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高考作文的萬用素材分享(一)
一些高考作文的萬用素材分享(一)
【人物素材】
#幸福的西西弗斯
加繆曾說:“我無保留地愛這生命,愿意自由地談論它,因為它使我對我作為人的處境感到驕傲?!?/strong>他正是以對世界、對生活的無限熱情直面人生的荒謬,揭示世界的荒誕,但他并不絕望頹喪,就如他認為不停推著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是幸福的,因為爬上山頂所要進行的斗爭本身就足以使他心里感到充實。有所向往,有所熱愛,人才不至于沒有目標和方向,渾渾噩噩度日,將同樣的天過了上萬次。人生于世,所追求的不應止步于物質(zhì)層面的享受,更應向往一種精神上的充盈。由心生發(fā)的熱愛,如同穿破烏云的一道光,明亮而溫暖照徹每個人的心靈,引領我們尋找人生的目標與真諦。
?
?
【理論素材】
#烏合之眾——古斯塔夫·勒龐
正如勒龐所說“群眾等同于無意識集體。因為無意識,所以力量強大。”這里的“無意識”指缺乏理性、推理能力低下、少有深思熟慮。無意識主宰著有機體的生活,而且在有機體的智力活動中,這種力量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如今的網(wǎng)絡時代,群體隱藏自己的真實身份,缺乏理性思考的言論四處滋生,群體跟風的大量轉發(fā)使得各種網(wǎng)絡平臺充斥著垃圾信息,也使得處于群體中的人更難以辨別各種信息。
勒龐認為群體行為有一個很重要的心理特征,就是祟尚威勢,迷信權威人物。他認為:“群體的輕信、極端與情緒化反應等弱點,顯然既為領袖的品質(zhì)劃定了上限,也給他動員自己的信眾提供了許多可乘之機。這些領袖往往精通巧盲言令色之道,他們一味追求私利,善于用取悅于無恥的本能來說服眾人?!?/p>
勒龐在《烏合之眾》中談到"正像缺乏推理能力的人一樣,群體形象化的想象力不但強大而且活躍,并且非常之敏感”。影響群體意見的直接因素之一就是利用某些吸引眼球的熱點來巧妙地引導群體的想象力,叢而制造出集體的幻覺。網(wǎng)絡上無數(shù)個體組成的網(wǎng)絡群體,他們所向披靡,所到之處不能聽到任何反對意見和質(zhì)疑,他們的感情激烈豐富,遇到逆他們者道德不再是束縛他們的工具,輕者圍攻言語攻擊,重者人肉搜索祖宗八代罵盡,在中國這種網(wǎng)絡憤青網(wǎng)絡暴民甚至是現(xiàn)實中的憤青,也正因如勒龐所說的某些共同的、偏激的、具有煽動性質(zhì)的觀點而自覺地走到一齊。
如今我們已經(jīng)進入到網(wǎng)絡自媒體時代,各種聲音、觀點、思潮,如井噴般涌現(xiàn),讓人目不暇接。由各種網(wǎng)絡平臺而聚攏起的群眾在瞬時間構成了所謂的"烏合之眾",但正如勒龐在《烏合之眾》導言中所說:"群眾盡管有諸多在外人看起來很值得鄙夷和恐懼,但仍然是股無法阻擋的力量,仍然是世界潮流的引航者,誰冒犯了群體就會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而崩遺。我們就要進入的時代,千真萬確將是一個群體的時代。
?
?
?
?
?
?
馬爾克斯一直渴望在偏僻安靜的地方專心地從事創(chuàng)作,但卻雜務纏身,事與愿違。到了1965年,他越發(fā)察覺人間喧囂與內(nèi)在心靈的錯位,于是決定辭去電影及廣告工作,完全從社會生活和社交團體中脫身,關起門來寫小說。為了遠離叨擾與喧囂,他在郊區(qū)重新租了房子,過起了修道院式的隱居生活。
? ? ? ?馬爾克斯用木板在屋子客廳的最盡頭隔出了一間三米長、兩米寬的小屋子,他稱之為“黑窩”。有了“黑窩”,他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創(chuàng)作之中,每天從上午八點待到晚上八點,除去午餐休憩及會見朋友,幾乎不出門。在這種離群索居、近乎封閉的生活中,他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與幸福。
? ? ? ?在“黑窩”里,他與馬孔多小鎮(zhèn)的人一一熟悉,與布恩迪亞家族日夜相處,他歡欣地將人物帶到這奇異的世上,又送他們迎接痛苦的死亡。每一個情節(jié)的精心安排、每一個奇思的巧妙布置乃至每個詞語的自如運用,都讓他欣喜若狂。馬爾克斯后來說,寫完《百年孤獨》的當天,他茫然不知所措,“仿佛我的朋友都死了”。
?
?
#鐵屋子
黑暗社會的隱喻
魯迅在《吶喊》里曾寫過一個著名的比喻:假如你身處一間無門無窗且無法被破壞的鐵屋子,屋里的人都睡著了,不久就要因缺氧而被悶死,但在睡夢中死去不會有感覺。如果你大喊大叫,驚起了幾個清醒的人,就有破壞鐵屋的希望。然而希望終究是渺小的,一旦失敗,他們就要遭受死亡的痛苦。
?
?
【句子素材】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秹m曲》
?
我欲穿花尋路,直入白云深處,浩氣展虹霓。——黃庭堅《水調(diào)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