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英獄中訟冤:殘忍狠毒背后,是人性的貪婪,小后媽的騎虎難下

明朝正德年間,北京順天府有個錦衣衛(wèi)千戶李雄,他文武兼?zhèn)?、家資富饒,而家中亦是兒女雙全,夫妻恩愛,著實讓人羨慕。不料天有不測風(fēng)云,這一年,妻子生下小女兒后便纏綿病榻,半年后去世,留下了三女一男,都年紀(jì)尚幼——大女兒玉英6歲,二兒子承祖5歲,三女兒桃英3歲,小女兒月英還在襁褓中。
李雄雖然與妻子情深恩愛,對兒女也是百般疼愛,但很快就托媒續(xù)娶,選中了一個父母去世、兄長當(dāng)家的少女焦氏。
焦氏這年只有16歲,不僅貌美如花,女工針織也十分出色,讓李雄非常滿意,百般寵愛。然而剛結(jié)婚就成為四個孩子的后媽,還是讓焦氏心生郁悶。焦氏出身市井,兄長焦榕在衙門當(dāng)差,從小耳濡目染的,都是紅塵俗世的物欲和算計。
她嫁入李家,看到身為武官的丈夫家如此富裕,她很是開心。可再一看,人家前妻留下4個兒女,將來便是自己再生兒女,世襲的官職肯定撈不到,財產(chǎn)也分不了多少。
對比之下,焦氏十分不開心,便對丈夫吹枕頭風(fēng),希望他怠慢他們。然而,李雄雖然寵愛小妻子,但也還是愛自己孩子的,他嚴(yán)詞拒絕了焦氏。焦氏更加生氣,便時常趁李雄不在家,自己動手打罵,被李雄得知后,當(dāng)即將她趕回娘家。

焦榕是個市井光棍,內(nèi)心頗有算計。他勸妹妹說,你不能這么急功近利,便是想要獨(dú)占家產(chǎn),也得先假裝對這幾個孩子好一點,讓男人深信不疑。以后便是他們出了什么事兒,也不會懷疑你不是?
焦氏一聽對啊,便跟丈夫認(rèn)了個錯,回到李家,此后便對四個孩子十分親切友好起來。家宅和睦,讓李雄很是高興。轉(zhuǎn)眼三年過去,焦氏也生了一個兒子,李雄對她越加寵愛。
又過了一年,山西發(fā)生叛亂,李雄奉命出征。不料戰(zhàn)場無情,李雄力盡陣亡。丈夫死了,自己年紀(jì)輕輕,眼前還有四個非親生的孩子,還要自己撫養(yǎng)他們長大,真是太讓人憋氣了。焦氏對他們越加厭惡,不時加以打罵。
這幾個孩子中,她最不喜的是李承祖,因為他是長子,將來是最有資格繼承李雄官職的。如果沒有了他,嗯,那將來都是自己兒子的……焦氏聽了哥哥的話,以孝義為名,讓年僅10歲的李承祖帶著一個家人苗全,千里迢迢去陜西,尋回父親的遺骸。
苗全是焦氏的陪嫁家人,他按照焦氏的授意,一路不顧李承祖體力不支,對他百般催促。終于李承祖病倒了,苗全便將他扔下,自己帶著錢財包袱溜之大吉。他以為,這樣的小孩子一定就沒命了。
沒想到李承祖運(yùn)氣實在太好,他先是遇到一個好心的老婆婆收留下來,還給他治好了病。等他到了昔日戰(zhàn)場,本來四顧茫茫,根本無處尋覓父親,卻又在附近遇到一個和尚。這和尚正是李雄的部下,就是他掩埋了李雄。
在和尚的護(hù)送下,李承祖帶著父親的骸骨回到了北京。當(dāng)他出現(xiàn)在家門口時,焦氏大吃一驚。她將李承祖迎進(jìn)家門后,去找哥哥焦榕商議,決定一不做二不休,當(dāng)夜就用砒霜謀害了李承祖。

