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行政管理考博歷年真題(育明2020年學員回憶版)
北京大學行政管理考博歷年真題(育明2020年學員回憶版)
育明考研考博大印老師整理
【溫馨提示】2015年以來,北京大學行政管理考博招生方式進行了數(shù)次改革,包括命題人、考試形式、錄取人數(shù)?,F(xiàn)在每年10月份開始報名并提交申請材料,來年三月中下旬就開始筆試、面試。2015-2020年北京大學公共管理/公共政策考博錄取的學生基本都是育明一對一或者視頻課程(4998Yuan)學員,高校教授授課、精準講解、獨家?guī)熧Y。
現(xiàn)在考博基本都是采用“申請-考核”制度,申請考核制度并不是說都么有筆試,很多院校為了凸顯客觀性,還是保留了筆試這一項,此外申請過程中,資料的撰寫很重要,尤其是研究計劃,這點是大多數(shù)考生忽視的,而且根據(jù)經(jīng)驗來看,很多考生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撰寫,因此,我們建議在育明教育咨詢師的指導下撰寫。
未來備考博士,要注意以下幾點:(1)每個院校的考博時間是不一樣的,加之每個院校博士招生人數(shù)有限,所以育明教育大印老師建議大家一定要多選擇幾個院校進行備考,一般而言,選擇3-4個院校比較合適,這幾個院校選擇應該注意具有一定的層次性,比如 可以選擇 北大、南開,首師大、中財,礦大、地大等三個檔次的院校。因為只要是211或者雙一流的院校的博士,對于你以后進入高校任教或者從事相關的工作是太大影響的。切記孤注一擲的之報考一個院校。(2)很多考生問考博輔導的意義是什么,其實對于考博而言,最重要的是三點:第一,考博信息,即考博院校和考博側重點的選擇問題,這點一般的考生很難完全了解,因為很多院??疾┬畔⒉⒉粚ν夤_,但是育明教育有12年的輔導經(jīng)驗,很多內容是比較了解的;第二,個人陳述和研究計劃,這點一般的考生可能很難獨立完成,尤其是研究計劃,因為研究計劃既需要和所報考導師相關,也需要和自己本碩專業(yè)相關,這點都在咱們的輔導之內;第三,專業(yè)課考試范圍和考試側重點,這點也很重要。
育明教育大印老師研究發(fā)現(xiàn),北大人大清華北師大北航南開中山武大復旦等院校行政管理考博越來越趨向于考察熱點問題,尤其是政策熱點問題,比如產業(yè)政策爭論、垃圾分類、放管服改革等,所以,大家一定要多看一些熱點方面的參考書,如下所示:
《公共管理學》,李國正,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李國正,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公共管理學:考點熱點與真題解析》,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
《公共政策分析:考點熱點與真題解析》,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
行政管理考博真題交流扣扣群:5161-96971,未來各個院校都是申請考核制度,所以一定要提前準備,在聯(lián)系導師前一定要把研究計劃、申請資料準備好,不然聯(lián)系了也是浪費時間。研究計劃的撰寫育明考博有專門的高校老師給大家進行指導。

2010-2020年北京大學行政管理考博真題匯總:
1.政府規(guī)制理論。
2.多源流模型。
3.大部制改革,談談未來中國政府改革的趨勢。
4.放管服改革,更多真題加vx:136-9134-9140
5.政策工具與環(huán)境保護問題。
6.有時候會給段材料進行評價,比如之前的闖黃燈的事情。
7.張居正:天下大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請結合公共管理理論進行評價。
《公共管理學》這本教材,這本書讓我更好地了解了公共管理學的學科框架、政府的起源與發(fā)展、政府體制、政府運作流程、政府監(jiān)督及政府改革與發(fā)展等方面的內容,我收獲了新知識,也有不少感想。
全書共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政府的由來與發(fā)展、政府與政黨關系以及政府體制。其中,職能是政府存在的前提,是公共管理學科研究的核心;權力是政府存在的基礎,也是政府職能得以履行的保證,所以職能和權力可以合稱為“職權”,二者不可分割。第二部分是政府的運作流程和工作方法。一個逐漸完善的政府體制存在的目的就是履行職能,包括經(jīng)濟管理職能和社會管理職能。第三部分講述的是政府的監(jiān)督。由于權力的不斷膨脹,且政府涉及經(jīng)濟、社會等多個領域,隨時都有侵犯私權的可能,因此要通過法律制度、監(jiān)督、倫理制度等對政府進行約束。第四部分講的是政府改革與發(fā)展。為了適應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政府必須不斷地進行改革,一方面改善自身的問題,另一方面涉及政府經(jīng)濟社會管理重心的轉變、管理方式方法的轉換。
丹尼斯·繆勒的學術研究主要集中在委托代理領域、公司治理和政治經(jīng)濟等方面,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公共選擇、產業(yè)經(jīng)濟和憲政經(jīng)濟。同時也是公共選擇協(xié)會、南方經(jīng)濟協(xié)會、工業(yè)組織協(xié)會和EARIE的前任主席。
