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南禪七日》第09盤 龍樹菩薩及5部概論

2020-04-22 09:58 作者:紀(jì)錄-時光  | 我要投稿

我們常常碰到人問:我要研究佛學(xué)(或者學(xué)顯教,或者學(xué)密宗的人),從哪一本書入手最好?我昨天講過,我答不出來。換句話說,真正的佛學(xué),了解佛法,同大家自己要做功夫修持做參考的,我們用現(xiàn)代化的名稱來講,最好的佛學(xué)概論有四本書。哪 四本哪,在印度當(dāng)時的著作,翻譯成中文的,

第一部是龍樹菩薩所作的《大智度論》,是第一部的著作的佛學(xué)概論。認(rèn)識佛學(xué),認(rèn)識人生,認(rèn)識宇宙,乃至自己身心的修養(yǎng),怎么達到佛的境界的,這是龍樹菩薩的著作——《大智度論》。由一個普通的凡夫,要想到成佛,成菩薩道,成佛之路,是智慧的成就。所以,佛者覺也。成佛是智慧的成就。不是在那里搞稀奇古怪搞迷信,做什么功夫,智慧的成就。第一點先要注意。所謂般若波羅蜜多,智慧成就到達了,那一個方面,那一方面?沒有方面的。那么在文字的翻譯叫做般若波羅蜜多,智慧到達彼岸,那一岸,那一岸是哪一岸?還是大西洋,太平洋。此岸是沒有岸的,最高的成就,無量無邊的境界。龍樹菩薩這一部著作,是距離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五百年了。龍樹菩薩是中國的佛法,中國文化里頭八宗的祖師。所謂禪宗、密宗、戒律的律宗等等,凈土宗,他都是祖師,都尊重他的。龍樹菩薩寫這一部《大智度論》,此人,這位菩薩是真正佛教的非常了不起的,第二位佛。這位菩薩出身很不同,年輕時聰明有為,智慧很高,才能很大。沒有出家以前,他一切學(xué)問都會,一切外道的魔法的都會,等于你們一樣打拳,練氣功、畫符念咒,說什么會什么,都學(xué)會了,最后他學(xué)什么呢?學(xué)了隱身法,他也練成功了,人到那里你看不見的,就在你旁邊站到看不見。他們兩、三個師兄弟都會隱身法,那個時候還沒有出家,還年輕。世界上沒有什么好玩的,去玩什么?到皇帝皇宮里頭去玩。三個人隱身到皇宮去玩。同宮女兩個玩,沒有事,這三個人一隱身誰也看不見,慢慢這些宮女們肚子都大了,這個皇帝很奇怪,怎么搞的一回事?下命令,全國戒嚴(yán),皇宮里更戒嚴(yán)搜查,沒有人。結(jié)果一個大臣給皇帝建議,這個事情一定是會懂邪法的人,一定是隱身法這些人搞的。有一天就大掃除,大搜查?;实圩谶@兒,下命令,宮內(nèi)宮外今天一天當(dāng)中,統(tǒng)統(tǒng)拿出刀槍武器來,虛空里頭亂殺亂揮,隱身法看不到啊,經(jīng)過了大搜查一番,那兩個師兄弟被殺了。這到處亂殺的,碰到殺掉了。一殺掉了,隱身法身體就出來。就看見了。這龍樹菩薩是絕頂聰明,他躲到哪里???皇帝下 的命令,皇帝這個范圍一丈以內(nèi),是刀劍不準(zhǔn)進來的。他就躲到皇帝的座位下面。呼吸就用了安那般那,停止呼吸,就躲在那里,所以沒有殺死??墒牵坏昧?,他的安那般那,停止呼吸到底做功夫很難,他就跪下來發(fā)愿了,我的懺悔,錯了。這次萬一大難不死,我出家了。佛啊,釋迦牟尼佛你加被我。結(jié)果他沒有死,然后出家了。出了家,學(xué)佛以后,學(xué)了兩、三年,把所有的佛經(jīng),所有的佛法都修持過了。嗯,佛法很了不起,不過如此。我同釋迦牟尼佛一樣,都做到了。他要來創(chuàng)教,做宗教革命。自己想釋迦牟尼佛過去了,現(xiàn)在我是教主了。他也真了不起。所謂自己認(rèn)為了不起,在佛學(xué)里頭叫做“我慢”。人都有一個我,每個人所謂自尊心,很好聽的名詞,每個人有自尊心,在佛法里就叫做“我慢”、“我見”。世界上人人有我,我總是了不起。最笨的人,最差勁的人,還是“我”了不起。你說你最佩服誰呢?誰都……嘿,這個人很了不起。不過講了半天,他比我還差一點點,每個人如此。所以我說,大家說問人,這個人漂亮不漂亮,我說你們不要瞎扯,不管男人、女人,世界上的人,最漂亮就是我自己。每個人看鏡子,不過比人家差一點,看了半天,還是我最漂亮。這就是我慢。