李承祖死了,李玉英姐妹年紀(jì)幼小,不知究竟,唯有放聲大哭,一任繼母主持下葬。這時朝廷撫恤下來,只追封了李雄,并未允許幼子承襲官職,讓焦氏白忙了一場。而李家沒了收入,坐吃山空,生活一天不如一天,很多仆人紛紛逃逸。
李家越來越窮,焦氏只好賣掉了房子,另外租了兩間小房。后來又沒錢了,便又將桃英賣給富人家做婢女,又讓最小的月英到街上乞討,每天不要到50文錢,便非打即罵。她本想也賣了玉英,可焦榕說這姑娘長得漂亮,可以等等多賣點錢……
日子在艱難辛苦中慢慢流逝,李玉英已經(jīng)16歲了。隨著年齡漸長,她也越發(fā)想明白了從前很多事,對弟弟李承祖回到家中就死去,充滿了懷疑。這一日,焦氏帶著小兒子去赴宴了,月英去街上乞討了,玉英看著明媚春光,不覺感懷身世,便寫了一首“送春詞”:
“柴扉寂寞鎖殘春,滿地榆錢不療貧。云鬢衣裳半泥土,野花何事獨(dú)撩人?”
焦氏回家后,發(fā)現(xiàn)了玉英的這首詩,頓時大怒。她說玉英這是“寫情書勾引男人”,又是一番打罵。不料她的聲音太大,被鄰居聽到了,并責(zé)備她這個后媽實在太無情。焦氏很沒面子,關(guān)上門后對玉英越加暴虐。
這些年里,李玉英身受百般委屈苦楚,此時終于對生活絕望了。當(dāng)夜,她懸梁自盡,卻因為繩子斷了沒能死成。焦氏得知后有點害怕,唯恐玉英死了被牽連。哥哥焦榕便讓她誣告玉英“奸淫忤逆”,將之關(guān)進(jìn)了錦衣衛(wèi)監(jiān)獄。

李玉英在獄中過了兩個月,家中又無親人,眼看伸冤無望。忽然這一天,朝廷允許獄中被冤枉的人自陳情由。李玉英絕處逢生,她要來紙筆,含淚訴說了李家的悲慘遭遇,控訴繼母焦氏和焦榕的各種殘害?;实劭吹搅诉@份訴狀,倍感震驚,當(dāng)即命人重新審理。最終,焦氏和焦榕斬首示眾,將焦榕家產(chǎn)變賣贖回桃英,并由官府做主,將玉英三姐妹許嫁士人為妻……
這是《醒世恒言》中的故事“李玉英獄中訟冤”,這也是明朝一個真實的案件。李玉英的悲慘遭遇讓人唏噓的同時,也似乎更加坐實了“后媽狠毒”的民間箴言。
在中國古典文學(xué)中(外國文學(xué)中也不少見),極少有善良慈愛的后媽?!昂髬尅辈畈欢嗑褪菒喝说拇~,她們對丈夫前妻的子女都十分厭惡,時常各種折磨虐待,恨不得將他們除之而后快。
然而后媽也是尋常女子,便是沒有血緣,她們也應(yīng)該有正常的人性。為何,一旦成為后媽,她們就變得那么無情冷酷?
因為女人沒有經(jīng)濟(jì)來源,而人性卻難免貪婪。嫁給喪妻男人的少女,理所當(dāng)然覺得男人的身家都應(yīng)該屬于自己和自己的子女。然而,按照法理卻要分給前妻的子女,真是太讓人不甘了——別說古代,便是這個時代,若是將夫妻共同財產(chǎn)分給前妻子女,很多后媽繼妻也是心疼郁悶的。
這篇故事中的焦氏,從頭到尾都是心懷惡意。然而,她最初對玉英兄妹惡劣,不過是為了多占點家產(chǎn)。不料李雄戰(zhàn)死,她害死李承祖,只為了獨(dú)霸家產(chǎn)。然而失去了丈夫,家產(chǎn)也越來越少,她便只能逼迫玉英姐妹,一步步走下來,她已經(jīng)騎虎難下,最終將玉英誣陷入獄……案發(fā)后她和哥哥一起伏法。
焦氏嫁給李雄時不過16歲,她美貌手巧,倘若嫁給一個未婚男人,與之生兒育女,沒有那么多誘惑,也催生不出貪婪,大概也能幸福平靜過一生吧?
然而,便是“后媽狠毒”的說法已經(jīng)泛濫,可喪妻的男人依舊前赴后繼要續(xù)娶,他們的理由很多,并不會因為后媽狠毒就放棄,甚至也沒有更有效的辦法解決問題。
與此同時,他們熱情謳歌那些撫孤成人的寡婦,從政府到民間都進(jìn)行大力表彰。真是奇怪,有謀生能力的男人不續(xù)娶都千難萬難,更多沒有謀生能力的女子,帶著孩子又怎樣度過那漫長艱辛的歲歲年年?
為什么后媽狠毒的那么多?因為男人都要續(xù)娶,世間的后媽多啊;而男人用禮教束縛女人,不讓她們再嫁,后爸太少,狠毒不狠毒的也沒人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