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乒器觀察 99:樊振東和孫穎莎的“糾結(jié)”
過去一周,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樊振東將舊主板和金標Vis交替使用,孫穎莎也是市售版的白標碳素45和金標45混著用。這里頭到底有何玄機?

樊振東和孫穎莎的“糾結(jié)”
只是看起來,他們很糾結(jié):不同的場次,兩款板子換來換去。實際上,他們可能一點也不糾結(jié)。先說樊振東。據(jù)了解,目前屬于合同空白期。所以耍什么板子是自由的。但我們不知道他有多少塊舊主板。因為奧運會這種一等一的大賽,多備兩塊副板是必須的。金標Vis好歹是量產(chǎn)的······他得先保證,用哪塊板子都能打出水準。當然啦,還有一種考慮是:雖然結(jié)構(gòu)上是一樣的,但手感還是有差異,他仍然在確認哪一塊更適合自己的發(fā)揮。
孫穎莎這點我們會在最新一期的“二馬說”里面談。她目前仍然是白標45和金標45切換使用,面對不同對手選不同底板,看得出是個機靈的孩子。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更通透輕盈的市售版碳素45,以及更堅韌扎實的金標45,最終的二選一,她應該也沒確定好。不得不說,大賽前的這個信號不那么好。

林高遠ZLC
陳幸同用了林高遠ZLC后,看起來在反手硬懟方面,超過了陳夢。上旋相持的速度變得更加犀利。不過,她用上這板子的起因可能未必多少是因為性能,因為前面用的國手賊少。之前王曉彤也用了同樣結(jié)構(gòu)的波爾ZLC。階段性地打好,跟底板可能有一定關系。但林高遠ZLC和波爾ZLC,不好說孰高孰低,實際上是非常接近的東西。
只是,之前很多球友談論外置ZLC的結(jié)構(gòu)跟狂飚3不搭,太硬,不夠持球。但我們要注意的是:灌油是可以讓膠皮變得軟而透的;另一方面,國手們用的特制狂飚,現(xiàn)在做得越發(fā)有外套的味道:膠面沒以前那么粘,方便提速,同時,海綿的通透感(果凍感)已經(jīng)跟市場版狂飚區(qū)分開來了。

粘性外套的方向
粘性外套現(xiàn)在有兩個模板,也可以說兩種方向。我們以今年比較紅火的旗艦粘套作為對比。Victas的TD,中國制造,其實膠面粘性是非常強的,在穩(wěn)固弧線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優(yōu)拉的皇朝ZGR,德國制造,更像是:本質(zhì)上是澀性外套,添加一點粘性來強化弧線和旋轉(zhuǎn)。跟D09c比較接近,但速度和退臺力量感比D09c更堅挺。
對于正手習慣狂飚3的球友來說,無疑選擇粘性更強的TD更容易上手。而原來正手已經(jīng)能打澀套的,則可以考慮選擇這種粘性不明顯的皇朝ZGR或D09c來強化上臺率和弧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