尤其有了學(xué)問,有了一點專長,我慢就更厲害了,叫“增上慢”。有了地位,有了名氣,有了錢,或者年紀(jì)大了,比如像我們這幾位老先生們,南老師,不敢當(dāng),偶爾謙虛,南老師你真了不起,我沒有起不了啦,那都是假話,還是覺得自己了不起對不對。然后年紀(jì)越大了,然后講講……增上慢、我慢就來了。你不過三十歲,我都八十歲了,活了幾十年,我還有什么不知道埃這就是增上慢。我慢上面又加一層。出了家,有了學(xué)問,你們很謙虛,我說世間法不要,不過我是出家人,人天師表,你拜我應(yīng)該的,我是佛的弟子。佛的弟子又怎么樣?你不是佛耶,所以我常常講,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是佛耶,不是你耶。所以增上慢,年紀(jì)大了也會增上慢。做了爸爸了,對兒子,你是我的兒子,增上慢。做了爺爺,那更高一層的增上慢,所以龍樹菩薩這個時候,他要做第二個佛了,所以在佛教的歷史上,感動了龍王,這一看,這個傢伙,所謂龍王,有無此事,有無這個人,再研究了,這個龍王是佛的弟子,所謂天龍八部都是佛的弟子,一看這個龍樹菩薩,這個傢伙,那么我慢,龍王來接他,你認(rèn)為把我們老師釋迦牟尼佛的所有的學(xué)問都會了嗎?對埃你同我們老師釋迦牟尼佛一樣嗎?一樣。他的著作你都看了嗎?都看了。人世間留下來佛的著作千萬分的一點,我陪你參觀一個地方。他也不說自己是龍王,化身來的,龍樹菩薩普通的神通都有,好吧,我同你去吧,龍王把他接到龍宮去,打開龍宮的圖書館,你看吧,龍王給他一匹馬,騎到馬,跑馬看,不然你的壽命,你的時候來不及,龍樹菩薩走馬,騎在馬上看經(jīng)題,看佛經(jīng)的題目哦,這一本叫金剛經(jīng),這一本叫華嚴(yán)經(jīng),這一本叫……,走馬看經(jīng)題三個月才看完,只看了經(jīng)的題目,內(nèi)容還沒有翻呢,還騎在馬上跑過,原來佛法的學(xué)問是那么大,這個世間上留下來佛的學(xué)問,千萬分之一,這一下才把他的傲慢打下去,然后,他就跟龍王要求,我?guī)б徊拷?jīng)回去,龍王說,好吧,看你的緣份,所以他抽了一部經(jīng)叫《華嚴(yán)經(jīng)》,《華嚴(yán)經(jīng)》有十萬偈,所以他帶回來了,所以華嚴(yán)經(jīng)是佛的大經(jīng)典,我們佛法,佛教里頭,佛學(xué)里頭一句話,不讀華嚴(yán)不知佛家之富貴,它的內(nèi)容太偉大了,太充沛了,不讀華嚴(yán)經(jīng),不曉得佛家的富貴,什么是富貴,他的智慧內(nèi)容包含的那么多,現(xiàn)在講華嚴(yán),我們中國翻譯了兩次,一次是所謂六十華嚴(yán),八十華嚴(yán),不過整套的華嚴(yán)經(jīng)里頭只是一部分翻過來,翻譯過來中文,已經(jīng)八十卷,一卷等于一本書,為什么古代一本書要稱卷呢?因為我們古代這個書,用牛皮、用紙一張連到的,很多很多字,然后把它卷起來,這樣卷起來叫一卷,在印度呢,是一片一片樹葉子,所謂貝葉翻過去,西藏現(xiàn)在也照這個,蒙古學(xué)西藏也是這個,我們中國叫一卷,后來宋朝以后才是一本、一本的,所以卷是這樣來,所以我們畫關(guān)公看兵書,大家有些畫起關(guān)公,旁邊弄個刀,胡子一抹,手里拿著這么一本書來看,完全錯了,漢朝,是一卷一卷起來,那么拉開來看的,不是這個樣子看的,所以學(xué)畫畫的搞清楚,不然你畫出來都是錯的。這個《華嚴(yán)經(jīng)》那么多,這是龍樹菩薩,在龍宮取出來,然后,他弘揚佛法,自己又著《中論》,有名的《中論》就是龍樹菩薩,《大智度論》就是他的著作了,把佛法集中的精要是概論,精要拿出來,《大智度論》,龍樹菩薩講經(jīng)說法的時候,不像我們可憐兮兮的,大家?guī)浊f人坐在下面聽他講課的時候,看不到人,只看到位子上一個圓光,這個聲音從圓光里頭發(fā)出來,所以他的本事很大,所以龍樹地菩薩是禪宗密宗,尤其是密宗,不管是東密,西藏的密宗,他都是大祖師,可是你要聽聽,世間一切學(xué)問都會,外道、魔道、壞事他都會,好事也全堂,這么一位祖師叫龍樹菩薩,這個距離佛過世以后五百年了,真正的佛法在他的前輩馬鳴菩薩,同龍樹菩薩手里弘揚出來,推廣了.