他認為,政府設計政府議程是從自身出發(fā)而不是為社會服務,是借著公共利益的名義來擴大自身效率低下的規(guī)模,實質上是犧牲公民和納稅人的利益。企業(yè)管理者在實際的商業(yè)運行過程中追求的是他們自己的議程,同樣犧牲了股東的利益,盲目擴大公司的規(guī)模和低效率的生產。
基本內容
《公共選擇理論》是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領域中一個相對較新的理論著作,其主要從經(jīng)濟學的角度幫助人們理解和加深對公共產品、公共權力、國家起源、利益集團和政府規(guī)模等核心概念的認識。主要是從新政治經(jīng)濟學理論的視角介紹國家的起源,政府的權利和義務、公共所有權、公共資源等方面的基礎理論與基本知識。它是一種利用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的觀點來分析代議制民主立憲制政府在治理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用經(jīng)濟理論假設來分析并指導政府行為,在傳統(tǒng)上屬于政治學的范疇。
學術價值和與實際問題的結合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已經(jīng)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系,在市場決策方面是政府“有形手”和市場“無形手”一起抓,非市場決策主要是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這實際上也說明我們國家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公共選擇方面也有相似之處。那么《公共選擇理論》中所論述的一些觀點和假設也就可以取長補短了。比如《公共選擇理論》中的核心命題——“經(jīng)濟人”假設,可以啟發(fā)我們國家的財政改革從經(jīng)濟利益的角度出發(fā),設計出一個社會經(jīng)濟人出于個人私利考慮要求積極參與的稅收機制。在政治管理中引入“經(jīng)濟人”假設,設計出合理的利益驅動機制,可以鞭策政府機構和公務人員制定出更有效率的制度和政策。除此之外,《公共選擇理論》基于理性選擇假設提出“偏好顯示機制”,對我們國家完善基層民主和制定更為機動有效的財政政策就有相當?shù)慕梃b意義。我國是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政府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財政和政策都應當本著“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原則符合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需求。要做到這一點,僅憑決策者的上層設計和個人的優(yōu)良素質是不夠的,還必須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有一套把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及時互動、上下傳達的有效機制,建立“公民的偏好顯示機制”。
《公共選擇理論》的理論基礎是“經(jīng)濟人”假設,在具體的理論闡述和學術研究過程中卻過于將利益放大,將社會中存在的活動實體都看作是為了追求個人私利的“經(jīng)濟人”。這在一定程度上,過于宣揚個人私利,是一種扭曲的社會價值觀。我看過一個故事來諷刺《公共選擇理論》產生的社會影響。說有兩個相互不認識的人在路上相遇,一個是外地人,一個是本地人。外地人要回家不認識去火車站的路該怎么走,就去問那個本地人。而本地人是準備去郵局寄信的,但是郵局的方向與火車站是背道而馳的,于是本地人就用手指著郵局的方向,對外地人說:“看到?jīng)]?就在郵局那個方向一直走就是了,這是我的信件,您可以順便幫我投遞一下嗎?”外地人表面一口答應并連聲道謝,但是心里卻在想著:等待會拿到信件后就把里面值錢的東西拿走。
同時因為社會的復雜性,很多時候人們的行為選擇并不都是出于經(jīng)濟或者私利的目的,比如說福利國家的非營利性組織,在公共危機發(fā)生時(如最近發(fā)生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志愿者行為,甚至是社會上普遍存在的醫(yī)療救助場所等,他們更多尋找的是個人的理想價值和社會價值,這些用《公共選擇理論》是無法解釋的。我在查資料時看到詹姆斯·布坎南與戈登·圖洛克針對《公共選擇理論》存在的這些固有的局限性,也進行了一些研究,并得出另一種解釋。他們認為,《公共選擇理論》只能用理性選擇的私利動機來解釋社會和政治行為的一部分,這種模式并不適用于一切社會行為?!豆策x擇理論》只是用來服務那一小部分可以用“經(jīng)濟人”假設來解釋的社會群體,并負責幫助他們找準自己在社會上的位置。所以,他們得出結論,基于這種思想,《公共選擇理論》的研究學者也片面強調人們的行為是受非常多的動機影響的。他們甚至認為包括社會上存在的那些志愿者行為的社會價值行為都是基于公共選擇理論做出的理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