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里的吃喝136:“好酒好肉”的背后,請給領導一個理由

在北京大名府市曹的十字路口,石秀的奮然一躍,攪亂了法場秩序,也攪亂了梁中書的心理。
梁中書名叫梁世杰,官任大名府留守司,大概是當過中書令,所以人稱“梁中書”。
梁中書是我們梁山好漢的老熟人,他早在“智取生辰綱”時候就出場——生辰綱就是他給他岳父、當朝太師蔡京的生日大禮。
梁中書是北京地面最大的官,雖然也收李固的賄賂、也收蔡慶的賄賂,但也不是很糟糕。他很愛才,看到從東京發(fā)配來的楊志英雄了得,便一天也沒讓他當囚犯,還給他比武、彰顯能力的機會,讓他做了自己的親隨軍官。并且,還非常信任楊志,讓給自己辦私事、他押運生辰綱。當然,楊志辜負了他的信任,生辰綱還是被丟了。
對于李固的告狀、屈打成招的盧俊義,他也知道這里面疑點甚多,所以也就順水推舟輕判了充軍發(fā)配。誰料,不過兩天功夫,燕青就在路上射殺了兩個押送公差,將盧俊義劫走。

這還了得?這是公然蔑視法律、對抗國家機器?。‘敱R俊義再一次被抓住,并押回開封府后,梁中書當即大怒,他果斷下令,第二天當街問斬。
不料,石秀的一跳,讓梁中書瞬間猶豫起來。
石秀單槍匹馬劫法場,雖然靠著突然襲擊,砍翻了十幾個人,但等對方反應過來,調動大批人馬圍住,還是和盧俊義一樣,束手就擒。
石秀聲稱自己是梁山好漢,他說我是先來探路的,很快我哥哥就會率兵攻打北京城,到時候你們都得完蛋……
石秀的英雄氣概讓周圍的官兵愣住了,而梁中書也陷入了沉思。他想了半天,讓人取來大枷,將石秀和盧俊義都押入死囚牢,聽候發(fā)落。

蔡福一聽,十分高興,他本來就暗通梁山,就害怕梁山,這下有了理由,“每日好酒好肉”供著這二位,他們在獄中的日子十分舒服。
石秀的出現(xiàn),改變了盧俊義一案的性質,梁中書需要時間來思考一下如何應對。
他先處理了這場劫法場的后事——石秀殺了十多個人,還有受傷的好幾十人,他撥出資金,用于請醫(yī)治療、安葬撫恤,事情很繁瑣,轉眼半天就過去了。第二天一早,還沒等他想好,有人來報說,城內外突然出現(xiàn)了數十張無頭帖子,以梁山泊宋江的名義發(fā)布,大意是我們替天行道,石秀是我們的人,盧俊義是我們要請上山的好漢,如果你們不害他二人性命,并現(xiàn)出奸夫淫婦(李固賈氏),我們就不來找你們麻煩,如若不然,我們就會來攻城略地,到時候玉石俱焚。
看來在大名府還潛伏著梁山賊人,他們探知了昨天的事兒,當然他們也必定沒幾個人,否則不必發(fā)這樣的威脅告示。

梁中書找來了王太守商議。
王太守說,這梁山泊一伙兒,實力強大,若真是引兵來打,我們這小地方肯定打不過。不如,先留下這二人性命,一邊向朝廷奏報,向蔡太師稟告請救兵,一邊整頓兵馬,做好迎戰(zhàn)準備,以保全城軍民百姓。
梁中書聽了,當即表示“知府之言極當?!?/span>
然后,他先喚來蔡福,吩咐他要看好石秀和盧俊義,不可太松也不能太緊,別讓他們跑了,也別太難為他們。隨即又命令手下的兩員大將、兵馬都監(jiān)聞達和李成,讓他們整頓兵馬,做好迎戰(zhàn)準備。
梁中書不僅是大名府“上馬管軍,下馬管民”的軍政一把手,擁有無可爭議的決策權力。他還是當朝權臣蔡京的女婿,更無須忌憚誰,需要誰來幫忙分擔責任。

他偏要來找王太守來商量,而且對他言聽計從,只能說明一點,梁中書的心亂了。
他不敢再像前一天下令正法盧俊義一樣,當機立斷、果決行事,他得跟梁山泊留個見面的余地。然而在內心深處,他又隱約覺得,這么做似乎不太對,便是他留了余地,人家梁山泊也未必將講信義。
所以,他十分猶豫,他才要找人商量,而王太守的建議正與他的心思不謀而合,給了他一個說服自己的、最好的理由。
從來都果斷明快的領導突然來找下屬商量了,就說明,他們內心惶恐了,遲疑了,說服不了自己了。而他們之所以從善如流,不僅是因為你說的正確,更重要的,你的建議恰好暗合了他的心理,給了他一個讓自己安心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