再過了下來,佛過世以后,七、八百年之間,出來兩位大菩薩,一位叫無著,一位叫天親,也叫世親菩薩,這是中文的翻譯,我們不講梵文,他原來叫什么名字都有的,所以無著、天親是兩弟兄,天親菩薩就是世親菩薩,哥哥出家了,無著菩薩是弘揚大乘的佛法,世親菩薩專門弘揚小乘的佛法,反對大乘,所謂人可以即生就成佛這一點做不到,他是走小乘路線,哥哥無著菩薩是大乘路線,最后,他著作很多,世親菩薩的著作,等于在生的時候比他的哥哥的著作還多,學(xué)問好得很,修養(yǎng)修持也很高,但是,他反對大乘的路線,后來,譬如我們現(xiàn)在講《俱舍論》,很多的論著都是天親世親菩薩的著作,后來,他受哥哥的影響感化了,回心向大,“嘛哈呀”就是“摩訶衍”,我們念“摩訶”,實際上這個用唐音翻譯過來,叫“嘛哈呀”大乘,“嘛哈呀”就是大乘,我們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就是“嘛哈”,在日本照中國唐朝的發(fā)音,“般喳”波羅蜜多,大乘,他由小乘變成大乘的時候,懺悔、痛苦的不得了,要自殺了,他說我毀謗了佛法,幾十年的著作都不對了,這是罵佛、罵大乘,他說不對了,要自殺,無著菩薩他哥哥說那有什么用,自殺不能解決問題,他說那怎么辦,哥哥告訴他,譬如人走路,因地而倒,這個人走路在路上走,怎么跌倒呢,還是地下,地的關(guān)系嘛,跌倒地下怎么辦呢,因地而起,還是靠土地嘛,你手一撐再爬起來嘛,因地而倒,因地而起,走路走跌倒的,因為有土,假使在虛空中走,永遠不會跌倒,永遠是空的嘛,因為有地,土地嘛,跌倒了要爬起來,怎么辦呢?也靠土地才爬起來,他就懂了。我回轉(zhuǎn)來弘揚大乘佛法,所以他大小乘顯密沒有談,大小乘都通的,著作很多,最有名的現(xiàn)在中國翻譯流傳,你們在研究,我們這里的教務(wù)長好像在研究,聽說啊,我不知道,我沒有神通,研究俱舍論,當(dāng)然他不是專門,只是一點啦,他還是神通廣大的。那么他的哥哥呢,專門弘揚大乘,彌勒菩薩繼承佛的第二位,無著菩薩,他是每天早晨,每一天一天,一輩子弘揚佛法,一輩子為教育,教人世間的社會教育,白天整個的說法,這是講課弘法,晚上入定,入定到什么,到兜率天,欲界里頭的第四天,彌勒菩薩還在那里說法,他晚上聽課,記錄下來,不曉得用鋼筆、毛筆,什么筆,或者用腦子,白天就把這個聽課的記錄寫出來,就是寫了一百卷,你們手里這一套,《瑜伽師地論》,彌勒菩薩所說的,就是佛所說的佛法,無著菩薩所記錄的,一百卷,是玄奘法師到印度留學(xué)二十年,回來翻譯最重要一部經(jīng)論,《瑜伽師地論》,學(xué)顯教學(xué)密宗,各種不能不參考,不過文字翻譯的非常老實,夠艱硬的,幾乎我們歷代的學(xué)者,好好研究《瑜伽師地論》的沒有幾位。這是兩部介紹,所謂學(xué)佛的,這是一個佛學(xué)概論,真正要了解佛法是這一本,無著菩薩與世親菩薩兩個人約好,兩兄弟。無著菩薩告訴弟弟世親菩薩,他說我會先走,先死,他說,我們?nèi)司烤顾酪院?,有沒有佛的世界,有沒有其他世界,你要回來告訴我,這個故事很有趣了,可見兩個人修持那么高,生命的道理,死后是不是有個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真有個天上人間、地獄,你要回來告訴我,兩兄弟約好,無著菩薩先走了,這個世親菩薩還沒有死,等哥哥來見一面,天天等,沒有消息,大概自己想,頭發(fā)留起吧,不要再當(dāng)和尚,靠不住,以哥哥這樣的修持,功力又好,回來見一面,證明有沒有這個事,這個,過了三年,世親菩薩一下看到無著菩薩來了,他說,哥哥啊,有嗎?他說,當(dāng)然那怎么假。那你現(xiàn)在在哪里?我在兜率天彌勒菩薩前面。他說,你怎么這么久來告訴我有這個事?他說,我到了,這個彌勒菩薩也正在上課,我進了禪堂,他們把門關(guān)了,我不過聽了一個鐘頭,我心里急要來告訴你,好好修持啊,他說他們打開門,一個鐘頭了,我趕緊跑來,這里三年了。啊,這樣。這個故事很有趣,這個,現(xiàn)在介紹了這兩部了,連帶講故事給你們聽過了,我都是佛經(jīng)里頭看來的,你們聽了,你看幾分鐘,我看了好久,好可憐,兜攏來都告訴你,所以你們是我的,等于我的無著菩薩,你們是世親菩薩,很有福氣。

