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懸疑事件,你知道幾個?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以三國時期的歷史為背景,描繪了一幅波瀾壯闊的英雄史詩。在這部小說中,不僅有驚心動魄的戰(zhàn)爭場面,還有許多神秘奇異的懸疑事件,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三國演義》中的兩個懸疑事件,看看你知道幾個。
一. 孫堅毒誓遭報應
公元190年,十八路諸侯聯(lián)合起兵討伐董卓,董卓為了避免戰(zhàn)爭,決定從洛陽遷都長安,并放火燒毀了洛陽城。孫堅率領部隊進入洛陽,清掃漢室宗廟,并祭祀眾諸侯神位。在祭祀過程中,他的士兵在城南的一口井——甄官井中,發(fā)現(xiàn)了寫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
這枚玉璽原本是漢朝的國寶,是漢高祖劉邦從秦始皇手中奪得的。它是漢朝皇帝的象征和權威,也是漢室的傳承和正統(tǒng)的憑證。
這枚玉璽之所以會在井中,是因為一年前,東漢末年的宦官張讓等人發(fā)動了十常侍之亂,劫持了漢靈帝和少帝劉辯逃出皇宮。在逃跑的過程中,張讓等人把玉璽扔進了甄官井里,以免被追兵發(fā)現(xiàn)。
孫堅得到了這枚玉璽后,非常高興,覺得是天賜之物。他沒有告訴其他諸侯,而是私自藏匿起來,并交給了他的妻子吳氏保管。
但是他的秘密很快就被袁術等人知道了。袁術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物,他想要借助玉璽來稱帝。他向?qū)O堅索要玉璽,孫堅拒絕了。袁術等人懷疑孫堅在說謊,就逼迫他發(fā)誓。孫堅指天為誓說:“若果得此寶,私自藏匿,異日不得善終,死于刀箭之下!”其他諸侯聽了他這樣說誓,就相信了他沒有玉璽。
是不久之后,在追擊劉表部將黃祖時,孫堅就真的被亂箭射死了。這讓人不禁懷疑他是否真的觸犯了天意,遭到了報應。
這件事對于三國歷史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孫堅沒有得到玉璽,或者沒有私自藏匿玉璽,或者沒有為此發(fā)毒誓,或者沒有因此死于亂箭之下,那么三國歷史可能會有不同的走向
二.董卓五次不祥預兆
公元189年,東漢末年權臣董卓專權暴虐,荼毒生靈,引起了十八路諸侯的聯(lián)合討伐。董卓遷都長安,抵抗諸侯軍。司徒王允與呂布密謀殺害董卓,以除害于天下。他們設計了一個計策,讓呂布假裝與董卓爭執(zhí),然后向王允求救,王允就借機召見董卓入宮,呂布就趁機刺殺董卓。然而,在董卓入宮的途中,先后出現(xiàn)了五次不祥的預兆:
1.他出發(fā)進宮時,他的母親突然心驚肉跳,坐臥不安。她感覺到有不好的事情要發(fā)生,就勸董卓不要去宮中。但是董卓不聽她的勸告,認為她是老年人的胡言亂語。
2.他在路上時,他的車駕突然折輪斷轡。這是一個很不尋常的事情,說明車駕有問題或者有人故意破壞。這是一個很明顯的兇兆,意味著董卓會遭遇危險或者死亡。但是董卓也沒有在意,只是換了一輛車繼續(xù)前行。
3.他繼續(xù)前行時,突然狂風大作,飛沙漫天。這是一個很罕見的天象,說明天氣變化或者有災禍降臨。這也是一個很明顯的兇兆,意味著董卓會遭遇困難或者災難。但是董卓也沒有在意,只是加快了速度前進。
4.他行至長安城外時,城中傳出了“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的童謠。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童謠,其實是一個字謎。
“千、里、草”合起來就是一個“董”字;“十日卜”,合起來就是一個“卓”字;“何青青”,指的是青草的枯萎。“不得生”,更是明確地說明了董卓將要死亡。這是一個很明顯的兇兆,意味著董卓會被人殺死。但是董卓也沒有在意,只是認為這是小孩子無知的胡說八道。
5.他行至宮門前時,出現(xiàn)了一名青袍道人,手持寫著“呂”字的旗子。這是一個很奇怪的道人,他手持的旗子上寫著“呂”字,暗示著要殺董卓的人是呂布。這也是一個很明顯的兇兆,意味著董卓會被呂布刺殺。但是董卓也沒有在意,只是讓部下驅(qū)趕道人而已。
這些預兆都在警告董卓,讓他小心謹慎或者改變計劃。但是董卓都沒有聽從或者理解這些預兆的含義,而是一意孤行地進入宮中。結(jié)果就如同預兆所示,他被呂布刺殺而死。
這件事對于東漢末年歷史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董卓沒有遭到刺殺而死,或者能夠理解并避開這些預兆所示的兇險,那么東漢末年歷史會不會有不同的走向?
以上就是《三國演義》中的兩個懸疑事件了。你知道幾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