到,如果小說中的人物可以轉變?yōu)樽x者,或(另一個故事)的見證人,那么,我們作為他們的讀者和見證人可能也是虛構的。”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很多對《未麻的部屋》的解讀中,會認為經(jīng)紀人留美與狂熱男粉絲同樣是未麻所想象出來的。
當我們看到未麻所拍攝的《Double bind》的一切案件,都是將自己當作未麻的“高倉陽子”所犯下的之后,當然會自然而然地思忖:那《未麻的部屋》中的一切人物,會不會也全部都是將自己當作狂熱粉絲和經(jīng)紀人的霧越未麻所犯下的呢?

開放性楔子,激發(fā)觀眾執(zhí)念的細枝末節(jié)
盡管《未麻的部屋》呈現(xiàn)了如此多層的敘事跨層,但是,作為觀眾只要理清這些層次中各自的視點,還原各自的層次,不就可以探究整個故事的真相了嗎?
然而,還是不能。
因為今 敏還在影片中放置了幾枚威力無窮的開放性楔子。

現(xiàn)在用來稱呼過場戲,很恰當、很傳神
要解釋什么是“開放式楔子”,就不得不提另外一部,同樣以夢境嵌套為主題的電影——《盜夢空間》。
雖然《盜夢空間》的劇情遠沒有《未麻的部屋》那樣燒腦,但電影結尾處旋轉不停的陀螺卻引發(fā)了無數(shù)解讀,這些盜夢者究竟是終于回到現(xiàn)實,還是仍然被困在夢中,一切只能通過這個陀螺來分析。

《盜夢空間》結尾的陀螺便是一個“開放式楔子”,它在原本完整的劇情結構中,打入一枚細小卻具有破壞力的懸疑要素,從而使整個劇情都不得不被重新復盤。
而在《未麻的部屋》中,這種使觀眾不得不重新復盤劇情的“開放式楔子”有好幾個。首先是未麻房間中魚的死活。


然后是當我們以為攝影師遇害案只是未麻的一場夢時,未麻在自己房間中發(fā)現(xiàn)的帶血的衣服。

最后,就在我們以為這一切的真兇是經(jīng)紀人留美之時,未麻在結尾對著汽車后視鏡笑著說出的:“我才是真正的未麻喲!”又將讀者的推理打回原形。

這些僅僅幾幀的畫面,看似與主線劇情無關的小情節(jié),使《未麻的部屋》這部作品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與其說它們是作者對真相的暗示,不如干脆說是「玩弄」觀眾,隱藏真相的把戲……
以往我們總有一個執(zhí)念,那便是在作品中尋找真相,尋找那個一切故事的“底本”。但有些作品,只有我們放心尋找真相的執(zhí)念,才能開始理解作者的想法。
正如芥川龍之介的名作《竹林中》一樣,任何人都無法通過作品呈現(xiàn)出的內容找到真相,真相是被作者刻意隱藏的。
結語
諸多鏡頭間不加解釋的拼接,多重敘事跨層的運用,使得《未麻的部屋》這部動畫根本無法告訴我們,眼前的“現(xiàn)實未麻”究竟在哪個敘事層次中。而眼前的“偶像未麻”究竟又是在誰的眼中。
或許,比起“真相究竟為何”,“真相如何消失”才是這部作品真正想要表達的。

當我們以“不可能找到真相”為前提去欣賞這部作品時,搞明白作者如何隱藏真相,或許才是樂趣所在吧。
你又怎么看呢?
有關「敘事跨層」的更多的相關解析
歡迎大家來聽我們的這節(jié)音頻課
《今敏與套層敘事的魅力》
↓微信掃描以下二維碼,列表倒數(shù)第2節(jié)課即是↓





本文來自「動畫學術趴」,未經(jīng)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