中國的,到了佛法到了中國,兩部著作重要,中國的,換句話我們中國三部著作,對了,講錯了。

第一部,摩訶止觀,不是現(xiàn)在你們手邊有的六妙門止觀法門,大止觀的,智者大師他的著作。

第二部,五代、宋朝的時候,永明壽禪師的著作《宗鏡錄》,這個文字都很美,尤其是《宗鏡錄》,那么永明壽禪師也是在座我們老前輩一樣,他是個將軍出身,后來出家了,他是禪宗悟道以后,弘揚凈土的,在杭州,永明壽禪師,據(jù)說是阿彌陀佛的再化身來的。這兩著作是佛學(xué)概論。

第三部就是我們青海人到XZ成就的,DL、BC的師父,宗喀巴大師,根據(jù)阿底峽尊者《菩提道炬論》,《菩提道炬論》可以說根據(jù)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的著作,所以宗喀巴大師寫了,所有的著作嘛,把它累積起來,《菩提道次第論》,實際上根源都是《瑜伽師地論》來的,

我這么幾句話很短的濃下來告訴你,我的我慢,增上慢來啦,我摸了幾十年,你們年紀(jì)輕輕又不好好用功,尤其我看出家的同學(xué)們,悠哉加游哉,那個游不曉得羊油還是牛油,油得不得了,沒有好好的用功,可是我們都吃了那么多苦頭,濃縮下來,簡單的告訴你,自己好好去研究,不要聽了就完了,所以大家要了解真正的密宗的黃教,我們暫時不講紅教、花教、白教,暫時擺一擺,要想了解黃教宗喀巴大師的這個修持的法統(tǒng)《菩提道次第廣論》,了解《瑜伽師地論》。這個現(xiàn)在給你介紹了整個的東方文化,尤其,其實印度佛教文化,印度沒有了,宋朝以后印度已經(jīng)沒有了,印度文化整個的歸到中國文化里頭來了,我們中國的文化是吸收包含了那么多東西,現(xiàn)在年輕人一點影子都沒有摸到,那真擔(dān)心啊,我常說一句話不大好聽的話,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怕亡國,亡國了,有后代起來可以復(fù)國的,就怕文化斷了,文化一亡了,這個民族國家就沒有了,很重要是文化的根基,現(xiàn)在給大家介紹了我們文化內(nèi)容的這五部大論,就是整個的佛法,隨便那一部抽出來就是佛法的概論,今天我們需要抽譯的就是《瑜伽師地論》,怎么叫瑜伽呢,那我們曉得根據(jù)梵文翻譯,現(xiàn)在外文叫YOGA,這個伽是,所以釋迦牟尼佛那個迦是真正,正式的發(fā)音釋迦(GA)這個瑜伽的伽,中國字,一個走字,這個是人,什么叫瑜伽呢,你們都會,每個同學(xué),我怕花錢不敢發(fā)獎金了,舍不得,很小氣,瑜伽,你們都曉得,怎么樣翻譯啊,相應(yīng),怎么樣相應(yīng)啊,我跟你兩個相應(yīng)不相應(yīng)啊,都曉得,你們一考試都會答出來“相應(yīng)”,所以我剛才講我們這個老同學(xué)古老同學(xué),他姓古,所以我那個老古文化,當(dāng)年因為這個同學(xué)大學(xué)畢業(yè)了跟到我旁邊,我說,我們辦個出版社,好啊,取個什么名字啊,我說取個什么,取個好一點,我說你姓古就叫老古,就這樣來的,簡單得很,他姓古,古里古氣的這個人,從大學(xué)一年級跟我到現(xiàn)在,現(xiàn)在頭發(fā)光了,他是和尚,你看頭上沒有毛的,偏偏弄二根毛還遮起來,當(dāng)了和尚還要假,這個是古先生?!惰べ煹卣摗罚裁唇需べつ?,古音,相應(yīng),怎么叫相應(yīng),交感,互相交感,古文的翻譯叫相應(yīng),搞了半天相應(yīng)不相應(yīng),不知道,就是交感啦,現(xiàn)代話。我剛才所以講他,你少講那些佛學(xué)的名詞,少講文章,書讀多了沒有用,就把白話一講,你們學(xué)了佛的學(xué)問越好的,一口那個學(xué)問,我一聽就煩,我上課很少講這些東西,我們講課的人,你最大的學(xué)問不是表現(xiàn)你自己,要把那個學(xué)問變成白話,給聽不懂的人聽懂,然后想起我們看了好多古代的老師,當(dāng)代的老師,滿嘴學(xué)問,黑板上寫了密密麻麻的,記錄都來不及,聽得完全聽不懂,非常尊重他都是學(xué)問的話,學(xué)問有屁用,聽不懂。學(xué)問要使人家不懂的人,告訴他這樣,懂了,這是真學(xué)問,千萬注意。