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奧運的正確姿勢:不做負性壓力源|壓力
因疫情延期一年的第32屆奧運會終于到來。在過去的幾天里,大家時刻關心著國家隊比賽進程;為激烈的賽況緊張,為取得的榮譽歡呼。一枚枚獎牌不僅是對運動員們多年訓練的表彰,更是激勵人心的存在,家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將大家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

然而,這些關注和期待也引發(fā)了少數(shù)不和諧的聲音:獎牌甚至金牌至上,因名次不佳出現(xiàn)不滿言論……

但理智和善意的聲音仍占大多數(shù),眾人紛紛呼吁不要給運動員太大壓力,每一位為國出戰(zhàn)的奧運健兒,都是我們的驕傲!

壓力,來自四面八方
延期一年的奧運會,對每一位選手都是極大的挑戰(zhàn)。有人用“延遲的高考”作比,幫助大家從運動員的角度感受他們承受的壓力。
運動員們固然堅強有韌性,但面臨著來自四面八方和自己的壓力,也需要及時有效的自我調整和外界關愛支持的力量。
按照壓力源對壓力進行分類,
可以分為三類:
生理
——生理變化引發(fā)心理、應激反應
舉一個例子:當我們感到肚子痛時,大概率會把這歸因為消化不良或著涼,并不會太緊張。但如果是一位已經檢查出患有相關疾病的患者,這就會引發(fā)他們的心里緊張,從而形成很強的壓力。
這一類壓力的產生主要取決于個人對生理變化的評估和歸因,生理變化先于心理壓力產生。在劇烈運動的比賽過程中,必然會出現(xiàn)心跳加速,流汗等反應;如果將這些正常生理現(xiàn)象歸因于自身緊張、缺少信心等,就會產生心理壓力。
心理
——心理失衡和內心沖突
根據(jù)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許多心理上的需求。在現(xiàn)實生活,一旦被看重的需求無法被滿足,就容易導致緊張焦慮的情緒。除此之外,當我們面對矛盾沖突,或是回憶、預想這樣的緊張情景,也會引發(fā)心理壓力和應激反應。
這一類壓力源于人們的內心沖突。舉一個例子:你馬上要在一場重要會議上發(fā)言,你當然希望自己的發(fā)言順利。但你突然想象到自己說錯話的經歷,壓力就會一下子增加。在緊張的比賽中,運動員們面對的不僅僅是體能和技巧上的較量,也有心理素質的考驗。
文化
——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社會環(huán)境和個人生活情境的變化都會造成壓力。疫情帶來的危機、工作上的不順利、家庭中的矛盾都是壓力的來源。
當我們感到挫敗或不被支持的時候,尤其會產生無助、焦慮、失望和悲傷等消極情緒,從而產生心理壓力。運動員們在比賽期間無法得知網絡上的輿論情況,也是希望他們不要受到外界的影響。但當他們結束比賽后,這些評價和言論或許就會成為沉重的壓力、或是奮進的動力。
在運動員已面臨身心壓力的情況下
不應再增加來自外界的無用、有害的壓力

壓力, 一把雙刃劍
一般,我們將壓力分為兩類:
正性壓力
——有益、適當?shù)膲毫?/p>
這一類壓力會在我們被鼓舞、被激勵的時候產生。適當?shù)恼詨毫?/strong>能夠激發(fā)動力,集中注意力于某事,幫助我們取得成功。但這種壓力一旦積累過多,就會向負性壓力轉化。

以工作表現(xiàn)為例,它和壓力水平的關系是一個“倒U形曲線”。恰當?shù)膲毫λ侥芎芎迷鲞M工作表現(xiàn),但一旦壓力過大,就會產生疲勞感從而工作表現(xiàn)下降。一旦超過了個人承受能力,人就會因壓力而崩潰。
負性壓力
——有害的壓力
也是通常情況下我們所提到的壓力。又可以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
急性壓力往往是突發(fā)事件造成的,例如自然災害、緊急事件等。而慢性壓力往往心理上感受到的長期壓力,例如人際交往長期受挫,生活中缺少幸福感,工作上缺乏成就感等等。相比起來,慢性壓力造成的心理影響往往更大。
所以,“生活中需要一些刺激”這句話也有一定道理。當我們調動活力去對抗急性壓力,也是減輕慢性壓力的一種途徑。

人們的本意都是希望運動員們能夠發(fā)揮出色,國家隊能取得榮譽。但一些不正確的表達方式,不僅會給予運動員們有害的壓力,也是對家國情懷的錯誤理解。獲勝固然值得歡呼慶祝,但民族自信不源于獎牌數(shù)量,而是我們的認同感和責任感。作為觀眾,我們能做的就是放平心態(tài),相信他們,為他們的努力喝彩。
有時候,適度的壓力也是前進的動力
但過度的壓力是有害的!

壓力,如何正確應對?
了解了壓力的來源和分類后,就能明白壓力管理的重要。當有害的壓力來襲時,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面對壓力時,人們會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尋求他人支持幫助、暫時擱置問題進行自我調整、逃避問題或責怪他人、直接采取行動解決問題、改變情緒認知增強問題解決能力。
除去逃避問題以外,以上提到的都是應對壓力,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總體來講,壓力應對有兩種取向。
情緒焦點
——首先解決情緒問題

很多時候,壓力帶來的負面情緒讓我們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去解決問題。遇到這種情況時,就要先將自己從負面情緒中解脫出來。
我們可以通過運動、唱歌、與朋友談心等方式宣泄情緒。另外,也需要轉變錯誤觀念,例如:“沒有成功都是我一個人的錯”“我是一個失敗的人”“下次我一定還會失敗”等等。
很多時候我們把目光放在了如何應對問題上,忽視了情緒問題,如果沒有及時進行情緒疏導和認知調整,在未來也會成為隱患,更是慢性壓力的來源。
問題解決
——找到方法解除困境

如果只解決了情緒和認知錯誤問題,實際困難被長期擱置,也不是壓力應對的最佳方案。當我們整理好心情,就要開始努力改變壓力情景,解決帶來壓力的具體問題。
首先要認清具體形式,了解壓力來源和問題癥結;并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出可行具體計劃;接下來調動意志力,努力完成計劃;在這一過程中進行檢查,了解已制定的計劃是否有效。
這一過程既是環(huán)境改變的過程,也是自我提升的過程。當我們順利解決了某一帶來壓力的問題,在面對接下來的挑戰(zhàn)時也能多幾分信心,思路更清晰。
面對問題不逃避,調整情緒再解決
壓力應對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全力迎接挑戰(zhàn)

這些天的奧運賽場上
我們見證了太多汗水和淚水
除了理解、包容運動員們的壓力和不易
在現(xiàn)實生活中,面對壓力和挑戰(zhàn)
我們也要好好照顧自己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