所以瑜伽就是交感 ,什么叫交感,等于我們那個電插頭一樣,插對了就通電了,這樣就是交感,插不對了有屁用,這個電沒有用的,瑜伽是什么交感呢?天人交感,我們修養(yǎng)到了,跟這個宇宙生命整個的想通,通電了,就是瑜伽,就是YOGA,瑜伽禪宗這個禪,禪定也就是瑜伽,使我們……所以為什么要打坐,各種方法,修養(yǎng)到最終與天地宇宙萬物交通一條線,插頭這個插電對了,就是莊子的話,莊子一句話,修道成功,與天地精神相往來,就對了,莊子說的,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這就是YOGA瑜伽,也就是儒家孟子說的,養(yǎng)我浩然之氣,充塞于天地之間,這就是交感了,這就是禪的境界,這也就是禪定的境界,所以為什么要打坐呢,要把身心收攝,就是莊子的話,澡雪精神,洗個澡的澡,雪,下雪的雪,身心啊,洗了澡同白雪一樣清潔發(fā)亮的,澡雪這個精神,這就是打坐修定的這個道理了,這個大家都了解了吧,我這樣說,還說得清楚了沒有,說不清楚,你來打我,打我一個耳光,使我清醒一點重新說話?,F(xiàn)在我們手里這一本佛經(jīng),叫瑜伽,交感 相應(yīng)剛才都解釋了,瑜伽師,怎么師,大師們,已經(jīng)佛法到達那個境界,瑜伽師。地論,什么叫地呢?一步一步,地者地步,一步一步。瑜伽師,你們修道的這些大師們,想到達怎么樣是小乘羅漢境界,怎么是菩薩境界,怎么樣是觀音菩薩境界,怎么是文殊菩薩境界,瑜伽師,這些大師們,你要學(xué)的佛法,地,一地一地,一個步、一個步,這一層樓、二層樓、三層樓、四層樓、五層樓,一地一地上去的,論著告訴你,所以這個學(xué)名叫《瑜伽師地論》,這樣懂了吧,然后你拿《瑜伽師地論》,然后出去好吹牛啦,我是開牛棚的,你們?nèi)ラ_牛肉店,再不然去賣牛肉面,大的吹大牛,小的吹小牛,就可以去吹了。彌勒菩薩講出來、傳出來,無著菩薩的記錄,《瑜伽師地論》,分成什么呢?由一個凡夫普通人學(xué)佛分成十七地,十七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十的十,我怕我的國語不標(biāo)準(zhǔn),這是一二三四五六七的七,十七地,我們翻開看看,《瑜伽師地論》的目錄,學(xué)佛第一要學(xué)邏輯,佛法是非常講邏輯的,所以邏輯沒有學(xué)好,佛法里頭不叫邏輯,邏輯是佛法里頭跳出去的,原來叫因明,因明就是邏輯。非常講邏輯,把它分成十七地,因明就是邏輯,我們中國呢,傳統(tǒng)文化叫“名學(xué)”,因明就是邏輯,名,名學(xué)名氣那個名,大名頂頂那個,就是邏輯,邏輯不是,我們自己文化里頭還高明得很,可惜大家自己不懂自己?!惰べ煹卣摗肥沁壿嫷姆诸?,分成十七地,你看看我們手邊都有了,都有了,我們來了。本地分,這就是邏輯,第一個標(biāo)題,本地,根本的,本地,本地哪里,廈門,本地,本地是廈門,本地就是根本的立足點,下面就分類,本地,五識身相應(yīng)地,第一要了解,我們這個生命活著身體,有眼睛、有耳朵,眼、耳、鼻、舌、身,身體,這是五識身地,身體同心的關(guān)系,這是第一部分。本地分的地,第二部分呢,你們手邊都有書,意地,是第二部分,我們的意識思想怎么來的,所以現(xiàn)在這個意識形態(tài)怎么構(gòu)成的,意識的作用怎么來的,意識同五識身相應(yīng)地分開的哦,意識作用講得非常清楚的,意識作用,第二地。第三是有尋有伺等等,包括了三地,第三、第四、第五,這些都,這個慢慢解釋,今天就要給你們搞這個。第四呢,三摩,三摩呬多地,三摩呬多地,我們講,得定對不對,大家說怎么得定,梵文叫三摩地,三摩地,那么中文再簡單的稱呼,我們的妹妹,三昧,還不是二妹呢,也不是大妹子呢,三昧就是三摩地的翻譯的轉(zhuǎn)音,三摩地就是得定的境界,叫三摩呬多地。第五呢,有心無心地,后面跟到下來,實際上你把五識身相應(yīng)地到有心地?zé)o心地研究完了,這個佛法的基礎(chǔ)是修持去,穩(wěn)當(dāng)?shù)煤?,后面的聞思修慧,聲聞地、緣覺地到菩薩地,一直到成佛之路整個給你說完了,所以 ,你們手里拿到已經(jīng)是拿了成佛之路的把柄了,不過四大本耶,揹得動嗎?揹不動有個辦法,最后是“空”的啦,都沒有的,就丟掉了,那就成就了,所以要尊重這個東西。

出息入息,一剎那,要不要注意延長時間,剛才講到邏輯的問題,思想的科學(xué),你這個問題,沒有寫清楚,你寫的是出息入息那一剎那要不要注意延長時間,你問的是出息的時候?入息的時候?或者是不出不入的時候?那個息的境界不是不要延長?所以要學(xué)邏輯,問題沒有交待清楚。如果我們一般對出息入息,不要故意練它,那變成練氣功了那是很粗的,我們?nèi)藡雰涸谀锾ダ镱^沒有呼吸,嬰兒的呼吸不需要,是靠媽媽的臍帶通過到我們肚臍這兒,自然吸收往來,換句話,這個境界就是息的境界,等到嬰兒一出娘胎,那個黃醫(yī)師拿個剪刀,啪啦,把臍帶一剪斷了,第一個,護士的動作,把嬰兒嘴巴里很臟的那一陀都挖出來,要挖得干凈哦,那護士的,接生的護士,一點不干凈啊,這個臍帶一剪斷了以后,嬰兒嘴里一挖掉,哇,第一聲哭的時候,那點東西就咽下去,才開始鼻子呼吸了,要懂這個,所以真正叫息,不用鼻子呼吸那個自然凝定,那個階段,恢復(fù)到那個境界了,那你要問延長不延長,我莫知羊啦,你們也不知,我那個閩南語也說不好,我不知道。知道,告訴你,如果你在那個不呼不吸的境界里頭,一定,一念萬年,萬年一念,整個的地球翻了你都還在定中呢,延長不延長你看吧,但是那還不是佛法到家哦,是初步的一點點而已,可是初步一點點大家就做不到了,所以古代一個禪師講,有一個禪師就問,考驗另外一個禪師,他說,出息不隨萬緣,注意這兩句話,出息,呼出來的氣,不受外物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不受物理的影響,出息不隨萬緣,萬緣不是外緣哦,萬種,入息不居陰界,氣進來了,呼吸自然進來了,不住陰界,陰陽的陰,什么是陰界呢,五蘊皆空嘛,這個陰嘛,陰就是蘊,五蘊哪五蘊?身體,色、受、想、行、識,假使人真得了道,了解了修養(yǎng),出息不隨萬緣,入息不居陰界。這是個什么人?這是真空靈而解脫啊,世間一切同他都沒有關(guān)系,就在世間也不怕,出息不隨萬緣,入息不居陰界。這位禪師勘驗這個,勘驗就是考驗,另外一個答復(fù)怎么說,還有人在不出不吸呢,不出不入呢,那就真息的境界,不出不入,既不出息,又不入息,那才是真正的“息”,這是安那般那真正境界了。所以我經(jīng)常講,你們看一句話,

宋朝有一個小姐 《真是女孩子學(xué)佛的楷模!小小年紀(jì)就那么大成就-----編者》,曹彬的孫女,趙匡胤那位大元帥的孫女,他的后代的孫女有些做一皇后的,只有個出家了,叫曹文逸,后來得道成就了,不過她歸到道家里頭去了,可是她佛家、道家什么都通的,曹文逸有一篇著作非常了不起,叫《靈源大道歌》,我們?nèi)绻环址鸾?、道教,不分的話,你看她的成就,那真了不起,《靈源大道歌》,

她第一句話,我為諸君說端的,我對大家說真的一句話,我為諸君說端的,這是宋朝的白話,講的國語、土話,端的就是說真的。命蒂原來在真息,人生生命的根本,蒂,一個瓜蒂的“蒂”,原來在真息,真正不呼吸那個時候定了。命蒂原來在真息,照體長生空不空,照體就是剛才講彌勒菩薩,講本地分,從生命根本照到本體上,長生永遠不生不滅,空,你說,空的也好,不空的也好,不空就是有,照體長生空不空。靈鑑涵天,靈魂的靈,鑑,一面鏡子,那個金字旁的那個鑑。


《南禪七日》第09盤 龍樹菩薩及5部概論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兰考县| 新乡县| 万州区| 石景山区| 仁化县| 奉贤区| 凌海市| 阿克陶县| 兖州市| 庄浪县| 兴和县| 临高县| 长武县| 精河县| 瓦房店市| 衡阳市| 高陵县| 怀远县| 浑源县| 嘉峪关市| 吉木萨尔县| 博湖县| 伊金霍洛旗| 福贡县| 镇坪县| 岚皋县| 巴彦县| 石景山区| 青海省| 齐河县| 祁连县| 当阳市| 鹤岗市| 贵德县| 新源县| 嘉善县| 桑日县| 武穴市| 安西县| 景东| 潜江市|